空调夏天26度制冷、冬天26度制热
到底是一回事吗?
为了节能环保,现在夏季开空调都建议温度设置在26度到28度之间。这要一不小心开成了制热,它会吹热风吗?当然有这种可能。那同样的温度,制冷和制热吹的是一种风吗?
首先来说,风不是从空调里面吹出来的。空调出风口位置,有一个叫做蒸发器的部件,它根据空调工作的模式,加热或者降低了周边空气的温度。空调的风扇只是加速了循环,让加热或降温后的空气流动起来,不断改变室内其他空气的温度,最终搅和匀了,到达设定温度。
而制冷或制热是否工作,也取决于设定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关系。空调室内机可以侦测室内的温度,比如现在室内26度,您打开了空调,没注意开的是28度制热。空调一测,哎,这温度还没达标呢,真的会吹热风!但是如果现在室内本身就30多度了,您还开28度制热,空调也不会再加热的,当然您也不会凉快。因为在这种模式下,空调判断已经达标了,压根不会开始工作。所以不同的模式吹出的风也是不一样的,但好歹制冷得吹冷风制热得吹热风。
工不工作是一回事,具体怎么工作则是另一回事。同样温度的制冷和制热,咱具体说说到底咋回事儿,先看制冷模式。
首先,热量只能是从温度较高的地方往较低的地方跑,那空调是如何在夏天把室内热量搬到室外的呢?靠的是一套巧妙的循环系统,而这个循环中,有一种物质,通过“变身”,完成了热量的搬运,它就是制冷剂。制冷剂的变身“秘籍”叫做相态的变化。制冷剂在汽化和液化过程,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从而达到降温或升温的效果。制冷时,气体状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猛地一顿锤,变成了高温高压的气体。到达室外机时,风扇一吹,跟室外空气一交流,多余的热量就被带走了。所以,夏天当咱们经过工作的空调外机时,能感到里面吹出来的热风。
而物质液化有两个条件,一个加压,一个降温。所以高压状态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外机,具体来说是冷凝器。一旦热量被带走就液化了,形成了高压中温的液态制冷剂。之后又走过膨胀阀等部件,到达咱们前面说到的蒸发器。一路走压力一路降,到了出风口这里时,一片开阔,迅速汽化,就能吸收大量的热,周边的空气就降温了,风扇会把凉爽的空气吹向室内空间。吸收了热量的制冷剂继续循环,至此就完成了把室内热量运到室外的一个过程。同样的,室内的热空气遇到冰冷的蒸发器,一降温也会液化。这个咱们熟悉,空气中的水,凝结成小水珠,顺着排水管就滴答滴答地出去了。
制热时呢,正好相反。这时有一个换向阀会启动工作,使制冷剂反向循环,在室内机中释放热量,在室外机吸收热量,完成热量的搬运。这时室外机吹出的将是冷风。但如果天寒地冻,特别冷,这个冷风就吹不了。比如零下5度,甚至更冷,制冷剂就吸不到热量,因为几乎没有换热温差了。所以天气寒冷的地区销售的空调,有的就会加辅助电加热装置。
至于冬天是用电暖气还是空调取暖更划算,这就是另一个问题了,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空榕哥再和你唠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