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使阴招害人的主角,蒙汗药在影视剧中的出镜率极高。
电视剧《甄嬛传》
《施公案》《包公案》等明清小说中也时有提及,可见蒙汗药在古代极为常见。通常的情况是,再厉害的好汉,喝了掺此药的酒后都会短时间晕迷,失去痛觉和知觉。历史上真有蒙汗药吗?有的话,只能用来麻翻人吗?
“佛教圣花”居然有毒!
正史中没有关于蒙汗药的记录,中医典籍所载与它相似的草药有三种,分别是押不庐、草乌和曼陀罗。三种草药中,与蒙汗药最符合的当属曼陀罗。查古代医书得知,唐宋时期,有人把曼陀罗花用作中药麻醉剂,不过清朝之后逐渐失传。
能做麻醉剂救人,自然能做蒙汗药害人。曼陀罗一词本是印度梵语,意思为“取悦、愉悦”,是佛教里公认的吉祥花。佛教里的西方极乐世界,天上飘着祥云,地上铺着金砖,空中不断飘落着美丽的曼陀罗花,清香淡雅,佛教子弟们无忧无虑,寿与天齐。所以佛教把这种圣花叫做“天花”,成语“天花乱坠”里的花即指此花。真实的曼陀罗,被古人称作“山茄子”“风茄儿”,属茄科植物,一年生有毒草本。它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夏季期间开白、黄花,现代人又称“洋金花”。
长得像曼陀罗花的金杯藤(来源:花朵网)
曼陀罗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果实和叶里含有生物碱,可直接入药;其花朵里含有东莨菪(làng,dàng)碱、莨菪碱和极少量的阿托品。其中东莨菪碱能抑制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的肌肉变得松弛、麻木,简言之即“蒙”;阿托品则有抑制出汗的作用,简言之即“汗”。
这就是对蒙汗药最直观的解释。曼陀罗的种植和药用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历史。东汉末年神医华佗首创的“麻沸散”,据推测即为曼陀罗花为原料。据《后汉书》载,对那些需要施行外科手术的病人,华佗先让他们服下“麻沸散”,使他们失去知觉后再进行手术。
唐宋时官府虽然不允,但南方有人私种曼陀罗,并配成蒙汗药,当作行走江湖的必备药。明朝时,长江中下游很多地方种植曼陀罗。由于成本低、制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时人用曼陀罗制作成麻药,卖给医生或药铺。
《本草纲目》关于曼陀罗花的记载 (来源:典籍网)
蒙汗药有解法吗?是否真像古装剧里一样,泼一盆凉水就能醒吗?其实,喝了渗蒙汗药的酒后,要经过两小时以上才会苏醒,不到时间泼凉水是无效的。严重者24小时后进入晕睡、痉挛,最后晕迷死亡。
关于蒙汗药的真正解法,古书记载极少。宋朝科学家沈括笔下有一种可解蒙汗药的植物,叫“坐拿草”,唐宋时期中原地区就有种植。
如此说来,《水浒传》中押解武松的公人中了蒙汗药,孙二娘让人用药灌醒,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好药居然让人得精神病!
1997年8月中旬,上海某医院收治了一位中年女病人。据家人讲,一贯温和、从不与人吵架的她当天下午来到办公室后情绪失控,先是打碎了茶杯,摔掉了文件盒,推倒了书架,把办公室的资料撒了一地。同事进去制止时,她对人家大骂,与平时判若两人。
领导叫人强行把她送到医院后,她不但对之前所为丝毫不知,还追问为什么到这里。很快,扬州、苏州等地也发生类似事件:一位母亲半夜起床给女儿煲汤、烧饭,并叫女儿起床上学,此事持续了两晚上,家人不得已把她送入医院;一位平生斯条慢理、为人和善的老人突然对社区人员大打出手,掀翻花盆,十几分钟后恢复正常,一脸茫然……
此事在当时引起广泛关注,只是当时网络不甚发达,传播不甚广。各地政府派医学人员进行研究,发现这些得暂时性精神病的患者在闹事前都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是肾结石患者,都服用过批号为970729的中药“尿石通合冲剂”。为此,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对这批中药进行检验分析后得出结论:里面混入了曼陀罗籽。
又是曼陀罗?它不是用来作麻药吗?为什么人们误服含曼陀罗籽的中药后没被麻翻反而变得兴奋呢?据研究得知,这跟服用的量有关,由于混入的曼陀罗籽量不多,所以对人体主要起到兴奋和致幻的作用,属于暂时性精神分裂症。曼陀罗与南美洲的金虎尾草相似。当地用金虎尾草来做迷信占卜或麻醉剂饮料。
服用少量,可让交感神经高度兴奋,刺激大脑细胞发生强烈的骚动,刺激脊髓神经反射系统,让人引发幻想;服用超量,就会麻醉过去,昏睡不醒。事发后,有人问,曼陀罗籽是如何混进这批中药的,不会是人为的吧?
专家调查得知,它们是无意中混进去的。原来,尿石通合冲剂的原料里有一味药叫冬葵子,它与曼陀罗籽很相似,都是绿豆大小、灰黑颜色,极难分辨。原料供货单位工作人员误把少量曼陀罗籽混入装冬葵子的口袋中,于是这才有震惊东南的精神病案。幸好混入的曼陀罗籽并不多,所以误服的患者短时间或停药后就会恢复正常。如果大量混入的话,还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事件来。
至此,真相大白,原来麻翻好汉的蒙汗药,居然让人得精神病,原由只是剂量多少不同。真可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资料来源:《水浒传》《施公案》《后汉书》《本草纲目》《中国医学史》《新民晚报》《一碗粥装得下半部历史》《法华义疏》等典籍。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