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92年(明弘治五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他放眼望去,从加拿大的魁北克到南美洲智利,成片金黄的玉米早已在整个美洲扎根。日后,中国人不会想到,以玉米为首的一众美洲高产农作物在传入中土后,有意无意地改变了中国历史。
玉米之于美洲,就好比小麦之于西亚和欧洲、稻米之于东亚。在玛雅人的神话故事中,玉米更是被赋予神性。哥伦布在当年10月16日的日记中,描绘了费迪南岛上遍地都是被当地人称作Mahiz(玉米)的景象,因其可烤食、炒食、磨面而被赞美有加。
虽然西班牙国王对哥伦布献上的玉米并不感兴趣,但阻止不了老百姓们对玉米的喜爱。玉米就被好奇的葡萄牙人、意大利人逐渐种植开了。16世纪中期,威尼斯和土耳其进行了大量的贸易往来,玉米很可能就在那时传入土耳其,继而传到德国。因此德国一度称玉米为「土耳其谷」。
玉米传入中国同样也是在16世纪,最早的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河南《襄城县志》中称其为“玉麦”。四年后的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当时,由云南土司进贡的玉米在送入北京的途中经过河南巩县,又被《巩县志》留下记载。
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平凉府志》记载:“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炊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由此可见,玉米最早从美洲传入中国,是由丝绸之路到甘肃、经由印度缅甸到云南。
虽然西北和西南最早出现玉米,但未大规模传播。玉米在中国首次的小爆发,源于葡萄牙人在福建等东南海路的传播,随着福建移民进入江西、浙江。江南人士田艺蘅在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成书的《留青日札》中记述说:“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吾乡传得此种,多有种之者”。可知那时田艺蘅的家乡已多有农业者种植玉米。
后来“玉米”这一名源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当明末清初战乱的结束,从康熙年间开始,玉米迎接来了种植盛世。玉米沿着福建——江西的线路,进入湖广两地。在清代湖南的方志中,出现了“湖南一省半山半水……至于深山穷谷,地气较迟,全赖包谷、薯、芋、杂粮为生”、“玉蜀黍俗名玉米,荆属傍山及州田多种之”的记载。
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的浩瀚到来,玉米,也随之开始大规模挺进四川,并延伸进入四川与陕西、湖北交界的秦岭、巴山地区。乾隆时期,陕甘总督毕沅就上奏说:陕西兴安州(今安康)“从前多数荒山,后因两湖、安徽、江西、四川、河南等省民人前来开垦,数年中,骤增户口数十万。”
来作为美洲干旱地区的高产农作物,当时的产量大约是一粒种子可收获70—80粒,结果没想到玉米传入中国后,产量急剧增加,当时有 “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的记载。因此以玉米为首的土豆白薯等生长迅速、产量高的农作物迅速传播开来,推动了当时中国人口的急剧增加,是造就了“康乾盛世”的重要原因之一。
民国时期,玉米的种植继续迎来了高潮,甚至在一直被称为富庶之地的安徽、浙江等省的山地地区也“多种之”,例如在浙江遂安县“玉蜀黍……几为全邑半年之粮”。并且突破长城,进入内蒙和东北地区,最终也在中国扎根下来,成为国人餐桌上的重要主粮之一。
玉米传入中国四百多年,如今以各种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例如玉米烙、玉米汁、玉米粥、玉米饼、玉米甜点、玉米脆片等。玉米在中土世界的兴起,同时见证了人类文明交汇融合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