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朝末年的这段历史,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无比痛心的。从1840年开始,鸦片战争的坚船利炮,英国人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至此,中国开始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1851年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闹腾了十多年,曾国藩、李鸿章依靠湘军、淮军,平定了内乱,国家也大伤元气。
1861年开始,大清朝终于意识到“天朝上国”只不过是自己的幻觉,开始搞洋务运动。但是,腐朽的体制之下,学习别人的皮毛毕竟不能拯救日薄西山的帝国,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一败涂地,李鸿章到日本签了可耻的《马关条约》,几十年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大清朝在慈禧老太太的把持之下,依然穷奢极欲,想要极力维护满清贵族的利益。1898年6月,光绪皇帝搞维新运动,仅仅三个月就失败,1898年9月份,慈禧杀了戊戌六君子,把光绪囚禁在瀛台。
好日子没几年,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仓皇出逃,一直从北京跑到了陕西。第二年,大清朝又跟列强签下《辛丑条约》。
十年之后,1911年10月10日,武昌发动辛亥革命,湖北宣布独立,紧接着,湖南、陕西、山西、四川、云南,等等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大清朝根本都不用打,就倒台了。
1912年2月12日,中国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宣布退位。退位诏书由清末最后一位状元起草执笔,就是张謇。
张謇
张謇出生在1853年,那一年洪秀全正如日中天,打下了南京,定为首都,做起了皇帝。张謇有三个哥哥,他们一家有兄弟五个,张謇排行老四。謇的意思是,正直、耿直、刚正。
1879年,张謇的母亲金太夫人去世,临终时给张謇留下遗言:“科举是出人头地的归宿,为了光耀门楣,你一定要追求它。但你性刚语直,最好不要当官。张謇字“季直”,看来是人如其名。
张謇小时候是个读书的料,被誉为神童,5岁的时候就能读《千字文》。张謇的父亲张彭年对他寄予厚望。但是,张謇的考试之路并不顺利,从16岁中秀才到27岁之间,张謇每两年就去江宁参加一次乡试,先后5次都没考中。
23岁的时候,张謇到南京浦口投军,在淮军吴长庆的军营中做了幕僚。后来吴长庆被调到朝鲜驻防,张謇就跟着一起去了朝鲜。
当时的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吴长庆驻兵朝鲜期间,日本人不断挑起事端,意图通过朝鲜挑衅中国。
张謇在军营中写下了《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他主张坚决反击日本的侵犯,对日采取强硬措施。趁机规复琉球,将朝鲜设为中国的郡县,设置监国,或者是驻以重兵,对他们的海口进行守卫。或者让朝鲜自己进行改变,朝廷帮助他们训练新兵,和东北三省连为一片,互相照应。
张謇的这些主张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不一定完全正确,但很具有远见和积极意义。当时一些富有爱国心的主战将领和清流名士们非常认同张謇的观点,像左宗棠、彭玉麟、张之洞、翁同龢等人。
尤其是翁同龢,看了张謇的文章后,大为兴奋,连连称赞,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几次科举都没有考中呢?我们大清吏治实在是太腐败了,真正的人才上不来!翁同龢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在政治上跟慈禧不和,拥护光绪掌权,正需要人才充实阵营,此后,他就一心想把张謇这个人才给提拔上来。
后来,吴长庆被调回国内,张謇还想试试科举之路,于是就离开了军队。1892年,39岁的张謇依然没考中。照理说,要四年之后才会再有机会,四年后张謇已经43岁,他灰心失望,决意不再考试。
但机会来了,1894年,慈禧六十大寿,朝廷下令再加试一场,名曰“恩科”。那时候的张謇已经41岁,在老父亲的一再苦劝之下,张謇勉强同意参加考试。
这一次,翁同龢帮了大忙,他决定亲自全程关注张謇。在殿试的时候,他让收卷官坐等张謇交卷,卷子一交,就送到翁同龢手上。翁同龢评阅之后非常满意,大加赞赏。翁同龢把张謇列为第一名的进士向光绪帝引荐,并且说,张謇,江南名士,而且还是个孝子!
光绪看了张謇的试卷,也非常满意,定为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
张謇对自己中状元一事毫无兴奋之意。他回到家乡,不允许别人叫他张大人、张状元、张老爷等等,接受人称“张四先生”。张四先生严厉治家,不允许家人因为自己中状元而骄傲,更不允许在家乡飞扬跋扈,抛头露面。
中国跟日本在朝鲜产生的矛盾,导致国内议论纷纷,民情激愤。张謇来到北京,他和老师翁同龢等人是积极的主战派。李鸿章在朝鲜问题上不断退让,张謇气愤不已,写了《呈劾大学士李鸿章》,痛数李鸿章作为和议派、投降派的罪状。
即使打,也是打不赢的。甲午战争爆发,中国失败,割地赔款。
马关条约签的那一年,朝廷正举行会试,全国的举子们都在北京,他们得知马关条约的内容,失声痛哭。六百多个举子聚集在一起,以康有为为首,写下《上皇帝书》,在京城游行,史称公车上书。
之后,光绪皇帝启用康有为等人,开始维新变法。
在那个大动荡的时局之下,张謇时时刻刻都在关注,思考,中国怎么了?为什么如此不堪一击?
三年前,张謇的父亲去世,他正在老家南通丁忧。期间,他和南洋大臣张之洞关系比较好,走得很近。张之洞对康有为他们的担忧和张謇是相同的,他们都觉得变法在中国行不通。
张之洞请张謇去南京谈话,张之洞说:“此次变法皇上和康先生他们太过于急切,令人堪忧。”
张謇说:“依照中国的情况,虽然问题很多,但不宜速变、全变,应逐步进行。”
张之洞下结论说:“定难成功。”
张之洞
张謇说:“是啊,法国的拿破仑、美国的华盛顿、德国的威廉、日本的明治,他们的变法都由于巨大的创痛而起步,循序渐进搞了几十年,更何况中国的制度沿袭元明,问题这么多,哪能操之过急!”
张之洞说:“皇帝他们定的事,谁也难以改变,顺其自然吧!”张之洞又说:“于其失败,还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好,我看还是先从中国的工业做起,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工业技术来发展我们自己的工业,使我们的国家逐步强大起来。”
张謇听了,急忙说:“大人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我也认为,中国的问题就应先从实业和教育入手,这是根治中国疾患的最好法子。”
张之洞激动地说:“季直说得很对!”
此后,张謇和张之洞就有了他们自己的改良救国的办法,他们两个都不是空谈家,而是雷厉风行的实干家,说干就干,为了挽救这个国家,张謇开启了他的实业救国之路。
张謇回家办厂的计划遭到了大家的反对。
翁同龢把张謇提拔上来,让他中了状元,就是因为欣赏他的才华,让他以后在朝廷上帮助自己,辅助光绪,没想到如今张謇却走向了另一条道路,和自己分岔了。
另外,在那个时代,经商在中国不是正经的职业,是没有办法了才会干的营生,也就是所说的“末务”,并且还被人们鄙视地看作是“市侩”,在社会上非常没有地位。
翁同龢给张謇写信,恳切地劝他回到朝廷,和自己一起共同辅助光绪皇帝维新变法。他对张謇说:“经商办厂在西洋还行,在那里商人们也能够当上国会的议员,身份高贵,依旧像做官一样,高车驷马出入宫廷。而在我们大清国,是绝对行不通的……”
张謇的家人也反对。他的哥哥们纷纷劝他:你吃了那么多苦,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才得了这么一个状元,为什么转而要去经商?
张謇把这些看得很淡,他坚信,民族大义比个人的前途重要得多,在国家面前,个人算得了什么呢?以前他是为个人而奋斗,现在他要完全为挽救这个贫弱而多灾多难的国家奋斗。
回家办厂的张謇一穷二白,一分钱也没有,仅有一个状元的头衔。
当然,状元的头衔还是有用的。他组织了六位有钱人一起入股,作为董事。六位董事集体通过了让人心动的集资方案:上海的董事三人(郭勋、樊树勋、潘华茂)负责在沪筹集资金40万两,南通的董事三人负责在通州等地筹集资金20万两。
大生纱厂股票
计划是宏大的,但是最后到手的钱却是大打折扣。
张謇去湖北找张之洞帮忙,而张之洞在钱财问题上也相当发愁,自从《辛丑条约》签订之后,中国背上了4亿5千万两白银的冤枉债,还必须要依照规定在39年内分期还完。国家财政实在困难!
最后,张之洞给了张謇一批从英国买来的纺织机器,以资产作为大生纱厂的股份。东拼西凑之下,厂房设备有了着落,但还需要原材料,收购棉花依然缺乏资金。
张謇再次到上海去筹集资金,但是那些股东们一个个比鬼还精,表面上客客气气,要钱却是一毛不拔。张謇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急得要跳黄浦江。他在报上登个广告,在上海四马路当街卖字。一个状元当街卖字,是个大新闻,不少人们来看,来买。
张謇在上海卖了3天字,才有了回家的路费。
大生纱厂外景
诸多的艰难和屈辱并没有让张謇退宿。因为他的信仰并不是为自己谋利,而是希望通过一己之力,救国救民。
张謇对家人说,“我们办企业主要是为了挽救国家之危亡,还望大家退一步去想,有什么不是,都是鄙人之错,鄙人之错!”
张謇后来回忆当时的窘况,写到:忍侮蒙讥,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笔凋,昼惭而夜椣者,不知凡几。
忍受别人的侮辱和讥讽,跟平生不屑与之为伍的人打交道,走这辈子从没走过的道路,这就是张謇这位清末状元,为了心中实业救国的理想,忍辱负重,不苟私利。
1899年,大生纱厂开工,张謇专门带领着他的部下,极其庄重严肃地整理衣帽,对着那一片电灯火光郑重地磕了三个响头。那是他心中的理想灯光,是他对这个国家复兴富强的希望之光。
大生纱厂车间
张謇对工厂的管理非常严格,事必躬亲。
他很重视“任人”、“花红”(盈利的使用和分配)、“堵露”(避免漏洞、浪费)这三关。厂内的管理人员需选取熟手和品德一向很好的人担任,并且一定要有明确的保荐人,写好保荐书。
张謇建议董事会广开言路,不能光听好话,奉承话。厂内无论什么人,如犯了错误,每个人都有检举权,不管是什么人提出什么建议,都要认真听取。好的建议随时采纳并给予提建议者奖励。不好的建议也不予追究。每一年的利润,除了提保险公债以外,分成十三股,其中十股归股东所有,剩下三股作为员工的花红激励。这个花红随着盈利的多少而升降。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厂子是怎么建起来的,也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到底为什么办厂。我们的国家很穷,被外国欺负着,所以永远不可奢侈浪费!
张謇亲手制定了《厂约》和《厂章》。《厂约》是对经营管理人员发生作用,而《厂章》是对工人进行约束。《厂约》6条规定,《厂章》194条。在当时是相当完整和先进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
张謇一直鼓励工人:我们每走一步都很不容易。我们不是为一身一家之计,我们是为了挽救这个贫穷的国家,为振兴中国的实业,所以,我们要不遗余力地去奋斗,即便是到最后真的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
大生纱厂投产后的第二年,得纯利5万两;第三年得纯利10万两;到1908年累计纯利达到190多万两。
1902年,张謇开始向两江总督刘坤一和南通的地方官员表达自己开办师范学校的想法。刘坤一很赞成,而地方政府的其他官员却有意见,他们认为,科举选拔人才是千百万年留下来的老规矩,怎么能轻易改掉呢?你张謇不也是从科举之路走出来的吗?
1903年4月,在张謇的努力之下,中国第一个师范学习,通州师范学校开始正式授课。分为学制三年的本科和学制一年的讲习。各一个班,学生都是贡生和监生当中品学兼优之人。
张謇创办的南通师范学校
南通师范学校的成功,鼓舞了张謇的斗志,也吸取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及教训。紧接着他又办起了南通女子师范学校、甲种师范讲习所、乙种小学教员讲习所等。张謇倡导或资助创办起来的学校还有两淮师范、龙门师范、金陵高等师范等多所学校,对全国影响都很大。
为了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张謇还创办了盲哑学校、伶工学社等。他支援外地,帮助人家在上海开办了吴淞中国公学、复旦学院、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等多所学校。
当时,就连山西、甘肃、江西、安徽、陕西等地的学子都去南通上学。那时候,民间传唱着一句民谣:淮南只有狼山高,兴学只有狼山早。(狼山位于南通)
大清朝廷于1904年晋升张謇为三品顶戴。到1911年,任命他为中央教育会会长。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的南京政府对张謇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他说:“通州师范的开办和整个南通教育事业的兴起,开全国之先河。”
11月12日,总书记在江苏考察,专程前往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介绍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的事迹。
总书记指出,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在兴办实业的同时,张謇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
7月21日的企业家座谈会上,总书记就提出,要以张謇为榜样,劝勉企业家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高层多次点名弘扬张謇精神,向张謇学习,是有深意,有指向的!
秦朔在评价张謇精神时说:
在张謇那里,我看到了中国内生的商业文明血脉,他是中国企业家理当追思和学习的精神教父。他们那一代企业家的精神和风范,我们今天继承了多少?
在今天中国商界的滚滚红尘中,当然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者,有埋头踏实的大国工匠,有无数年轻而进取的创业者,但是那种财富骄人、缺乏文化根基和社会责任、以富豪榜排名论英雄的气息,还是非常严重。
什么是社会需要和尊重的企业家?
在很多富豪那里,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社会责任对他们不过是糊弄公众的公关词语。
我感动也庆幸,中国有过张謇这样的商人。他永远和他栖身的土地以及一代又一代的人民在一起。江河行地,日月奔流。
他留下的财产让无数人永记心中,也让那些金钱速生而声名速朽的富豪感到羞愧。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张謇这样的赤子之心才能深刻感受到祖国的衰弱、耻辱,祖国对人民的需要!他秉持着“救国”的大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办实业,办教育。他没有自己的私利之心,只有国家和民族的情怀与理想。这是在今天值得所有后人敬佩和学习的精神内核。
当下这个时代,中央为什么一再点名张謇,并且要求作为学习的榜样?恰恰是在这个众生喧嚣,万事万物向钱看的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家所肩负的道义,社会公德,家国情怀正在迷失和消散。
为己之利,为自己企业之利,无所不为,自己的财富越多越好,把风险,把成本,把坏的东西全扔给社会,甚至是机关算尽,巧取豪夺,损人利己,损民利己,损国利己,道义与责任全然不顾,这样的企业与企业家,跟张謇比较起来,真的是天上地下,判若泥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历史为鉴,洞见伟大与渺小,洞见丑陋与高尚。数百年之后,被历史所牢牢记住的,一定是那些一生正气,为国为民请命的人,他们是民族的光明,人民的楷模,更是唯利是图,蝇营狗苟者们羞愧自惭的高山之仰!
参考资料:
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陈红晓,《张謇:中国现代纺织工业开拓者》,2014年1月1日
2、东方出版社,张光武,《百年张家:张謇、张詧及后人鳞爪》,2016年11月1日
3、网易历史,言夏,《晚清状元张謇如何转变为一个爱国商人?》,2009年09月26日
4、正和岛,《高层一再提及张謇,背后有何深意?》,202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