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都说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因为只有到了那里才知道,天有多高,云有多近,人对信仰可以有多么的虔诚。千百年来,西藏一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传说和未解之谜,比如说神秘消失的象雄古国,伏藏之谜,圣山的诅咒等等。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藏传佛教高僧的虹化之谜。
虹化,在藏传佛教中,是指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死亡时,肉身会在圆寂后的几天里自动化成五颜六色的光,就像彩虹一样,进入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听起来非常的不可思议。大家别着急,听我慢慢道来。
● 1975
事情还要从1975年开始说起。
在印度与西藏的边界,有一个偏远的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思比堤。它位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脉高处。在那里可以看到屹立在荒芜山上摄人心魄的古佛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基波村,以及激流汹涌思比堤河。每当落日十分,巍然的高山,和寒气逼人的峡谷,更增添了一份荒凉冷寂的悲壮。Spiti在当地语言中是“中间地带”的意思,也强调了村落所处的位置是西藏和印度的中间。作为印度人口最稀少地区之一的思比堤,也深深地受到了藏传佛教的影响。1975年,一场地震过后,两名印度边防巡逻员被派去修整灾难中损毁的公路。在一堆废墟之中,他们挖出了一具尸骨。
而这并不是一具普通的尸骨。它只有大约一尺高,被保存得完好无损,没有任何肉体的腐坏。头部紧贴着膝盖,成打坐冥想的姿势。周身缠着一条布,从脖子绕到大腿下方。
当地人用神坛将这具干尸供奉起来,像神佛一般,每日朝拜。
藏传佛教中的上师去世之后,弟子们有时候举行特殊的仪式将尸体保存下来,作为宗教遗迹。因为在他们眼中,上师的遗体是尊贵的,神圣的。和古埃及制作木乃伊的防腐师有一些相似,藏传佛教的弟子也会将上师遗体的脏器取出,在体内塞入盐或者松香。之后将整个身体浸入融化的黄油中,再在全身上下贴上金箔。
但在思比堤发现的这具肉身佛(干尸)并没有采取任何防腐工艺。自被发现时起,就一直暴露在空气当中。神奇的是,遗体并没有出现和人腐坏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人在死后免疫系统停止了工作,微生物可以在体内自由传播。肠道内的细菌开始消化大小肠,然后顺着血管系统,扩散至肝脏和脾脏,再进入心脏和大脑。正是这些菌群导致了尸体的腐烂,分解和白骨化。这也被称为尸体现象。可这大自然的规律怎么在这尊西藏肉身佛身上就不起作用了呢?他安详地坐在那里,双唇微张,牙齿清晰可见。深邃的眼窝中,还可以看到干缩的眼球。睫毛,头发,根根可数,躯体完好无损。更重要的是这尊肉身佛,只有大约一尺高,相当于出生不久的婴儿。
2003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教授维克多.梅尔,法医人类学教授玛格丽特·考克斯,以及放射科专家布鲁诺·托内洛组成了一个科研小队,专门来到了这个海拔3280米的边境小村落,试图解开西藏肉身佛的秘密。那次科考过程还被拍成了纪录片,「西藏肉身佛」在探索频道播出。
维克多一行人用精密的仪器对肉身佛进行了检测,事实证明,并没有发现任何的防腐剂和化学物质。佛身奇怪的坐姿,让科考小队感到困惑。放射科专家布鲁诺使用数位型X光机对骨骼进行了分析。结论是,肉身佛应该在死亡之前很久就保持着这样一个脊椎弯曲,胸腔贴近大腿的独特坐姿。缠绕在他周身的带子,就是用来帮助他保持高难度的冥想姿势的冥想带。
科研小组剪下了冥想带的一角和一小撮肉身佛的头发作为样本,带回美国实验室进行了碳14定年法检测,已确定肉身佛的年龄。检测结果表明,这尊肉身佛距今已经有500年的历史了,那条冥想带也是同一年份。专家推定这尊肉身佛,应该是高僧僧伽丹增(Sangha Tenzin)的遗体。
藏传佛教中,根据修为的不同,虹化现象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虹化后,遗体渐渐缩小到大约一尺高,坚硬如铁,敲击时,还会发出嗙嗙的声音,就像是金刚不坏之身。我个人的理解,高僧僧伽丹增(Sangha Tenzin)肉身佛是不是就属于这一层次。事实上,关于肉身佛的记载还有很多,但是在文革时候,大分部西藏肉身佛都遭到了破坏或者焚烧。僧伽丹增肉身佛因为处于印度边境才幸免于难。
第二个层次被称为舍利。藏传佛教认为,高僧在圆寂时能够引导自己的灵魂,让身体回到原始的状态,也就是一道白光。肉身会在圆寂后几天自动化成光和声。最后只剩下一些头发和指甲,以及各种透明坚硬的舍利子。
第三个层次,也是极少的高修为大师才能达到的层级。人体完全虹化。五颜六色的能量从头顶释放。圆寂时,身体不断发光,形骸不断缩小,逐渐消失。「西藏生死书」中成这个过程为“虹身”(rainbow body)或“光身”(body of light),因为在身体融化时,会有光和彩虹出现。而虹化的最高成就是肉身完全化光后,光明可再次凝聚成如三岁孩子大小的彩虹身,被称作无死虹身。
知道自己即将虹化的高僧,通常会要求独自在帐篷或者房间里待七天,到第8天,整个身体就会缩小,消失,或者只留下毛发和指甲。
在有关虹化的所有记载中,最有名的案例可能就是索南朗杰的虹化了。倒并不是因为索南朗杰是藏传佛教中修为最高的高僧。而是因为目睹和口述整个事件的是一位前西藏自治区书记,张国华。
作为共产党员,张国华并不信奉任何宗教。这反而让他的口述可信度更高了。1950年,张国华被任命为西藏工委书记。次年,率部队进驻西藏拉萨。1952年,又被任命为西藏军区司令。在此期间,张国华和西藏当地很多居民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就包括高僧索南朗杰。一天,张国华接到了索南朗杰的电话,对方说自己将要远行。张国华当时以为索南朗杰是要去其他地方传授佛法,于是就想在他启程那天给他送行。可不想,当天他来到寺庙,却目睹了非常奇特的一幕。当他走近寺庙时,几十名索南朗杰围着他,安静地打坐,庙内鸦雀无声。张国华也不敢打扰,此时他看见端坐在中央的索南朗杰突然之间腾空升起。张国华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腾空的索南朗杰瞬时间又落回地面,落地时铿锵有声。就这样一升一起两次之后。在第三次腾空时,伴随着一声如打雷般的巨响,索南朗杰化作一道光影消失不见了。
在「西藏生死书」中也记载有一例虹化的案例,是高僧索南南杰(Sonam Namgyal),也是西藏生死书作者索甲仁波切的老师的父亲。书中记录说,索南南杰在临终前不久,常常去山顶打坐,仰望虚空,没有人知道他正在做什么。临终时,索南南杰说到:“我唯一的要求是,死后一个星期内不要动我的身体。”去世后,家人就把他的遗体包裹起来,放在一个小房间内,邀请喇嘛和僧人来为他诵经。但是在抬遗体的时候,大家好像注意到人高马大的索南南杰,遗体非常的轻,轻松地就能被搬进房间。在诵经第六天时,奇异的彩虹般的光充满了整个屋子。在第八天的早晨,家人准备安排葬礼事宜时,将盖布掀开,却发现里面除了指甲和头发外一无所有。
不过这两个案例都是口述或者书中的记载,肯定会有小伙伴说了,无图无真相。下面这个案例就是有照片为证的。
2011年7月23日,高僧阿秋仁波切过世。在他圆寂当时很多人都拍到了奇异的景象。
有些是天空中出现一个个扩散状的红色光斑,附文说到:“今天下午,在色达县金马广场上空,亲自感受太阳中的阿秋喇嘛仁波切!”还有的是拍到天空中刺眼的光芒。
阿秋仁波切圆寂之后,遗体也出现了明显的缩小现象。弟子们将其遗体供奉在法座之上,用法衣包裹,头上带着五佛冠。五佛冠几乎能将整个遗体罩住。但是,从阿秋仁波切生前的照片可以看出,他的身材并不瘦小。
也许虹化之谜中的五彩虹光不能简单的用有图有真相一句话,让人信服。毕竟现在别说图片,影像资料都能造假。但是虹化现象中的遗体急剧缩小,我认为还是有一定可信度的。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能不能解释这一现象呢?
在纪录片「西藏肉身佛」中,外国科考小队在带回去的头发样本中发现了超高的氮元素含量,由此推断,高僧僧伽丹增可能在圆寂之前长期绝食,因此导致内脏萎缩,同时了防止了体内细菌的滋生。这可以从一方面解释,为什么肉身佛不使用防腐工艺,却能千年不烂。然而,仍然无法解释为什么躯体,甚至骨骼会急剧缩小。另外,藏传佛教的信徒对于外国科研小队的结论显然是不买单的。他们反驳到,历史上有很多因饥饿而死亡的案例,却没有记载说,这些饿死的人是遗体不坏的。藏传佛教的修行人,也决不可能采用绝食的方式牺牲自我而成为“肉身佛”,因为自杀等同于极大的恶业。
另外,在纪录片中还提到了1981年哈佛大学医学院副教授赫伯特.本森(Herbert Benson)在西藏僧侣身上所做的一场关于拙火定的实验。赫伯特.本森的研究领域是身心医学,也就是心理因素和身体健康以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拙火定是藏传佛教密宗所修定法之一,利用类似于气功的原理修炼,以达到抵御饥饿和寒冷效果。
实验中,本森教授发现,僧侣们开始拙火定静坐之后,新陈代新,氧气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会发生惊人的变化。皮肤温度急速升高。在室内温度只有4度的寒冬里,几位被实验的僧侣把床单浸到冰水里,然后将正在滴水的湿床单裹在他们赤裸的身体上。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都会冻得瑟瑟发抖,甚至因为血压突然降低而晕厥。但是几位僧侣开始拙火定打坐之后,不到5分钟,床单开始冒蒸气,四十分钟之内,床单就完全干了。
本森教授反复试验了很多次,结果都是一样的。在被实验的僧侣中,有一位氧气消耗量减少了将近70%。呼吸次数由正常的每分钟十四次左右,减少到了每分钟五至六次。被实验的僧侣说,拙火定时,随着每一次吸气和吐气,他们感觉就像有一团火在胸腔燃烧。本森教授认为佛教的冥想打坐可能对肉体产生极大的影响。那么会不会是这种影响最终导致了虹化现象呢?
一种猜测是,高僧在圆寂时,体内可能会产生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会相互湮灭抵消,同时迸发巨大的能量,也就是虹光。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保罗·狄拉克(Paul Dirac)将量子理论和狭义相对论结合,写出电子在高速运动下的薛定谔方程,被称为狄拉克方程,这个方程预测了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物质的镜像。
物质世界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而有一定的磁性。那么反物质就是反质子,反电子和反中子组成的。反质子带负电,反电子带正电,反中子的磁性与中子正好相反。
反物质和物质水火不相容,一旦碰撞就会湮灭,并且产生巨大的能量。目前科学界已经证实了反物质的存在。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在研究宇宙射线时,发现了带正电的电子,就是反电子。
1955年,美国物理学家塞格雷(Segrè)和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通过使用粒子加速器发现了反质子。1956年,美国物理学家布鲁斯·考克(Bruce Cork)发现了反中子。反质子,反电子和反中子都被发现了,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用来生成反物质了?1995年,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成功制成了首个反物质,反氢原子。与正常的氢原子不同的是,反氢原子中间有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外面有一个带正电的电子,围绕它旋转。
那么以此类推,如果能找到,或者研发出所有东西的反物质对应物,就可以构成一个反物质世界。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是不可想象的,0.5克反物质湮灭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一颗广岛原子弹,或者3万吨TNT炸药所释放的能量。反物质来源实际上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近在咫尺。比如说香蕉都能产生反物质。研究表明它每75分钟会释放出一个正电子。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香蕉中含有少量的钾-40。
钾-40是钾的天然同位素,会在衰变过程中释放正电子。人体也包含有钾-40,那是否这意味着人体也会释放正电子。如此以来,是不是就能用反物质来尝试解释虹化现象呢?最大的硬伤是是虹化之谜中并没有出现爆炸。如果一个对应着几十公斤肉体的反物质出现,其产生的湮灭能量,别说炸毁寺庙了,发生地震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呢,说来说去。藏传佛教的虹化现象至今为止还是一个未解之谜。甚至关于它是否真的存在外界也还是争议不断。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尝试用科学解释神学,也许本身就是不科学的。
#pgc-card .pgc-card-href { text-decoration: none; outline: none; display: block; width: 100%; height: 100%; } #pgc-card .pgc-card-href:hover { text-decoration: none; } /*pc 样式*/ .pgc-card { box-sizing: border-box; height: 164px; border: 1px solid #e8e8e8;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 20px 94px 12px 180px; overflow: hidden; } .pgc-card::after { content: " "; display: block; border-left: 1px solid #e8e8e8; height: 120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76px; top: 20px; } .pgc-cover { position: absolute; width: 162px; height: 162px; top: 0; left: 0; background-size: cover; } .pgc-content { overflow: hidden; position: relative; top: 50%; -webkit-transform: translateY(-50%); transform: translateY(-50%); } .pgc-content-title { font-size: 18px; color: #222; line-height: 1; font-weight: bold;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white-space: nowrap; } .pgc-content-desc { font-size: 14px; color: #444; overflow: hidden; text-overflow: ellipsis; padding-top: 9px; overflow: hidden; line-height: 1.2em; display: -webkit-inline-box; -webkit-line-clamp: 2; -webkit-box-orient: vertical; } .pgc-content-price { font-size: 22px; color: #f85959; padding-top: 18px; line-height: 1em; } .pgc-card-buy { width: 75px; position: absolute; right: 0; top: 50px; color: #406599;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center; }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 .pgc-icon-buy { height: 23px; width: 20px; display: inline-block; background: url(https://s0.pstatp.com/pgc/v2/pgc_tpl/static/image/commodity_buy_f2b4d1a.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