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觉厉女汉子,十动然拒绿茶婊,火钳刘明广场舞,长发及腰何弃疗……”
网络用语有着鲜明的特征及裂变式的传播力。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还有人压根听不懂。不管你喜欢与否,我们的生活都或多或少被网络用语影响着。网络用语就是网民以现代汉语为基础,在网络环境中通过文字形式进行交际而形成的一种语言功能变体,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方言。由于网络交流主要采用打字的方式,所以网络用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语汇方面。
例:酱紫=这样子、表=不要、活久见=活得久了什么都可以见到、不明觉厉=不明白你在说什么但是觉得好厉害的样子、9494=就是就是
从手写到电脑打字,人类已经实现了便捷的飞跃。不过字数较多时,打字也是比较耗时的,为了能以最快速度表达情感,人们发明了简写。简写有时是汉语的缩写,有时直接用英文头母或谐音数字来代替。
网络用语的词汇不局限于常用字,也不局限于汉字,甚至不局限于字,只要能用任何方式表达出一个意思,都可能成为网络用语而且广泛被大众接受。
例:555=呜呜呜、:-) 或:-D=笑脸、么么哒=亲亲、切=蔑视、吼吼=笑声、囧、OTZ
网络交流主要靠打字,看不见对方表情,为了增进表达,人们逐渐创造出一系列形象生动的词汇,就算相隔千里,也似乎能看见对方的神态动作。
例:很农民、很中国、E给我、Q我
“农民、中国、Email、QQ”都是名词,现在我们在正式场合也普遍认为它们是名词。但在网络用语里,我们又默认它们是形容词。这就是网络用语语法上的灵活性。
例:。。。。。。、灰机、9494、稀饭、青蛙、表
网络用语虽然十分生动形象,大家都看得懂,但语气过于轻佻,正式场合并不适用,尤其在考试、演讲等场合。
例:大虾、伊妹儿、美眉、官宣、网虫、素、偶、我宣你你造吗
很多网络语是从当时流行的影视剧、综艺节目、爆款文案得来的,热潮一过,那些词的生命力也就渐渐消失,大多数的网络用语流行的时间都不太长。像上述这几个,大部分已经淘汰了。例如“美眉”这个词现在基本上都被“小姐姐”替代了,我们还可以预见,“小姐姐”的存活也不会很长久。
网络用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仍在不断演变中,它的每一种特性都会持续发酵,产生出更多新兴用语。那么,为什么它会具有如此众多而鲜明的特点?
因为,网络用语受到的影响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例:偶、灰机、美眉、XX哈、等一哈、帅锅
首先因为过去交通不发达,各地之间贸易往来不频繁,现在交通便利,各地往来频繁,产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流;其次因为过去没有网络,人很难听到千里之外的方言,现在网络日渐发达,就算不跑去外地,也能听到天南地北的方言。那些有趣的方言的语音、语汇就会比较容易被传播开来,并广泛被大众接受。
例:HP、PK、KO、爆头、五毛特效、确认过眼神、道路千万条XX第一条
现在是“视听时代”,影音制品比文字传媒具有更强的宣传性。正如刚才在“时代性”的描述中所言,很多网络用语都是出自当时最火爆的电视节目、网络游戏、流行音乐、爆款文案等。
例:菊花、OOXX、绿茶、去年买了个表、尼玛、泥煤、小学生、捡肥皂
网络用语比较直白通俗,有时候为了避免过于粗俗,在形容一些事物时会用稍微文雅的词汇代替,避免过于粗俗低陋。有时候是用谐音代替,有时候是用比较接近的另一件事物代替。
例:基佬=gay佬、BL=boy’s love、BF=boyfriend、XX控、XX酱、粉丝、3166、HE(大团圆结局)
上面已经提到,过去人与外界的交流不频繁,对外语也知之甚少,现在人与外界交流密切,有些外来事物不便翻译,或是翻译成中文字数太多,就直接音译或照搬。
例:顶、刷屏、灌水、潜水员、终结者、实名羡慕
某些社交软件流行跟帖或弹幕,由于网站的设定,赞数越多的帖子就会被系统置顶,或者需要发帖升级,所以“顶”“灌水”这种词就随着社交软件的功能而诞生。社交软件的影响力有多大,衍生的网络用语生命力就有多强。
网络用语以其形象性、简洁性、灵活性等特征,一步步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对我们产生了影响,有一部分网络用语已正式纳入词典。它体现了人们不总是被动地接受旧有习惯,不时地进行新的尝试,语言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丰富起来。
这正应了那句话: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文化,它不属于哪一个特定的阶层,而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身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