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大夫:古代官阶名称,指从五品官员,地位低于公和卿。根据《周礼》记载,当时的官员分为卿、大夫、士三等,每等又分为上、中、下三级。
僎,读音为zhuàn,本义是助手的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僎,具也。”读音为zūn时,通假“遵”。赞礼,即典礼时辅佐主人导行仪节的人。这里的僎是一个人名,公叔文子的家臣。
升诸公:公,这里指卫国的公室。僎由大夫升为诸侯国国君的重臣。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被公叔文子推荐),和公叔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夫子听人述说此事,说:“这样,公叔文子可配得上‘文’这个谥号了。”
一天,年迈的公叔文子坐着车辇来到了朝堂上。在行过跪拜之礼后,公叔文子说;陛下,我想向您推荐一个人才。
卫灵公一听有人才推荐,很是开心。忙问;谁啊?
公叔文子说;就是我的家臣僎,他忠心耿耿、精明能干。
卫灵公说;好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宣僎上朝!
很快地,僎来到朝堂上,卫灵公一看,僎一表人才,沉稳有序,应对提出的问题,他的见识颇有见地。
卫灵公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众臣也是纷纷称赞。朝堂上,其乐融融。
从此后,社会上就开始流传着公叔文子和僎同登公室、同朝为官的佳话。
成语“文子同升”就出自本章句《论语》,意思是家臣、奴仆与主人同居官职。
公叔文子在《论语》中出场两次,一处是本章句,一处是本篇上面的章句,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叔文子,姬姓,公叔氏,名拔,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谥号为“贞慧文子,”所以称公叔文子。
我们看经文:“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
夏、商、周三代,朝廷的官员由周朝天子任命,诸侯由周朝天子册命,诸侯国的官员由诸侯任命,诸侯和官员都是世袭的。春秋时期,很多的大夫都是世袭的,并不是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我国真正的科举制度是在隋朝的时候开始的。春秋时期,由于大国之间互相争霸,贵族世袭选拔人才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时形势的需要。说白了,就是人才短缺,到了春秋晚期,以孔子为代表的私人学校产生,一部分贫穷的孩子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的学生中就有很多进人了仕途。如子路为季氏宰,子夏为莒父宰,子游为武城宰等等,官职做的最大的是子贡,他做到了鲁国和卫国两国的国相。
“臣大夫僎”这说明,僎一开始是在公叔文子手下做事的,官职相当于一个五品官员,我们知道七品芝麻官唐喜成,级别是一个县长,五品州官,相当于现在一个地厅级别的干部。
由于僎个人才能的原因,公叔文子觉得僎可堪大用。在这里,我们看公叔文子不是像一些领导一样,对于一些优秀的干部压着不提拔、不重用,害怕这些人将来胜过自己了。而是主动向卫灵公推荐人才,让僎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做事。
卫灵公一考察,僎的能力有目共睹,确如公叔文子所言,大喜之下,提拔重用。
僎由一个为公叔文子的打工仔转变成了卫国的一个公务员,可谓鲤鱼跃龙门。
这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韩愈在《马说》中的名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仔细思考,觉得韩愈的话很有道理,职场上有句话,叫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意思是;从前的老手艺人带徒弟的时候,总是把致胜的绝技攥在手心,绝不轻易地教授给徒弟。因为怕徒弟学会了之后,不尊重师傅了。
现在,再来看公叔文子的做法,真的觉得了不起,他本来是僎的主人。如今,通过公叔文子的举荐,僎成了公叔文子的同事,这需要多么大的气度吧!公叔文子为什么能这样做,就在于他是一心为公的,为了卫国好,就需要实事求是。我们可以结合身边的实际,一些单位的领导,你想让他提拔你,不跑不送,这事不弄!即使是你到了能提拔的时候,他也会有这样的想法;对不起,等到我退休了,再提拔你吧。甚至哪一个事你做的不符合他的心意了,对不起,坚决不提拔!看你啥办法?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说这一件事的时候,是说僎能遇到这么好的上级领导,也就是我们所谓的“伯乐”,那是僎的幸运。你再有本领,领导不用你;你再能,有啥用呢?孔子就是这方面的例子,他干谒七十国君,可以说走遍了大半个中原地区,如果圣人治世,老百姓是可以过上好日子的,但圣人没有遇到他的“伯乐”,也就是说正式任用孔子的国君,这不仅是他的悲哀,也是当时中原地区人民的悲哀。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公叔文子举荐家臣,一方面说明公叔文子的情怀,他是为了卫国社会发展举荐的,等于说公叔文子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卫国,我们很多人做事,又是为谁呢?二呢,公叔文子有一双慧眼,他能看到他的家臣僎具有“升诸公”的能力,才会举荐的。经过卫灵公的验证,是可以的。一个人先有一颗为国家服务的心,再把心中所想变成现实。说明公叔文子是一个智者,有智慧的人。公叔文子通过举荐大夫僎,实现了为国家服务的心。我们很多人一般情况下,心中想起来一个事儿,然后不是积极变现,而是寻找各种理由和借口,给自己不变现心中所想的理由,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叔文子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尊重,更应该是借鉴;三呢,一个人你只有尽心做事,你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尽心做事是因,“升诸公”是果,有因就有果,道理就是这么的简单。
《论语·颜渊篇》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又问智。孔子回答:“善于识别人。”樊迟不明白。孔子说:“把正直的人选拔出来,使其位置在邪曲的人之上,就能使邪曲的人改正过来。”)“智”是能够能辨别是非、善恶,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的目的是树立他们为榜样,去教化那些不仁的人,使他们都能改过向善,使不善之人都能逐步向善,这才是“仁”,这才是儒家所谓的真正“爱人”。
宋朝文学家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皇帝要他举荐三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举荐了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曾诬陷过欧阳修,害得欧阳修下大狱;司马光、王安石与欧阳修的政见不一,矛盾尖锐,曾使其遭贬。但欧阳修并不计较这些,大力举荐,世人无不敬服。
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我们一看,就觉得古人挺有意思的,人死了,我给你一个谥号,这个谥号,简单一个字、两个字,就能总结你的一生。你就是为了死后,有一个好的谥号,你活着的时候,也不能乱来啊!
再说明一点,谥号是从西周开始的,除了天子,帝妃、诸侯、大臣也有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后世给予或褒或贬的称号。比如商纣王,他本来叫帝辛。“残忍捐义曰纣,”用一句现代话来说,就是一个大坏蛋。你说一个帝王,你的谥号是个大坏蛋,多不好听啊!如果你死后不想得到这样的谥号,你得心存敬畏之心啊,你得注意自己的行径啊!做任何事,有所顾忌才行。就像孔子说的“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如果一个人死后,谥号好的话,这是对逝者来说,不仅是一种尊重,更是一种荣誉!
“可以为‘文’矣。”这里简要介绍下周朝的谥法,称文的有下面几种:一、经天纬地;二、道德博闻;三、学勤好问;四、慈惠爱民;五、愍民惠礼,愍就是慈愍,对百姓很有慈愍的心,给百姓以恩惠,也很讲究礼仪;六、赐民爵位,意思就是说提拔百姓中的人才。
简单说,就是人死了,给一个恰当的评价,你活这一辈子,社会上到底该如何评价你。孔子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卫灵公篇》)(君子引以为憾的是,在死后没有好名声可以让人称道。)
在西周以后,“文”是对死去的人一种评价,类似于今天周口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周口好人或者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其实,一些真正的学者或者道德模范,名声是没有那么重要的。有些人学习几天传统文化,到处说是某某某研究会的金牌讲师,真要是听听他讲课的内容,主次不清晰,内容东拉西扯,毫无章法,尽管情绪上有些激动,但这样的讲师,可以把传统文化讲死!孔子评价这一社会现象的标准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当学习成了给外人显摆,或者装模作样的时候,赢得别人的一两句恭维或者点赞的话,这不是真正的学习传统文化,这也不是真正的有名,这是名不符实,名不符实有些时候会成为一种灾难的。
孔子是非常讲究名分的,一是“必也正名乎,”二呢,就是好名声。这其实对人就是一种约束,如果你想得到好名声,你就得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有所收敛,而不能为所欲为。公叔拔之所以谥号为‘文’,就是在于他的业绩能符合谥法的规定。
历史上也不乏举贤的佳话。但春秋时期,公叔文子做了很多人都不敢想的事儿,让自己的家臣僎和自己一样为卫灵公做事,这可以说是开历史之先河,打破当时世袭制度的约束,本身就是干部提拔任用制度的一次创新,尽管是一个个案,但在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力还是比较迷人的。
僎有“升诸公”的能力,如果没有公叔文子的举荐,那也是大材小用,公叔文子的做法直到今天还值得借鉴。我们党任用干部,也是单位领导举荐,组织部门考核,纪检监察部门审核,但前提还是你的上级能够举荐你,你才得到更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