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史学双璧的两部史书是什么(《史记》与《资治通鉴》|史学双璧)

司马迁与司马光

开卷有益,尤其是经典,世代传承不衰,令人收益颇丰。

我国史学著述的两座高峰《史记》和《资治通鉴》就是这样的经典。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司马迁,《史记》内容丰富,贯通古今,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用五十二万多字,写了三千年历史。文字简练而知识包罗万象,天文、地理、人世、物世,无不毕记,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鲁迅评价《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说《史记》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都达到了高峰,是人人必读的一部奇书,一部国学根柢书。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全书294卷,不计标点约有330万字。该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战国初年迄于五代末叶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错综复杂的历史,是一部贯通古今的编年体史巨著,其气势与规模,不仅在古代中国,就是在世界中世纪史坛上,都堪称高视独步、无与伦比之作。

生活中,读历史除了增加谈资,更重要的是能够拓展认知。读史什么时候都不晚,阅历不同理解会不同,但如果可以,读史要趁早。

典籍开阔视野

历来备受推崇

《史记》古籍

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总结历史。《史记》和《资治通鉴》作为鸿篇巨制,它较为详尽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 贯通古今,历代大事囊括其中,兴衰得失汇聚眼前。

《史记》以人为中心写历史,把从古到今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物活动勾画出来。其中既有帝王将相、公卿贵族,也有士农工商、医卜游侠以及各色市井小民,社会方方面面的人物与生活都写进去了。司马迁自己评述《史记》,说它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究天人之际”,研究天与人的关系, “通古今之变”,就是讲历史要贯通古今,找出变化的规律,所以《史记》是一部通史。“成一家之言”,即在叙述历史中,阐明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是司马迁的一种创新。由于《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体大思精,因而熔铸在其中的思想体系,也是宏阔而博大的。例如其中的天人观、政治观、经济观、历史观、战争观、民族观、道德观、人才观等,都体现了司马迁的看法,代表了当时最进步的思想。韩愈说:“汉朝人莫不能文,独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杨雄之为最。”金圣叹说:“隐忍以就功名,为史公一生之心。”钱谦益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梁启超说“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资治通鉴》反映了中国古代从战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显德六年,公元前403年至公元959年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清人张之洞、近人梁启超作了画龙点睛的评价。张之洞说:“若欲通知历朝大势,莫如《资治通鉴》及《续通鉴》。”梁启超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亦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为蓝本,而至今卒未能有逾之者焉。

明人胡应麟说:“自有书契以来,未有如《通鉴》者。”清人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也。”清人浦起龙对《资治通鉴》产生的影响作了高度评价,浦氏说,国史“上起三国(指韩赵魏列为诸侯),下终五季,弃编年而行纪传,史体偏缺者五百余年,至宋司马光始有《通鉴》之作,而后史家二体,到今而行,坠绪复续,厥功伟哉”。这是说《资治通鉴》带动了编年史书的复兴,产生了贯通中国历史的编年史书系列,与纪传体全史交相辉映。司马光对中国史学的贡献,铸就了他在中国史学史上崇高的历史地位。

综合提高人文素养

提升读题理解能力

有关《史记》的高考模拟试题

读史不分文理,对于学生而言,想要从卷帙浩繁的课业中取得佳绩,出色的理解能力必不可少,如今考试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阅读和理解能力弱,甚至可能会面临做不完题的窘境。读史,啃大部头的史书,能够综合提升语文素养,提升读题理解能力,这是夯实基础的一步,对于任何学科都很重要。

以史为鉴

提供榜样

激励成长

《资治通鉴》手稿残卷

从人生出发,史籍中浓缩了古代社会的变迁与人际关系,给后世人们留下宝贵的做人原则与经验教训,知古鉴今。

中国传统史学强调经世致用,《资治通鉴》把这一主旨发挥到极致。书名《资治通鉴》虽然是宋神宗所赐,实为司马光之本旨,顾名思义,即史学要“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既然是“垂鉴资治”,所以司马光选用材料以及叙述内容,“专取关于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这就决定了《资治通鉴》全部内容落实在“治、乱、兴、衰”四字上,用今语说,是一部政治军事史。

司马光着墨于国家治乱,写得最多的是君主的贤愚,官吏的好坏。司马光认为“国亡治乱,尽在人君”,因此特别重视为君之道。司马光把历史上的君主,依据他们的才能与功业,分为创业、守成、衰替、中兴、乱亡五类。

“创业之君”,如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等,削平群雄,统一中夏,“智勇冠一时”,乃非常之人,干非常之事。这些君主的光辉业绩,《资治通鉴》写得很详细,供人敬仰与效法。

“守成之君”,能把创业之君留下的家业发扬光大,如汉文帝、汉景帝、北魏孝文帝等,他们是守成的代表人物。司马光说,守成之君“必兢兢业业,以奉祖考之法度,弊则补之,倾则扶之,不使耄老有叹息之音,以为不如昔日之乐,然后可以谓之能守成矣”。司马光称美文景,借引班固的话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中兴之君”,指能拨乱反正,把处于危机或急剧衰落的国家引导上正轨,转危为安,使政治重新归于治。汉宣帝是中兴之君的典型,司马光借班固的话赞颂说:“孝宣之治,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政事、文学、法理之士,咸精其能。至于技巧、工匠、器械,自元成间鲜能及之。亦足以知吏称其职,民安其业也。”

“衰替之君”,即昏庸之主,他们“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以至“祖考之业”日益衰微。西汉元帝、成帝、东汉桓帝、灵帝,都是昏庸之主。

最坏的是“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则,舍道以趋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结果是“敌国丧之”,“下民判之”,只有破家亡国了。亡国之君十之八九都是昏暴淫逸的乱亡之君,秦二世、陈后主是其尤者。

创业、守业、中兴三类之君,是贤圣的明君,是司马光提供学习的榜样。衰替、乱亡之主,是司马光提供借鉴、警世的标识,在叙述中给予揭露和鞭挞。司马光发扬传统史学惩恶劝善的思想,应予肯定。

正如胡三省所说:“为人君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不知《通鉴》,则上无从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

重磅推荐

点击上图,即可购书

为使《史记》更贴近读者,商务印书馆推出《史记(文白对照本)》,此书译者为著名史学家、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张大可先生。

《史记》原书526500字,而中华书局点校的今本《史记》有555660字,多出了 29160字,这是《史记》在流传中产生了续、补、窜、附造成的。续,指褚少孙续《史记》,共12篇,字数25055字;补,指《孝武本纪》与《礼书》《乐书》《律书》4篇,亡缺为后人所补,字数16878字;窜,指后世读史者在抄录中写下的附注文字窜入了正文,有11篇,字数4840字;附,专指司马迁本人在完稿后对太初以后的巫蛊案与李陵案两大事件,以“综其终始”补充的简略附记,共16篇,字数 1553字。续、补、窜、附,情况十分复杂,为了廓清真伪,笔者对全本《史记》做了精细考证,总计续、补、窜、附 43篇,去其重为37篇,总字数 48326字。其中补亡的《律书》2555字和附记 1553字,合计 4108 字为《史记》原文。48326减去4108为44218字,非《史记》原文。中华版今本《史记》555660字,减去44218字,余511442字,即为今本保存的《史记》原书字数,占《史记》原本字数的97.1%,基本上保存了《史记》原貌。“史记(文白对照本)”,原文用不同字体的排版技术处理。《史记》全书正文排宋体(文中引用的完整文献独立成段的排仿宋,便于阅读醒目);对褚少孙续史和增窜文字,排楷体;对补缺文字已考订资料来源者,视为司马迁引用,即《礼》《乐》和《孝武本纪》排仿宋,《秦始皇本纪》司马迁引用贾谊《过秦论》下篇排仿宋,后人补入的《过秦论》上、中篇排楷体;司马迁附记,1553字,也排仿宋。为了对照醒目,译文全用楷体。书后的附录四《史记断限与残缺及续补窜附考辨》提供这一技术处理的依据。这样,本书用三种字体(宋体、仿宋、楷体)的排版,既完整保留今本《史记》全书,又廓清真伪,一目了然,为读者阅读《史记》原本提供参考,也供学术界研究。

书后五个附录。附录一: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附录二:《史圣颂》碑文;附录三:译者撰写的《古籍今译略论》,说明译者的译文态度与方法;附录四:《史记断限与残缺及续补窜附考辨》;附录五:《司马迁年谱(附司马谈)》。这五个附录可扩大读者的视野,对阅读全书是有帮助的。

点击上图,即可购书

作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因其编年体力,初读略有烦琐之感;此外,因篇幅较大,洋洋洒洒三百万言,足以让许多人望而却步。此次由张大可先生组织语译的《资治通鉴(白话本)》题为“白话本”,即意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个接近原典的桥梁,为读者提供一个人人能读懂的《资治通鉴》。并且,张大可先生对市面已存有的白话《通鉴》进行了仔细剖析,尽量修正已存有的错讹、不当之处。我们亦希望同张先生一起,推出一个释文流畅、语言优美的白话本《通鉴》。

张大可先生参与

中央电视台《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录制

张大可,1940年生,重庆市人。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曾任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中文系副主任,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史记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