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5日20时26分,我们将迎来立夏节气。许多人都说立夏意味着春季已经结束,夏季正式开始,那么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为什么被称为“立夏”?下面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一、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
立夏不代表真正入夏了。
立夏节气在谷雨之后、小满之前,时间为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前后。从天文学的角度出发,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代表了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到来;但从气候学的角度来说,连续五天日均气温稳定在22摄氏度以上才能作为夏季开始的标准,而我国只有南方的部分地区可以达到这个标准。
立夏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迎来气候学意义上的夏天,一些人体感上并不会觉得炎热,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都还处在18-20摄氏度左右,北方基本都处于仲春或暮春,只有福建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已经达到气候学上的立夏标准,即平均气温连续5天大于或等于22摄氏度。
“立”即开始,立夏是万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万物至此皆长大。在立夏这一天,民间称重、尝新、斗蛋,用此来迎接将要到来的炎热天气。风暖昼长,雨水充沛,孟夏之日正是生长旺季。
二、为什么被称为“立夏”?
这要从二十四节气的形成说起。早在战国末年,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掌握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最终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知识体系,立夏节气就此确定了。虽然古人对世界的经验认知和现代的科学标准之间有一些差距,但最终它们在时令物候紧密联系,显示出现代统计学的意义。
立夏时节,北半球因为太阳高度角的抬升,气温明显回升,昼长夜短更加明显。所以立夏之后,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迅速上升,降水仍然短缺,这些地方的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会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会造成农作物的减产。通常情况下,农民朋友会在这段时间灌水抗旱。
和华北、西北地区的干旱天气不同,立夏之后我国南方地区进入雨季,降雨量和阴雨天气明显增多,连绵的阴雨可能导致多种病害流行,比如小麦容易感染赤霉病,棉花容易感染炭疽病。为了避免大规模病害爆发,导致大面积减产,人们往往会采取增温降湿的措施,并且配合药剂,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以上就是关于“立夏就是真正入夏了吗”的相关内容,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为立夏节气之始,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七个节气,与立春、立秋、立冬并称“四立”,代表着季节的转换与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