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孙氏,明宣宗朱瞻基第二任皇后,明英宗朱祁镇之生母,明朝第六位皇后。
孝恭孙皇后 像
孙氏是明代历史上第一位由贵妃晋封皇后的女人。孙氏有野心,也有手段,却一直被自己的婆婆诚孝张皇后压制着。因为婆婆的存在,她失去了计划内的正妃之位,也失去了正统初年对朝局的影响。
直到“土木之变”后,她第一次正式行使太后的职权来稳控局势;直到“夺门之变”时,她尽己所能帮助英宗复辟登基。资历威望,她不如太祖马氏;高瞻远瞩,她不如成祖徐氏;政治手腕,她不如仁宗张氏。但她确实尽力了,为自己,为儿子,为大明,她无怨无悔。
孙氏出身于建文元年,山东邹平人,其父孙忠为永城县主簿。建文元年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朱棣正式起兵“靖难”。山东的孙家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家的这个女儿在以后会成为朱棣孙子的媳妇。
故宫
孙氏并不是通过“海选”进入宫廷的,而是沾了仁宗张皇后的光,也就是朱瞻基的生母,孙氏以后的婆婆。张皇后的母亲也是永城人,经常出入宫中,向自己女儿“推销”孙氏。
我们不难发现,在那个信息咨询并不发达的时代,小地方沾亲带故的人际关系是何等重要。孙家一定没少在张皇后的母亲身上下功夫,才能走这样一条“捷径”,为自己的女儿及孙家谋一场富贵。
但这也侧面证明,小时候的孙氏,应该已经表现出了远比同龄人优秀的素养,以致于连当今太子妃的母亲都愿意为孙氏牵桥搭线。
明代仕女图
于是在永乐八年,虚龄12岁的孙氏,在经过朱棣点头后,正式进入宫中,由当时的太子妃张氏亲自管教,学习宫中礼仪,作为皇孙朱瞻基的童养媳加以培养。
这种把女孩子提前选入宫中的做法,在明初是流行的,朱棣的徐皇后,朱高炽的张皇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按照惯例,这种方式入宫的女孩子,以后都会是朱家子孙的正房正妻。
之所以如此,一来是皇室有足够的时间来观察其个人品性;二来在孩子诸多习惯尚未成型之前能加以调教培养;三来可以与皇家子弟从小培养感情达成默契。
明成祖朱棣 像
也许是对孙家这种“钻营”的态度不认可,也许是对小姑娘入宫后的表现不满意,总之婆婆张氏似乎并不怎么喜欢孙氏这个未来儿媳。
永乐十五年,19岁的皇太孙朱瞻基大婚,正妃并不是孙氏,而是半路杀出的胡氏(胡善祥)。孙氏只是为嫔。这一年,孙氏同样19岁。
虽然史书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孙氏为什么没有成为正妃,但永乐十五年时,朱棣的徐皇后已经病逝,在朱瞻基正妃人选上最有话语权的只有太子生母张氏。很显然,张氏没有选择孙氏。
诚孝张皇后 像
孙氏与朱瞻基同岁,而胡氏比二人要小三岁,从正妃年龄段来说,胡氏比孙氏更有优势。
当然,三岁的年纪差距并不是主因,但结合后来婆婆张氏对孙胡二人的区别来看,张氏的个人喜好是朱瞻基正妃人选的决定因素。
胡氏性情娴静,举止端庄,素有贤名。这种柔顺的性子,是很招婆婆喜欢的。为什么?因为婆婆不可能为自己在家里树立一个“强敌”。一直颇有心机的孙氏,这次被婆婆摆了一道,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明代宫廷人物 剧照
但孙氏并没有放弃,因为她也有胡氏无法匹敌的优势:与朱瞻基的深厚感情。
在永乐十五年大婚之前,孙氏已经在宫里度过了七个春秋。这七年,她与朱瞻基朝夕相处,这种青梅竹马式地陪伴,使得她比胡氏更加了解朱瞻基。
七年的宫廷生活,亲眼看着宫中妃嫔们如何尔虞我诈,孙氏对后宫的生存哲学了如指掌,胡氏的正房太太位子,注定不会牢靠。
故宫
我们按下快进,时间从永乐年来到宣德朝。
此时朱瞻基已经继位登基,是为明宣宗。婆婆张氏成为了张太后,胡氏为皇后,孙氏为被封为贵妃。
宣德初年,张太后凭借丰富的政治经验,一直帮着朱瞻基统摄政务,这个我们在讲张氏的文章里说过了。按理说婆婆俨然是“一家之主”,孙氏为人行事更应该低调才是,可孙氏偏偏在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向皇后之位发起冲击。
明代仕女图
当然,按照孙氏的规划,这件事情是分步骤进行的。
宣德元年,孙氏被册封为贵妃,便怂恿朱瞻基为自己争取宝印。按照明制,皇后册封,加宝册宝印,而贵妃只有宝册无宝印。这么做,是为了彰显二者身份尊卑有别。孙氏想要宝印,实则就是在挑战胡氏皇后的权威。
其实孙氏敢如此做,除了相信朱瞻基会站在自己这边外,也因为在洪熙年自己公公仁宗在位时,公公曾赐给自己一套冠服。
明仁宗朱高炽 像
这就有说道了,因为这套冠服,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违制”的先例。仁宗的出发点我是能够明白的,毕竟孙氏打小就被寄养在宫里,一直陪着自己的儿子。后来没当上大太太,赏赐点东西算是弥补。
但在孙氏眼中,这就是仁宗对自己的刮目相看,是彰显自己地位特殊的重要依据。所以这次她要宝印。
这个时候的朱瞻基刚刚继位,很多事情还需要请示母亲张太后。张太后明白自己儿子的脾气,也理解二人的感情,不好太驳新君的面子,便答应了这件事。
明代皇后凤冠
也就是从孙氏开始,明代以后皇帝的贵妃,也都开始有了宝册加宝印。
而孙氏活动此事期间,皇后胡氏没有发声一句。当孙氏也得到宝册宝印之时,宫中的风向开始转变了,孙氏隐隐有了与皇后平起平坐的资格。
一年之后,宣德二年十一月,孙氏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而胡氏此时只育得两个女儿。有人说朱祁镇并非孙氏所生,而是宫人所诞。这个传说并不影响当时孙氏事实抚养朱祁镇,是朱祁镇法理上的生母。
母凭子贵决不是一句空话,放在孙氏身上更是如此。
胡氏 剧照
孙氏也明白自己必须要出手了,虽然胡氏看起来身体不好,朱瞻基陪伴胡氏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可一旦胡氏也生出了儿子,那么自己的这个长子在身份上就不如胡氏的嫡子。
必须趁儿子这个皇长子的身份还有巨大舆论优势时,尽快把胡氏从皇后的位子拉下马。
我们遗憾地发现,和孙氏抱有相同看法的,也包括了皇帝朱瞻基。
于是我们看到了有趣的一幕。朱瞻基在台上上蹿下跳,今天找太后请安,明天找朝臣开会;孙氏安安静静地躲在宫中哺育儿子,不吵不闹,而宫中关于皇帝要废后的流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明宣宗朱瞻基 像
张太后与朝臣都知道朱瞻基要干嘛,但无故废后,本朝前所未有。于是一个个都不吱声装糊涂。这件事史书里是把锅甩给了朝臣。因为架不住朱瞻基几次逼迫表态,杨士奇等人给皇帝出了个不是主意的主意:让胡氏主动辞后。
但我相信这件事情最后能成,还是因为张太后的点头。
张太后是真的心疼胡氏这个儿媳妇了。她本性不争,又体弱多病,哪里是孙氏的对手。今日孙氏母凭子贵,胡氏皇后之位势难稳固。更重要的是,自己这个儿子根本不念与胡氏的夫妻之情。
故宫
张太后明白,如果孙氏继续这么撺掇朱瞻基这么闹下去,总有一天胡氏会有危险,后宫之内也难有宁日。与其如此,倒不如让主动辞后,还能留下点夫妻体面,趁自己还健在也能对胡氏多有照应。
于是,胡氏同意辞去皇后之位,退居长安宫,潜心修道。张太后看不下去了,又把胡氏接到自己寝宫居住,只要自己在场,便处处维护胡氏。
孙氏虽然对此耿耿于怀,但这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宣德三年,她终于扳倒了胡氏,取而代之,成为了大明新的国母。这一年,孙氏30岁。她相信婆婆有一天终将老逝,自己最后必能成为后宫真正的主宰。
孙氏 剧照
宣德十年,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9岁的皇长子朱祁镇正式继位,改次年为正统。孙氏成为了明朝第二位皇太后,而婆婆也成为了大明第一位太皇太后。
当时朱瞻基驾崩时,因为朱祁镇年幼,朝中人心不稳,甚至有张太后要迎立外藩的传言。孙氏心中怎么会没有想法?但是婆婆健在,且在群臣中威望极高,孙氏这个朱祁镇的生母,完全没有任何的影响力。
也就在这时,孙氏终于看到了婆婆鼎定乾坤的手段。
明英宗朱祁镇 像
婆婆召集顾命大臣,迅速定下了朱祁镇为新皇帝的基调,并且在皇帝年幼无法主政的情况下,让内阁的“三杨”主理政务,让六部的胡濙统御群臣,让老将张辅辅理军务,自己全盘宏观把控,一下子就稳定了时局。
孙氏在感叹婆婆雷霆手腕的同时,也终于发自内心地感激婆婆为朱祁镇所造的一切。孙氏也再次看到了自己与婆婆的差距。于是在正统初年,孙氏选择安分守己,尽量不给婆婆添乱,一心一意地守着自己的儿子。
这一个时期,应该也是这对婆媳难得融洽的时候。
故宫
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张氏崩逝。挡在孙氏身前几十年不可逾越的大山,终于崩塌了。
但我相信孙氏并没有什么欣慰愉悦之类的感受。对于这位自己又爱又恨的婆婆,孙氏此时更多的应该是尊敬之情。也只有她做了太后以后,才终于明白自己婆婆这么多年的不易。
好在,儿子朱祁镇已经长大亲政,朝局也趋向稳定。孙氏已贵为太后,接下来的日子里,她想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但历史注定了孙氏要步上婆婆的后尘。
孙氏 剧照
正统十四年,“土木之变”。
大明数十万精锐主力一战殆尽,数十位朝臣殉难,明英宗朱祁镇被蒙古瓦剌部所俘。当消息传回京师时,举朝哗然。孙氏听闻儿子没回来时,更是晴天霹雳,几欲昏倒。
我们不难想象,孙氏还停留在“失子”之痛中时,宫中的后妃们便围到了孙氏的寝宫,个个六神无主;朝臣率先缓过神来的大臣,也都向宫里传递消息,打探太后的口风。
整个大明朝,此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孙太后这。
明代官员
孙氏现在面临的处境,比当时朱祁镇继位时婆婆要处理的时局,还要艰难。此时的孙氏,多么希望自己的婆婆依然在世,能够帮自己拿主意。
毕竟是诚孝皇后的儿媳,毕竟是朱棣认可的孙媳,孙氏终于开始出面处置危机了。两道太后的懿旨接连从宫里发出。其一,立3岁的皇长子朱见深为太子;其二,命令朱祁镇同父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同时孙氏马上开始搜罗宫中细软财物,一股脑地派人送到蒙古鞑靼部,以求用重金换回朱祁镇。
蒙古骑兵
对于朱祁镇这张“长期饭票”,瓦剌人怎么会轻易放手。孙氏终于认清了现实:儿子短时间回不来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做新的皇帝?
太子朱见深?年龄实在太小。在瓦剌人随时会进攻京师的情况下,新君年幼将是一场政治噩梦。最重要的是,孙氏根本没有当年婆婆张氏的政治经验与控局能力。欺负欺负“傻白甜”的胡氏尚有余力,可亲自下场与老奸巨猾的朝臣们打交道,孙氏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
明代官员
孙氏只能选择妥协,在于谦等人的劝说下,不得已承认了郕王朱祁钰为新君,即明代宗。孙氏能做的,就是早早定下了孙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既然保不了儿子,那就保孙子吧。
但随着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战”大获全胜,朱祁钰的声望攀上了顶峰。在朱祁钰逐渐坐稳皇位后,便开始谋求易储。一个获得权力的君主,怎么可能放着亲生儿子不用,要传位给自己侄子?
而在“北京保卫战”结束不久,英宗朱祁镇也被瓦剌人放了回来。可一入城,便被弟弟朱祁钰软禁到了南宫。
明代宗朱祁钰 像
儿子被软禁,孙子储君之位摇摇欲坠,孙氏却什么都做不了。一开始,她还能出入南宫,见到儿子朱祁镇。可后来朱祁钰那边的人传出风声,说孙太后要是再进南宫,就把太后也留在那。
这是明代宗朱祁钰发出的威胁。孙氏听懂了,为了自己的孙子,她忍了。所以景泰朝八年的时间,关于孙氏的史料是不多的。而“土木之变”发生的这一年,她已经51岁了。
朱祁镇在南宫被软禁了整整七年时间,孙氏在后宫也整整抑郁了七年。期间,孙子朱见深被免去了太子之位,南宫爆发“金刀案”几经危难,孙氏肯定没有想过自己会混得连亲儿子,亲孙子的面都见不了。
明宪宗朱见深 像
直到她收到了武将石亨的消息,有一个集团要为英宗复辟发动一场政变。孙氏想也没想,就发动了所有仅剩的资源来帮助儿子脱离困局。
景泰八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重新登基,改元天顺。孙氏也终于熬出了头。此时距离她的离世,还有六年时间。
我相信孙氏人生最后的六年时光,过得应该非常安宁祥和。回想自己的一生,刚入宫时的谨小慎微,册为嫔妃时的委屈不甘,晋为皇后时的志得意满,贵为太后时的至高无上,还有公公的期许,婆婆的威严,胡氏的幽怨,丈夫的炙热,儿子的失落,孙子的无助,她应该看开了,内心的平静才是所有追求的本源。
故宫角楼 黄昏
天顺六年九月初四,这位大明第六位皇后,以64岁的高龄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也见证了明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兴衰荣辱。只是有时候我也会不禁恍惚,到底是历史记住了她,还是她创造了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