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社会,人人都喜欢懂礼貌的人,有的时候,有没有礼貌也成了评价一个人好坏的标准。对于有礼貌的人,大家都喜欢和他亲近。而没礼貌的人,人们都争相远离。
早上坐公交的时候,一个妈妈带着一个女孩上车了,我起身把座位让给了孩子。女孩的妈妈让她给我说声谢谢,但小女孩只是自顾自地看手机,这位母亲冲我尴尬地笑了笑。
没过多久,上来了一位老爷爷,这时,妈妈让小女孩给爷爷让座,但小女孩就是不让,老爷爷只好笑着说:“没事,我站站没啥事,她还小,让她坐吧。”
车上有些声音陆陆续续传来,大多是说孩子没礼貌什么的,这位母亲只好带着孩子匆匆下车。
两岁半的孩子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有明显倾向。这时,你应与宝宝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大约在孩子两岁半—六岁这个时间段,是他们的敏感期,也是纠正孩子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逐渐开始关注身边的伙伴,也有了交朋友的愿望。为了能使自己能更快地融入群体生活,他们会渐渐改正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以获得交友的可能。
这一时期是纠正孩子错误行为,培养他们知、情、意、行的黄金时期,爸爸妈妈们应该抓住这个黄金时期,教会孩子讲文明、懂礼貌,从小就学会尊老爱幼、帮扶弱小,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01、没有重视对孩子的培养
有的父母每天都很忙,无暇顾及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他们只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者健康状况,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行为习惯的重要性。也有的父母干脆放在爷爷奶奶身边,而有的爷爷奶奶更不会教育孩子了,在他们看来,孩子开心最重要,往往都是由着孩子的心情来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也不会过多干预。
一个同事的孩子,已经上上小学了,但行为习惯极差,爸爸妈妈带他出去,他从来不会主动喊人,即便是遇到熟悉的人也极少主动开口打招呼。一次去他家吃饭,客人都还没有上桌,这个孩子就已经自顾自地吃了起来,同事批评了几句他还和父母顶撞。
餐桌上聊起了孩子教育的话题,我问同事,平时都是谁来教孩子,同事却说:“没人教,我们一天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来教他,能保证他吃饱喝足就不错了。”
02、父母溺爱
有的家庭只生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被当作全家的宝贝,被捧在手心里。父母都对他极尽宠爱,生怕委屈了他,从来都是孩子想要什么,父母都尽量满足。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大多骄纵跋扈,自私、没有礼貌。
03、父母没有以身作则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应该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作用。但是有的父母,不但没有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自己还具有一些恶劣的品行。我曾看到很多父母当着孩子的面说脏话、抽烟、打架,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这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孩子在学校经常欺负别的小朋友,还骂别的小朋友是蠢猪。被同学告诉老师后,他不但不思悔改,还理直气壮地对老师说:“我爸爸在家就是这么说的啊。”
其一、孩子社交能力较强
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人人都喜欢,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情商,十分受大家喜欢。这样的孩子不管是在学习中、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比较有优势。他们能广泛结交朋友,有好的人缘。以后遇到什么麻烦也能找到可以帮自己一把的人。
其二、有助于自身修养的塑造
懂礼貌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他们共情能力比较强,心思细腻、善良。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细节,为他人着想,思虑周全。在成长过程中,这类孩子能逐渐改正自身的缺点,发扬自身的优点,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首先,父母要多陪伴孩子
作为爸爸妈妈,不应该忽视对孩子的陪伴,工作再忙也要多关心关心孩子。重视他们的成长和教育。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和孩子使用文明的语言,教会他们说礼貌用语,监督孩子的言行,不能说脏话。当孩子做好事或主动和长辈问好时,爸爸妈妈可以对孩子进行表扬,多去鼓励他们。
其次,引导孩子换位思考
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讲道理、举例子,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和他们交流,告诉他们在公交车上遇到老人要主动让座。并且告诉他们,因为老人身体不好,腿脚不好,也不能久站,应该给他们让座。遇到小孩、孕妇、残疾人也是如此,应该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当我们老了的时候,我们也希望坐公交也能有人给我们让座,也希望在我们走不动的路的时候有人能扶我们一把。
再次,给孩子做好榜样示范
爸爸妈妈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尤其是在孩子面前,要尽可能做到,说文明礼貌用语,对待他人都谦逊有好,不说脏话。多用“您、谢谢、不客气、请”这些字眼,要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写在最后】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每一个问题都是关系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父母不要忽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发现问题就要及时纠正,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以上就是文章的全部内容,你对于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