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佛"王维,字摩诘,存诗400多首,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等著作传世,盛唐有名的大诗人、画家。与"诗仙"李白同年出生(公元701年),入仕之路都与玉真公主有关。
只是,"诗画双绝"的王维与李白秉性不同,两人也没有什么往来。李白以"狂"闻名,自称"谪仙",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王维则以"诗、书、画、乐俱佳"著称,中年以后,便参禅悟理,修炼成"佛"。
王维最为可贵的是,一生虽经历了很多悲痛,幼年丧父,而立之年丧妻丧子,知天命之年母亲又过世,在爱情、亲情、友情之路上始终澄澈坚守,没有被厄运击垮,从而东山再起,晚年得以福报,官至正四品"尚书右丞",61岁时宁静地离世。
那,"诗佛"王维,"一往情深"的感情世界究竟"深几许"?
一、爱情:一往情深
王维与妻子崔氏的婚姻,据说是从小就订的"娃娃亲"。这门婚事于王维而言,很是满意,当父母作主确定后,王维从此就忠贞专一地坚守,再也没花心过。
这在开放的唐代,确是罕见的。是王维不懂风花雪月,还是自身有问题?他的经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疑惑。
王维早年其实经历过情爱的诱惑,而且是重量级的诱惑。
他15岁时离家赴京考试,经过3年的游历,18岁时到长安。因王维少有才名,诗书画乐俱佳,尤其是音乐天赋,简直就是一位大明星,更让人追捧。所以,王维一到京都长安,便得到王公贵胄的喜欢,尤其深受岐王李范的欣赏。
在岐王的引荐下,王维得以拜见炙手可热的玉真公主,因倾心弹奏的一曲琵琶《郁轮袍》获得好评,得其推荐,在20岁那年的科考中一举夺冠,成为状元郎。
次年后的春天,王维便顺利地当上负责礼乐的从八品官员"太乐丞"。有了工作后,王维便高高兴兴地回老家向母亲报喜,并兑现与女朋友崔氏完婚的承诺。
新婚之夜,王维与深情款款的发妻崔氏妙对对联的故事亦成为千古佳话。
知书达礼、也会诗文的妻子崔氏想考考王维的真才实学,便娇羞地告诉夫君,要对对联,对得上,才能进洞房。言毕,便说出上联:一幅古画,龙不吟,虎不啸,花不芬芳,猿不跳,笑煞蓬头刘海。
王维一时语塞,便在后花园转了一圈,看见石桌上的一盘残棋,有了灵感,即朗声对出下联:半局残棋,马无主,车无轮,卒无兵器,炮无声,闷宫束手将军。
夫妻二人的诗才与恩爱由此传开。
王维在老家办完婚礼,小住一段时间后,便在秋高气爽时携妻回到京都继续工作。
谁知,玉真公主早已喜欢上风姿卓绝的王维,见王维把妻子带到京城来,便生气了,立马就在玄宗皇帝那里状告王维,说王维在工作期间偷看伶人表演的"黄狮子舞"。
玄宗皇帝大怒,当即把王维贬下乡,打发到偏远的济州守粮仓。
心中只有发妻的王维,没有后悔,去就去吧,有什么大不了的。便一个转身与妻子奔赴济州当司库参军,守了四年的粮仓。还好,在公元725年遇天下"大赦",遂被调到条件好一点的淇上任职,后转任吴越,到公元729年,王维历经8年基层打拼后重返长安。
但不久,王维遭遇了人生的一大不幸。公元731年,王维31岁时,妻子崔氏因难产连同腹中的胎儿一同遇难。
发妻崔氏的过世及儿子的胎死腹中,令王维万分悲痛。此后,他一个人孤独地生活了30年,再也没有续弦,把后半生长长的思念都留给了他一生眷恋的发妻。
这就是"诗佛"王维,一个深情的男人。对妻子,他做到了情深似海。
二、亲情:同甘共苦
王维出生于河东王家官宦家庭,父亲是朝廷的乐官,当过汾阳司马,母亲是虔诚的佛教徒,懂诗书,能绘画,来自当时天下的五大望族之一的博陵崔家。
王维就是这样含着金钥匙出生,幼时饱受良好的家风熏陶,较好地吸收了父母的艺术特长。不幸的是,王维9岁时,父亲病故,母亲崔氏只好回娘家抚养长子王维及他的5个弟弟妹妹。
家庭的变故一下让王维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从此,聪慧过人的王维便孝顺、懂事地领着弟弟妹妹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教诲下,刻苦念书,打牢了良好的文学与艺术底蕴。
母亲还给王维取了佛语名"摩诘","净"的意思,寄望王维长大后可以实现""空宁"的佛家境界。
王维深受母亲的佛学影响。所写的田园诗中,多有"空"字,如代表作《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首五言诗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呈现了一派空灵清新的田园好风光。
王维而立之年立足长安后,不久,为奉孝母亲,便在城南的蓝田山麓,购置了诗人宋之问荒芜于此的住处,营建为"辋川别墅",以便母亲到长安安度晚年。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母亲过逝后,王维便在此"丁忧"守孝,参禅悟理,修炼"佛","诗佛"的名号由此而得。
王维对弟弟妹妹血浓于水的手足情亦非常看重,在他所写的《别弟妹》(二首)中就可以深深感知他对弟妹们的疼爱:
两妹日成长,双鬟将及人。
已能持宝瑟,自解掩罗巾。
念昔别时小,未知疏与亲。
今来始离恨,拭泪方殷勤。
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
闲居虽渐惯,见人犹未觅。
宛作越人语,殊甘水乡食。
别此最为难,泪尽有馀忆。
王维牵挂弟弟王缙,与之患难与共互相帮助的故事更是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佳话。
王维17岁时,与好友祖自虚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途中,逢重阳节,他想起老家的弟弟王缙,便写下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千古名篇《九月九日忆山弟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缙后来成为有名的书法家,还两度受任宰相之职。
王维在"安史之乱"时期,被安禄山抓去洛阳,无奈之下接受伪职,悄悄写下思念朝廷的明志诗《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后来安禄山战败,唐肃宗登基后,清理查办投降官员。因平反有功的弟弟王缙晋升为刑部侍郎,见王维将被问责,便为兄求情,自请削职赎罪,王维又呈上所写的《凝碧池》。肃宗皇帝见此,从宽处理,王维降职为太子中允,王缙改任蜀州刺史。
此后,王维处世圆通,到晩年仕途一下顺风顺水,很快东山再起,升迁中书舍人,后晋为尚书右丞。
公元761年,王维辞去尚书右丞职务,换回任职蜀州刺史的弟弟王缙重回长安工作。
这就是"诗佛"王维,一个深情的儿子,一个深情的长兄。于家人,他做到了情深似湖。
三、友情:相见恨晚
孟浩然是王维的朋友,更是知己,史称"王孟",两人是大唐最了不起的山水田园诗人。
那是公元729年,王维已返回长安任职,孟浩然刚好赴京赶考。两人在京相遇后,一见如故,相见恨晩,由此结下11年的深情厚谊。
公元740年,王维受职"知南选",负责主持南方的科举考试,路过襄阳时,得知好友孟浩然背疽复发病故,潸然泪下,一挥而就写下感人至深的《哭孟浩然》:
古人不可见,汉水日东流。
借问襄阳老,江山空蔡州。
诗人裴迪小王维15岁,两人是同乡,是王维的"忘年交"。王维在不惑之年居住在"辋川别墅"后,除侍奉母亲外,便专以修心养性,仅与裴迪等知己过从甚密,在此半官半隐地生活。他由衷欣赏裴迪,为他写过二十多首诗。有名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就是代表作之一: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元常是王维的好友,他去安西都护府任职前,王维特意为他置酒饯行,并写下《送元二使安西》这首有名的"渭城曲",字里行间,承载着王维关心体贴朋友的至真情谊: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余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于公元737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塞上时,得遇志趣相投的好友——河西节度使崔东逸,边塞诗人岑参、高适,还有崔颢等人。他乡遇故知,令王维分外高兴,便一起在塞外骑马出行,追鹰逐兔,好不快活,遂写下朋友之间在一起活动寓意豪情友好的五言律诗《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就是"诗佛"王维,一个深情的友人。他对朋友,对知己,做到了情深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