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听到“多肉”两个字,你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在多肉刚刚风靡市场的时候,它可是众多花友的“心头肉”,当时可谓是“一肉难求”,只要谁能在家里养上一盆多肉,绝对能够赢得大家的羡慕。
我举个例子,你们就能知道多肉当时的“身价”了。我们现在买一盆桃美人,也就是几块到几十块之间。那时候一盆桃美人小苗都要上百块,价格远远高于一般的开花植物,最重要的是拿着钱都买不到,有价无市。
不过多肉也就仅仅火了几年的时间,现在都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垃圾品”,甚至有些花友都会把家里的多肉往外扔。
多肉为何沦落到这个地步呢?爆火后的“清醒”值得深思。
1、太容易繁殖
我们培育其他的花卉,一般都会采用枝条扦插的方式,把枝条插入土壤中还需要精心呵护才能生根。而多肉繁殖就太容易了,摘上一片叶子扔在土里就能很快长成一棵新的植株。
正是因为多肉太容易繁殖,使得多肉“泛滥成灾”。本来一盆多肉,没多长时间就变成了两盆、三盆、五盆……。而大多数人的传统价值观都是物以稀为贵,多肉显然不符合了。
2、总是黑腐、化水
多肉表面上看着比较皮实,但本质上它是特别“脆弱”的一种花卉。在养护多肉期间,动不动就会出现黑腐化水的情况,不仅严重弱化了多肉的长势,甚至还会出现枯萎的情况。尤其进入夏季以后,天气比较闷热,更会导致多肉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烂根、倒伏等等,所以多肉度夏难成了花友们的痛中之痛。
试想一下,本来信心满满的想把多肉养出最好的状态,最后状态没有长出来,反而出现了黑腐化水等一系列的问题,换谁能不反感呢?
3、更新换代太快了
不得不说,花卉更新换代的速度实在太快了,每年都会出很多新品种。而新品种一出来,肯定会更加吸引人的眼球,毕竟喜新厌旧的心理人人都有。这样一来多肉的竞争力就会大大下降,毕竟多肉没啥新品种可言,一直都在“消耗”老品种。
你知道为啥月季能够一直霸占花卉榜首吗?
就是因为月季的品种更新快,永远都不会“过时”,花友们对它的新鲜感从不会消失。相比之下,多肉就不一样了,看得久了就腻了。
多肉的热度清退后,大家就会变得理性了,不再盲目地追捧多肉了?会认真审视多肉本身存在的缺点,这也算是爆火后的清醒吧。
至于“多肉到底能不能养”这个问题,我是持肯定态度的。多肉肯定是可以养的,只是不能再盲目地对它进行追捧,要实事求是地去看待它。话说回来,多肉的养护方法还是挺简单的。
多肉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平时不需要浇太多水,等到土壤完全干透以后再适量补水就可以。生长旺盛期间,可以少量施加一些缓释肥,促进整棵植株的生长。另外要给多肉足够的光线照射,这样才能让它的叶片顺利上色,展现出最美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