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月儿圆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献给爷爷一片心呀;爷爷是个老红军呀,爷爷对我亲又亲呀,我为爷爷唱歌谣呀,献给爷爷一片心呀......”这是电影《啊!摇篮》中的插曲,也是儿时第一次在脑海中对中秋节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后来渐渐长大,对中秋节的认知就更多几分,但是感觉却永远停留在了奶奶打的月饼里,印刻在家族的团聚中,纵是时光流淌,却感受日浓。
中秋,又有“仲秋”“月夕”“八月节”“八月半”“拜月节”“团圆节”等不同称谓,其中以“团圆节”最为深入人心。据史料记载,早在西周时期,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形成拜月的习俗。之所以会如此,大抵是此时为秋粮收获之际,而为了答谢神祗护佑,人们都要举行一系列祭祀仪式和庆祝活动,并将其称为“秋报”。《周礼》所称“中秋夜迎寒”即是此俗的明确记载。(周朝已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分别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直接对后世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不过,一直到唐朝建立之前,中秋的时间并不是很固定,基本都是在秋分节气前后。但由于每年秋分并不一定都能与月圆同步,试想庆祝丰收、家家团圆之时,却是一钩残月高挂天空,实在是有些煞风景!所以,唐太宗登基后,将中秋节固定为每年的八月十五,自此成俗,流传至今。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一直是光明、温柔的象征,而中秋格外分明的月亮自然而然地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寄情吟咏的对象,“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这是李太白的快意潇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张九龄的深情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东坡的美好希冀,“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这是晏同叔的孤独傲岸......静谧的秋夜,朗朗的月光,诗人们向月而立,望之生情,闲趣顿生,与月对话,更是可以增添中秋夜的雅意,中国人特有的浪漫尽见于此。
当然,文人有文人的情趣,民间亦有民间的快意。在民间,自古就有中秋节吃月饼和互相赠送月饼的习俗。不过与元宵节的元宵相类,月饼的馅料也是南北方各有所好。南方的月饼馅料多咸鲜,北方的月饼多甜甘,很难说哪一种的月饼更受大众追捧,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大抵如此。除此而外,过去京津一带尤其是北京还有八月半迎兔爷儿的习俗。“兔爷儿”本是祭月时的对象,老辈人讲究“摔旧迎新”,多少与腊月二十三祭灶相似,清朝以降则逐渐演变成了中秋孩童手中的玩意儿。而现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孩子们手机不离手,“兔爷儿”也似乎早已成为人们的遥远回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