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三个月左右,宝宝会发展出自己的自我安慰方法,从而在夜间醒来的时候可以不许需要爸妈的帮助而睡回去,然而一些家长的“过度回应”会减缓婴儿自我安慰能力的发展。
如果你在宝宝刚发出一点声音,或者开始翻身时就开始安抚,宝宝完全没有任何机会练习自我安抚。长期遭到过渡回应的宝宝会逐渐的忘记如何自我安慰转而习惯性地向照顾者发出信号寻求安慰。
如果给予足够的锻炼机会,任何宝宝都可以拥有自我安抚能力,从而自我入睡,而这种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如果宝宝已经五到六个月以上错失了最佳的培养时间,那就用可以用缓和或者稍激烈一点的方法让宝宝重新学会这件事,再次提醒,所有的睡眠引导都会让你坚持,也就是说不要三天两头换方法,根据宝宝的脾气和特质、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家庭的方法就坚持一段时间,而不是今天试了两次觉得没用,明天又重新哄睡。
在睡眠引导的过程中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睡眠情况和哭泣始终没有得到改善,那么可以再找机会重新尝试。
01、时间一致:
你需要坚持一个合适的作息时间表,每次都在差不多相同的时间安排孩子睡觉;
02、抚慰方式一致:
在睡眠引导过程中,如果你选择今天让孩子在你怀里睡着,明天让孩子哭着睡着,后天又变成用推车让他摇摇晃晃入睡,那么这样会延长孩子学习自主入睡的时间,加剧他的哭泣,最终家长也会放弃,一旦决定进行睡眠引导,你需要的是确定一个合适自己家庭及孩子个性的方案,然后从一而终尝试至少一到两周。
03、照顾人态度一致:
如果孩子由不同的人共同照顾,那么需要与家庭中安排孩子入睡的人沟通好,让每个人都能掌握将要实施的引导方法,并且坚持下去,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隔代长辈,请必须共同坚持一段时间,坚持的时间大概只是两三周,甚至两三天就有明显改善。如果妈妈不在家时,奶奶坚持哄睡或者悠悠睡,不能忍受孩子哭泣的;然而妈妈在家时,妈妈要实施睡眠引导,那么也必然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反复。
01、抱起放下法
(《实用程序育儿法》书中用47页描述抱起放下法的操作做法及实例,此处做重点摘要)
抱起放下法通常运用于3个月-1岁的孩子,4S睡眠程序(布置环境,裹襁褓,坐一会,嘘拍,我个人的感觉是非常费劲,这一套流程下来基本就是全套哄睡了,嘘拍也经常要拍个20分钟)不管用的时候是一种求助手段。实际做法就是把孩子放床上,孩子哭了,就抱起来,不哭了就立刻放下(如果边哭变往后仰头,也立刻放下),并且保持身体接触比如手放在他身上,让他感觉到妈妈在陪着她,同时和他说要睡觉了起来的之类的。放到床上再哭,就再抱起来,让孩子知道妈妈在给予他安慰和安全感,在一起帮着他学习睡觉。要温柔的告诉他现在是睡觉时间,一旦在怀里不哭了就立马继续放下,手放在宝宝身上,这样一直循环,直到宝宝睡着。这种方法可能让宝宝觉得稍微好过一点,因为他直到妈妈在陪着他,不会有被抛弃的恐惧感。抱起放下法对3-4,6-8,8-1岁的孩子都有作用,具体处理方式会有些改变。
3-4个月时运用抱起放下法,通常只需要20分钟解决问题,宝宝就能平静的睡了。
4-6个月时运用抱起放下法要注意如果宝宝在床上很活跃动来动去,不要抱起,只要温柔的和他说话,并且哭泣时抱起只能抱两三分钟,哪怕她还在哭,也要放下,接着再抱起,不要抱太久,直到宝宝不是大哭,稍微自己平静下来,而是发出烦躁而稍微小声的念经似的哭,她就离睡着不远了。
6-8个月时运用抱起放下法,要注意不要有眼神接触,宝宝发出念经似的哭泣的时候要把手轻放她身上,如果她大哭抬手要抱,那就把她抱起来,然后再放下。当她安静下来,就退后一点让宝宝看不到你,直到她睡着。
8-12个月的孩子这时候渐渐形成了分离焦虑,知道妈妈走开了还回再回来而不是消失了。已经有自己平静下来的能力,运用抱起放下法的时候,当她哭着要妈妈时候,妈妈要等到她站起来之后再去看他,并且不用抱起她,除非她非常不高兴,只需要做放下这个动作,就是把站起的孩子放倒,手放在她身上,同时保持言语安慰,让她觉得睡觉是愉快的,宝宝慢慢的不会再站起来,而是坐起来,这时候,仍然继续放倒,直到睡到,过程中不要有眼神接触,会刺激到孩子。
抱起放下发并不适合一岁以上的孩子,容易刺激到孩子更加哭闹不要睡。
02、延迟响应
(哭泣控制法,由从事儿童睡眠研究20多年的法伯教授开创,此处从各种变体中列举以下一种,摘录自《每个孩子都能好好睡觉》一书)
前提和准备:
1、宝宝满6个月大,而且身体健康。
2、你必须将上床时间固定下来,每天白天、夜晚都在这个时间带孩子就寝。固定的就寝时间是有效的入睡灵丹。(可以参考规律作息的作息表和清醒时间)
计划能不能达到成效,取决于宝宝在他的"就寝时间。是不是真的困了。还记得"躺在床上的时间=睡眠时间"的原则吗?你应该在孩子能真正入睡的时间点才带他就寝。情况严重的话,基至要晚于入睡时间才让他上床。
3、目前为止,所有你提供给孩子的入睡协助——例如拥抱、哺乳、奶瓶等——都必须清楚地和入睡这件事分开。做这些事的时间点和入睡的时间点至少要分隔半小时以上。
操作:
1、就寝前,要和孩子在和谐的睡前仪式中密集地互动接触。然后马上把清醒的宝宝单独放上床、道晚安,或者也可以给他一个吻,然后离开孩子的房间。
2、醒着单独躺在床上,对孩子来说感觉很不寻常。他可能会开始哭泣,同时期待你很快再给他习惯的助睡工具。但这不是你现在该做的;你应该要遵守时间表,在去看孩子之前先等个几分钟(请见后面的等待时间表)。我们的经验是大多数的父母是可以忍受让孩子哭3分钟的。所以在我们的时间计划里,一开始的等待时间是设定为3分钟。
3、请见表行事,因为这么短的时间很难用感觉测量,你会觉得度秒如年。在这段时间,可以把孩子房间的门关上。
4、如果宝宝继续哭,3分钟后你可以进去看他,陪他一下。你可以用沉稳坚定的声音跟他说话,安慰他、抚摸他。如果他站起来,再让他躺回去。如果他再站起来,再让他躺回去,但是就此为止,不要再多做。不要把他抱起来靠在怀里,也不要给他任何助睡工具,例如妈妈的胸部或是奶瓶。你的孩子只需要知道你在他身边给他关爱,别的不需要。
5、不要让你的孩子在你面前睡着。你可以告诉他,没事没事,我在你身边,只是你现在要学习自己独自入睡。对很多父母而言,把这句话说出来会有一些帮助。你的孩子可以在你的语气中得到安全感,同时感觉到你的坚持、温暖和关怀——即便他还听不懂话中的意思。
6、有些孩子在父母出现时会哭喊得更大声。在这种情况下,请你只作短暂的停留。原则上,孩子叫得越大声,你停留的时间要越短。但还是每隔一会儿就去看他,不要让他感觉被孤单留下来。
7、不论孩子还在哭或是已经安静下来,最迟两分钟后你就要离开房间,然后再看表计时。这次等久一点儿——时间表上是等5分钟——再去看宝宝,让他相信一切都没事。接着重复上述的动作。最晚停留两分钟后离开,再继续等。这一次等7分钟。
8、如果宝宝还是不睡,从这次起每隔7分钟去探看他一次,让他知道你在他身边——直到他真的自己在床上睡着。
9、白天的小睡、晚上上床以及夜里醒来再入睡,爸妈开始时都是等待3分钟,最后拉长到7分钟。
10、第二天以5分钟开始,接着拉长到10分钟;之后保持间隔10分钟,直到孩子自己睡着。第三天以7分钟开始,还是以10分钟结束。不要让你和孩子等待10分钟以上。
11、等宝宝真的哭了你才进房间。只是轻轻呜咽的话,他自己安静下来的可能性很高。你可以等等看。
去看宝宝前的等待时间表:
在晚上和夜里尽管按照计划进行,直到孩子睡着。白天则有其他做法——如果宝宝躺在床上30~45分钟还不睡,就把他从床上抱起来,让他保持清醒,直到下一次的小睡时间。这段时间内,要让他保持清醒状态可能会很辛苦。你的孩子可能会脾气不好,或者在游戏当中睡着。这种情况下可以给他盖上小被子,让他睡15分钟。毕竟他在没有你的帮助下自己睡着了。
重要的是,白天和早上要在同一个时间叫醒你的宝宝,即使他醒着躺在床上。因为如果他有机会补觉的话,就会养成不良的睡眠习惯,这么一来,睡眠学习计划也就没有用了。
当你施行睡眠学习计划时,刚开始的几夜,对你和宝宝来说可能都会很困难。有些孩子从来都没有独自在床上入睡过,他会努力抗争,这也跟他们本身的脾气以及之前的学习经验有关。此外,他们对行动计划的反应也会不同。有些孩子从不会哭闹超过15分钟,而且2~3天后新的习惯就养成了;有些孩子第一次可能会哭上1-2个小时——很少有哭更久的例子一一直到他们入睡。这段时间内,爸爸或妈妈可能要去安慰他们10次或更多次,告诉他们。我们在你身边,什么事都没发生。
如果你彻底实行计划,通常3天后状况就会有很明显的改善,甚至问题已经解决了。
幸好,比起大人来,孩子养成新习惯要容易得多。
当宝宝有10次未经协助而独自睡着,郡么他就已经突破瓶颈了。
睡眠学习过程极少会超过一个星期,通常最慢两个星期,孩子就应该习惯独自入睡,并且一觉到天亮。然而,孩子间的个体差异很大,我们的睡眠学习计划可以提供你作为参考,你自己要决定如何把计划运用在你和孩子身上。只有适合你们需求的计划才会有效。
通常我们建议,一开始白天和晚上就同时执行睡眠计划。如果白天晚上的睡眠条件一致,宝宝练习独自入睡的机会越多,学习效率会越好。有些父母却不愿意马上就作180度的转变,如此一来,你的计划就必须作适度调整。分两个步骤施行
你不需要马上改变整个现状,你可以把学习过程分成两个步骤。但是要等到孩子能睡过夜,
第一步,你的孩子要学习如何按照计划在白天单独入睡。夜里醒来的话,他可以得到从前惯有的入睡协助——马上就给,不必让他等待。幸运的话,说不定宝宝会把白天新学到的入睡能力也用到夜里,你很快就可以享有夜里的安宁。
第二步,如果你的宝宝在1~2周之后已经可以单独入睡,但是夜里还是会规律醒来,你就必须在夜间也施行睡眠学习计划。
总结:延迟响应和抱起放下有共通之处,避免孩子的分离焦虑,给予一定的安全感,同时这样的响应方式也给父母缓解一点焦虑感,毕竟宝宝在哭的时候父母仍然有给予安抚。但是有些脾性的宝宝可能会一直越哭越激烈,误以为哭够时间才能等到父母出现,这种情况下,延迟响应法会让人觉得更加疲惫,此书中提到可以用缩短响应的时间,甚至可以短到半分钟到一分钟,像打乒乓一样来来去去看望孩子,然而法伯曾经提出可以将等待时间拉长至30-45分钟。
金姆韦斯特在《韦氏婴幼儿睡眠圣经》当中提出的方法,简单来说先是家长坐在婴儿床边的椅子上,安抚孩子直到入睡,然后每三天就挪到远一点的地方,如果孩子哭了就过去稍加安抚,渐渐地把椅子挪到房间中央、门口,直到离开卧室。最后,如果每次都能让宝宝单独呆五分钟左右,宝宝就能够通过自己安抚的方式来让自己入睡。渐进法使用的期间也会面临哭闹,但是允许家长前去安抚,这样一来对孩子与家长的压力都会相对小一些。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不管他进入婴儿床的时候是什么姿势,站着躺着跪着或者坐着,你都不需要把他反复放倒躺下让他睡了,如果他想睡,坐着站着他也能睡着。不要去玩反复放下站起的游戏,作者建议在睡前仪式完毕之后把孩子放下床,如果他站起来,把他放下一次,如果他仍然站起来,那么拍拍床垫,示意他躺下,创造合适的睡眠环境,然后逐渐远离,大概过10多天,孩子就能自己待在房间里独自入睡了。
这种方法是在《婴幼儿睡眠圣经》一书中提到,要结合孩子的生物钟和清醒时间,让他在固定的时间小睡及睡晚觉,四个月之前,要保持抚慰方式的一致性,或者在该睡觉的时候可以放任他哭20分钟,然后去照看下,宝宝就能学着自己睡了(一般四个月前健康的孩子在疲惫和吃饱的状态下最多哭20就能睡了)。
四个月之前,作者认为“一次耗尽”与“逐步耗尽”相比,哭闹总量会少一些,前者起效更快,并且父母反映过程中紧张程度较低。逐步耗尽也类似于延迟响应,哭泣一会再去安抚一会,并且逐次逐天增加去延迟响应的时间间隔。
作者推荐一次耗尽,他认为逐步耗尽会导致有些婴儿哭的更频繁哭的更久,以此获得妈妈的抚慰。
(四个月前的这部份我比较认同)。5个月到1岁的孩子,可以让他在该睡觉的时间哭至多1个小时,如果1个小时没有停止哭泣,那么再去抚慰他,让他睡着或者第二天同样时间再尝试。
书中提到:“4个月以上,当孩子发出抗议的哭声时候别害怕,因为他会因此学会如何入睡,而不会造成情感或者心理上的伤害,如果不给他这个机会,他就学不会。”“孩子晚上一哭就去陪他,会干扰他自然地学习和成长过程,这样会打扰孩子睡眠,破坏睡眠的连续性,并造成孩子失眠。”书中认为哭泣对婴儿并不是坏事,也不会破坏他的安全感或者造成什么心理问题。与全家睡好觉和培养宝宝正确良好的睡眠习惯相比,让宝宝惊天动地哭上几次是值得的。
总之,有限度放任哭泣法的前提是结合生物钟,身体健康,吃饱穿暖。这个方法是我在第二个月的时候在我家孩子身上使用的,好在那时候他还很小,壮士断腕也不会让彼此觉得太痛苦,第一次只哭了10分钟以内,之后每次都只哭很短的时间,一两周后就学会不哭睡觉了。不敢想象放任6个月甚至8,9个月大的孩子哭上一个多小时会多么惨烈。我认为这个办法比较简单粗暴,如果家长能坚持,可能也会非常有用,但对于那些脾气非常倔强的孩子来说,可能需要忍受孩子长时间的抗议,实施的过程对孩子和家长都是一番考验,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信心。
以上所有的方法只是睡眠引导的最后一步,前提是宝宝吃饱,环境舒适,确保一切准备都已妥当之后再实施。
再次强调,让宝宝哭着睡绝不等于什么哭声免疫,睡眠训练和亲密育儿本质上并不矛盾,在宝宝清醒的其他时段,我们仍然爱着她、抱着她、耐心的陪伴,给予安全感和全面的呵护,不会无视他的所有哭泣和需求,睡眠训练只是针对不良睡眠习惯的一种矫正。当一个家长愿意付出焦虑地痛苦地忍受孩子有限度的哭泣,而为了让她睡的更好,醒来更快乐的学习或者玩耍,比时时刻刻抱着孩子睡的父母来说,这种爱并不少一丝一毫。毕竟有些抱着睡的孩子睡前不哭,但醒来仍然哭泣不止,相反有些孩子哭着睡着,醒来也有可能是微笑的。婴儿的世界,所谓的安全感,多大程度上会受睡眠训练的影响?那么,难道一个孩子因为一直睡不好而频繁哭闹,家长疲于应对,这样的情况下就会让她更有安全感吗?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我们需要的只是在育儿路上找到一个平衡的解决方案而已。
希望所有的宝宝都能吃饱饱睡香香,请关注本号一起分享育儿点滴,关于娃的睡眠问题随时可向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