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清明节的寓意和象征简短(中国人为什么要过清明节?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清明时节。


《岁时百问》中写道: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作为中国人的传统祭祀节日,每到这一天,人们都会从天南海北返回家乡,祭祀先祖,以示不忘。


一年一年,谨记于心。


总有外国人在网上问:


“中国人每年孜孜不倦地祭拜祖先,真的会得到祖先的庇佑吗?”


但其实对于更多的中国人来说,祭拜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铭记。


我们不是相信鬼神灵魂,真的能予我们以庇佑。


我们只是相信,死亡隔绝得了我们拥抱的身姿,隔绝不了我们思念的深沉。


只要我们还记着他们,他们就一直在,一直在。



夫物芸芸,复归其根


国人祭祀先祖的历史由来已久,有春秋二祭。


春祭即是在清明,秋祭则在重阳。


唐代以前,北方上墓祭扫主要是在寒食节与寒衣节。


寒食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日,人们禁烟火、食冷食,祭祀祖先。


唐代诗人韩翃著名的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便是对这一日光景的描述。


唐朝及以后,寒食节逐渐式微,清明节则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愈加盛大。


宋代周密在《乾淳岁时记》中,就记载了当时人们清明祭拜的场景:


“南北山之间,车马纷然,野祭者犹多。妇人淡妆素衣,提携儿女,酒壶肴垒。”



在这一天,我们不仅要祭祀先祖,也要缅怀先烈。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一句话: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祭祀先祖,让我们时时不忘来路,不失来处,自勉自强。


缅怀先烈,则让我们刻刻铭记历史,学会敬畏,懂得珍惜。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道:“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中国人的根,便藏在这一代代延绵不绝的祭祀的香火里。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无论我们漂泊多久,只要根犹在。



安于时令,宽厚清明


俗语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时分,在每年四月份前后,处仲春和暮春之交,正是万物欣欣向荣的好时节。



春光灿烂,草木青青。


在这一天,人们除了祭祀先祖,还会踏青赏花,有许多的习俗与食俗。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


宋代宰相文彦博有诗《寒食日过龙门》: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如插柳:


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有的说是为了辟邪。


还有一种说法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



如放风筝:


待风筝飞上蓝天后,人们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食俗则如吃冷食:


在山东,人们吃鸡蛋和冷饽饽。


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


泰安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吃了眼睛明亮。


晋南人过清明时,习惯用白面蒸大馍,中间夹有核桃、枣儿、豆子,外面盘成龙形,龙身中间扎一个鸡蛋,名为“子福”。


要蒸一个很大的总“子福”,象征全家团圆幸福。


上坟时,将总“子福”献给祖灵,扫墓完毕后全家分食之。



清明最有特色的节令食物,则莫过于青团:


青团又称清明饼、艾叶粑粑等。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


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习俗也好,食俗也好,在漫长的生命里,是它们予我们以生活的仪式感。


使一个个日子变得不同的,使一年年岁月变得多姿的,便往往是在这一蔬一饭、一鼎一镬间的细致与妥帖。


安于时令,宽厚清明。

念念清明,时时当下


中国二十四节气里,既是节日,也是节气的,唯有清明。


在这一天,人们既哀悼追思先祖,也踏青游览赏春。



一面是细雨纷纷,烟柳垂泪,行人断魂,一面却是莺飞草长,欢声笑语,攘攘熙熙。


一面是庄重肃穆,一面是游乐欢愉。


看似矛盾冲突的两面,却在中国人古老的智慧里,被轻轻化解。


诚如曾国藩所说的:


“灵明无着,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即过不恋。”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祭奠逝者最好的方式,不是永远沉湎于哀痛中,而是生者过好每一个当下。


所谓清明者,清生命之理,明死亡之惑。


知死而后悟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