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朝晖/文
先秦古人是“席地而坐”。
很多人以为的“席地而坐”就是屁股着地/屁股着席。
其实完全不是这会事。
“坐”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
甲骨文“坐”描绘的就是“席地而坐”一一“地上铺席垫,人的膝盖到脚背接触席垫,屁股和大腿紧靠在小腿上”。
后来,“坐”扩展引申为“屁股有依托的所有姿势”。
今天,我从说文解字角度对古籍中常提到的三种“坐姿”进行了思考,发现很多人(包括专家)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误解。
一、关于“跪坐”
“危”是“跪”的古字,有个成语叫“正襟危坐”讲的就是“跪坐”。
上述对“正襟危坐”的解释显然脱离了历史背景。
西汉及以前,坐姿仍然是“膝盖到脚背接触席垫,屁股和大腿紧靠在小腿上”。这种坐姿在礼仪上要求“双膝并拢,下裳遮腿,抬头挺胸”一一这才是“正襟危坐”。
那么,怎么理解“危”与这种坐姿的关系?
“危”的字源演化如下图所示,我对“人立悬崖为危”持否定态度。
个人理解,“危”的本义其实是与古代战争有关,表意的是“盾牌兵的防御和观察”。
射箭与射击有本质不同:
射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靠“三点成一线”瞄准射击,因为子弹速度快,弹道大体呈直线;
射箭通常睁双眼,综合考虑距离、风速等,然后根据经验向斜上方射箭,轨迹明显呈抛物线。
所以,防御敌方箭矢攻击不仅要防前面还要防上面(“危”中之“厂”),当攻击停歇时,持盾者的身体仍然曲缩在盾牌之下(“危”中之“⺋”),但要把头伸出盾牌外进行观察(“危”中之“⺈”)。探头观察是为了发现敌方威胁,探头观察又让自己面临风险一一这才是“危”的本义。
现代防暴警察防御暴徒的抛掷物攻击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只不过不再需要冒险探头,因为盾牌上设计有可视窗。
“危”本来是“人从盾牌后直起腰、抬起头“的样子,后来被引申为“膝盖着地、昂首挺胸”的形象。再后来,加“足”造“跪”来专门表达此义。
所以,“跪”可以写成“危”,但“危”并不都能写成“跪”,即“危”>“跪”。
(我用“>”表意“包含”关系,下文同)
上图左,由于屁股没有依托,只能叫“跪”/“跪立”。
上图右,由于屁股有依托,所以叫“跪坐”。
二、关于“跽坐”
很多人(包括曾经的我)将“跽坐”=“跪坐”,这是绝对错误的。
“忌”是“跽”的古字,其字源演化如下图。
《说文》将“忌”的本义释为“憎恶”可能是误会。
“忌”的本义是“怀着孝顺之心/尊崇之心/诚敬之心/畏惧之心等,给对方所行的一种礼”一一在“跪坐”的基础上,将上身下伏靠在大腿之上,整个身体姿势折叠成“己”字型一一这才是“忌”的本义。
所以,“忌”是非常隆重的“行大礼”。后来加“足”造“跽”专门表达此义。
在网络上搜到一张图,对于理解“跽”非常有帮助。
后来,“跽”也用于指“屈膝弯腰弓身的姿态”,比如《鸿门宴》中,当樊哙突然闯入时“项王按剑而跽曰”,这里的“跽”描述的应是“屁股抬起、上身前弓、欲起未起的戒备之状”。
再后来“忌”被误解为“心的扭曲”,才有了“憎恶”之说。
同样的,“忌”>“跽”。
三、关于“踞坐”
现代字典对“踞坐”的解释是“两脚掌和屁股着地,两膝高耸”。
“居”是“踞”的古字,其字源演化如图所示。
有人认为“居”是从“人”从“(倒)子”,即“女人分娩”。
我认为“居”是从“人”从“古”。
我曾经解读过“古”是“杵臼之交”,所以“居”应释为“人的杵臼之交”。
但是,无论是“分娩”还是“交合”,人的两腿(膝)都是外张的,所以“居”想表达的是“双腿岔开”之坐姿,后来另加“足”造“踞”专门表此义。
个人认为下图中坐姿均可称为“踞坐”。
那么,古人为何会认为“踞坐”是极其无礼之举?
原因很简单,先秦以前的人们,下裳之内是不穿闭裆裤的,将双腿外张而坐是很容易走光的,所以才要求“正襟危坐”。
所以,古人才将“踞坐”视为大不敬,认为其傲慢粗俗无礼,而这样的人被称为“倨”一一倨傲。荆柯刺秦王失败后“箕踞以骂”,就是将两腿岔开呈簸箕状坐着开骂。
后来,“居”又由“人的杵臼之交”引申为“繁衍之所”。
同样的,“居”>“踞”。
以上就是我对“危/跪”、“忌/跽”和“居/踞”的思考,小结如下:
1.“危/跪”是礼制规范的坐姿一一屁股坐于脚后根上、上身保持正直或微向前倾,后来也指屁股不依托脚后根的姿态。“危/跪”强调的是腰板直挺。
2.“居/踞”是傲慢无礼的坐姿一一强调的是双腿岔开着。
3.“忌/跽”是在跪坐基础上的行礼一一上身下伏或下弯,后来也指屈膝弓身的姿态。“忌/跽”强调的是腰部弯曲,小腿、大腿、上身三者之间呈“己”字形(或称“Z”字形)。
这是今天的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