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Mediastinum)
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全部脏器、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前面为胸骨,后面为胸段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界是胸廓入口,下界为膈。
纵隔分区主要包括三分法、四分法及九分法。
三分法
前纵隔:气管、心包前壁至胸骨的间隙;中纵隔:前后纵隔间含多种重要脏器的间隙;后纵隔:气管及心包后方的部分(包括食管及脊柱旁沟)。
四分法
在胸骨角与胸 4 椎体下缘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在以心包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
九分法
自胸骨角至第 4 胸椎下缘连一水平线, 其上为上纵隔, 其下至肺门下缘的水平线为中纵隔, 肺门下缘以下至膈为下纵隔。
纵隔常见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好发部位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胸廓内甲状腺肿
胸腺瘤/癌
畸胎瘤
淋巴瘤
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
神经源性肿瘤
食管囊肿
胸廓内甲状腺肿
分为胸骨后甲状腺肿和迷走甲状腺肿,位于前上纵隔、气管前外侧;呈卵圆形、圆形、边界清楚,与颈部甲状腺相连,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肿块密度不均,常伴有钙化、囊变;气管及临近组织结构呈受压推移改变;增强扫描明显增强。
38Y/F,体检发现颈部肿物;CT 示前上纵隔气管前方类圆形肿块,与颈部甲状腺相延续,密度不均,见斑片结节状低密度影及钙化,增强扫描明显强化,临近组织结构受压推移,未见明显侵犯。
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伴囊性变、钙化。
胸腺瘤/癌
好发于成年人,平均年龄 50 岁,是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肿瘤的良恶性主要依据肿块局部侵袭性及转移来鉴别,将胸腺上皮肿瘤分为 3 组:低危组(A、AB、B1 型)、高危组(B2、B3 型)和胸腺癌。
影像表现:主要位于前纵隔,多偏于一侧;形态多样,可呈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光滑,恶性者边界不清,侵犯邻近组织结构,与邻近组织结构脂肪间隙消失,有较明显的毛刺或锯齿样改变;可出现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呈中-重度强化。
76Y/M,双侧眼睑下垂;CT:前纵隔主动脉弓旁见类圆形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与主动脉间脂肪间隙存在,病灶颞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
病理:AB 型胸腺瘤。
49Y/M,体检发现前纵隔占位;CT:前纵隔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可见囊变坏死及钙化,增强扫描强化明显,病灶侵犯临近组织结构。
病理:胸腺癌。
畸胎瘤
多位于前纵隔中下部,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良性胸腺瘤边缘多清楚、光滑,恶性者边缘常不清楚,并可侵犯周围组织。
密度:典型的畸胎是含有各种组织的混合物,内有脂肪、软组织和钙化;增强扫描囊性畸胎瘤(皮样囊肿)可出现边缘环状强化,实性畸胎瘤强化不均匀。
16Y/M,胸痛、胸闷;CT:前纵隔囊性占位,其内见小结节状极低密度影,CT 值约-70 Hu,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
病理:囊性成熟型畸胎瘤。
淋巴瘤
临床上以霍奇金病多见,常见于青年人;多见于前中纵隔中上部,气管旁、肺门淋巴结,两侧性;呈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软组织肿块,边缘不清,密度均匀,钙化少见,呈弥漫性、浸润性生长,包绕大血管;增强扫描轻度或中度强化。
22Y/M,前中纵隔占位,包绕大血管浸润性生长,密度欠均匀,轻度强化。
病理: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
主要位于中纵隔,支气管囊状多见于气管、主支气管、肺门支气管邻近,附于气管壁上,心包囊肿主要见于心缘旁;多为圆形或卵圆形,无分叶;壁薄而光滑整齐;密度均匀,浆液性囊肿 CT 值为 0-20 HU,粘液性囊肿 CT 值为 30-40 HU,增强扫描无强化。
30Y/M,CT:左肺下叶支气管旁类圆形占位,边界清楚,与支气管壁关系密切,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
病理:支气管囊肿。
50Y/M,左侧心缘旁(肺动脉主干与左肺静脉间隙)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无强化。
病理:心包囊肿。
神经源性肿瘤
多见于青壮年;对位于后纵隔脊柱旁,邻近椎间孔常增大,部分呈哑铃状;边缘清楚整齐,恶性者边缘不清;密度均匀,少数可见钙化和囊变;临近骨质可出现压迫性骨质破坏;增强后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17Y/F,体检发现胸部占位,左后纵隔不规则肿块,增强扫描均匀强化,与椎管相连。
病理:节细胞神经瘤
24Y/M,后纵隔占位;CT:右后纵隔类圆形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楚光滑,密度不均,冠状位及矢状位重建呈哑铃状,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病理:神经鞘瘤,局部肿瘤细胞生长活跃。
小结
纵隔占位性病变在早期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纵隔肿瘤常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对纵隔肿瘤进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来源: 影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