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丁香花茶的功效和作用(冬季养生防胃病 喝丁香温胃茶、养护膀胱经)

冬季防伤胃 喝杯丁香温胃茶

材料:丁香3克,砂仁5克,生姜2片。

做法:把以上三味药物放入茶壶,开水浸泡代茶服用。或加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餐后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降逆止呕。

宜忌:适合因受凉后出现胃脘冷痛,腹胀,呃逆及呕吐病人。胃阴不足或脾胃积热者忌用。(若服用后症状未见缓解,务必及时就医)

广州市中医医院脾胃病科主治中医师王学川提醒,冬季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适时添衣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或诱发加重旧病;“丁香温胃茶”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预防寒凉伤胃。

丁香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既能温中散寒止痛,又尤善降逆止呕,为治虚寒呕逆之要药。现代药理提示能促进胃液分泌、抗溃疡、止泻、抗缺氧作用。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经。功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现代药理提示砂仁有抗溃疡、抑制胃酸分泌、增强肠道运动的作用。

防病先养膀胱经

在十二经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作用不容忽视,它既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屏障,同时也掌握着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膀胱经是我们身体上最长、穴位最多的一条经络,尤其在背部的循行路线上,分布着众多与脏腑相通的穴位,是组织输布气血和营养物质的主干路和泵点,代谢产物都经此通道排出体外。因此,膀胱经在养生、防病治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只有膀胱经气血旺盛、运行通畅,才能百脉得通,百病可防。这里教大家一些养护膀胱经的方法,日常不妨坚持做一做。

捏脊。膀胱经循行于脊背两旁,通联脏腑的气血输布,是全身气血运行的大枢纽,阳气充足。捏脊可帮助疏通五脏六腑经气,旺盛气血来濡养组织百骸。具体方法:俯卧,请他人用双手拇指指腹和食指配合,由骶向枕部方向循序捏拿捻动。

刮痧、隔物灸。可在背部沿膀胱经处刮痧,在下午3~5点膀胱经当令时操作,效果更好。也可到正规医院,请医生沿膀胱经放置生姜片或附子饼作隔物灸。膀胱经为阳经,此法温煦力强,能鼓舞气血运行,促进新陈代谢,扶正祛邪。这两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平时怕冷、腰膝酸软的人群,同时对治疗尿频、遗尿、小便失禁等水液代谢失调病症很有效。

晒背。晒背的原理与灸法类似,是利用自然界太阳的阳气补体内阳气的一种绿色疗法。膀胱经在其位于颈部的风门穴是风邪入侵的门户,风邪容易由此侵入而伤人阳气。冬季风邪较盛,多晒晒背可使膀胱经气血充盈,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平时还要注意做好膀胱经的保暖,夏季开空调、风扇不能光膀子直吹背部,冬季背部要保暖,小孩、老年人和体弱者可以套件棉背心。

敲经。可使用弹力穴位拍打器(市场可以买到)敲打膀胱经。膀胱经较长,可把经络分成三段反复拍打。运行于背部脊柱两旁的膀胱经为一段;臀部沿大腿背面正中至腘窝(膝后区的凹陷处)为一段;小腿背面正中为一段。

拉筋。久坐、长时间伏案会阻塞膀胱经运行,建议多做下面3个动作拉伸膀胱经。1.顶天立地式:双腿与肩同宽,挺直胸膛,双手上举,尽量拉伸脊柱;2.卧位拉筋式:躺在床上,双腿上举并紧贴在墙上,感觉大小腿后背紧绷,同时双手后伸过头贴在床上,与腿部构成直角;3.抱腿拉筋式:自然站立,弯腰抱住一侧小腿并尽量把头部贴向腿部,30秒左右再换另一侧重复动作。

手脚发冷,用黄芪桂枝

取黄芪40克,桂枝、干姜各10克,白芍30克,当归12克,王不留行15克,附片6克(先煎30分钟),炙甘草6克,大枣10枚,用水煎服,每日1剂,7天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温阳祛寒、活血养血可缓解手指发冷症状。上方是《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白芍、桂枝、生姜、大枣)的加味方。其中,黄芪味甘性温,能补脾、肺之气,重用本品可补气行血、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桂枝味辛性温,可散寒解表、温通经脉;白芍、当归有养血和营而调理阴血的功效;王不留行活血、利水、通络;干姜温阳祛寒,附片温补肾阳,二味合用强盛阳气而消除阴寒,寒消则周身及四肢得温。炙甘草、大枣可补气益脾、调和诸药。诸味相伍,可益气温阳、祛寒通络、活血养血。一般服5~8剂,能使人阳气复而气血通,手指发冷缓解;连服2~3个疗程,余症有望消除。服药期间,配合热水泡手足,或水中加花椒、陈皮煎水浸洗,效果更佳。另外,患者如能结合太极拳、跳绳、快步走等,也有助改善症状。

需提醒的是,手足发冷常与糖尿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甲状腺功能低下、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关。有这类病者,还需重视治疗原发病。

冬季养生 天麻用起

天麻俗称“定风草”,最广为人知的效用就是“补脑”,它既可入药,也可入膳,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1.天麻煮鸡蛋

原料:天麻片30克,鸡蛋3个,水1000克。

加工方法:先将天麻片放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打入鸡蛋煮熟后即可食用。

功效:改善头痛、目眩。

2.天麻益智仁煮猪脑

原料:天麻片30克,益智仁10克,猪脑子2副。

加工方法:天麻片、益智仁加水文火煎1小时,放入洗净的猪脑子煮熟后食用。

功效:健脑益智,也可以用于脑病后调养。

3.天麻钩藤莲藕羹

原料:天麻15克,钩藤10克,藕粉20克,白糖适量。

加工方法:将天麻、钩藤用干净的白布(或纱布)包好,放入适量清水煎煮后去渣,然后用热汤冲熟藕粉。在冲熟的藕粉中调入适量白糖。

功效:可用于眩晕病。

4.天麻肉片汤

原料:天麻15克、猪肉适量。

加工方法:天麻浸软切片待用。肉片做汤,加入天麻片共煮。药、肉、汤俱食,可常服。

功效:用于高血压、眩晕、头痛者。

5.天麻薏米粥

原料:天麻10克,薏米3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加工方法:将天麻浸软,切成薄片,与薏米、粳米加水煮粥,调入适量白糖即成。

功效:可用于头痛、眩晕。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兼治未病中心学术带头人彭康介绍,天麻主入肝经,味甘质润,药性平和,具有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之功,可治各种病因之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虚实,皆可配伍使用。

能治眩晕、头痛,有镇痛作用,天麻注射液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

能降血压,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有明目和显著增强记忆力的作用,天麻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能增强视神经的分辨能力,已用作高空飞行人员的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