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嘴 大嘴读史
“白马非马”是我国古代一个非常著名的哲学命题。
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个命题是公孙龙提出来的。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赵国人,曾经做过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是名家的代表人物,“白马非马”的说法记载在《公孙龙子》中。
在《公孙龙子·白马论》中,“白马非马”最核心的记述是这样几句话——
“白马非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名形也。故曰:“白马非马。”
但是,大嘴在阅读有关稷下学宫的资料时,发现提出“白马非马”的另有其人。
在《韩非子·外诸说左上》中,有这样一段话——
儿说,宋人,善辩者也,持“白马非马也”服齐稷下之辩者。乘白马而过关,则顾白马之赋。故籍之虚辞则能胜一国,考实按形不能谩于一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儿说是宋国人,是个善于辩说的学者。他曾经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说服了稷下的辩说家们。他有一次骑着白马过关卡,还是缴纳了马税。所以,凭借虚浮言辞,他可以压倒一个国家;考察实际情形,他连一个人也欺骗不了。
儿说是著名的稷下先生之一,也是名家的学者,善于诡辩,还有一个“齐貌辩”的外号。
那么,到底是谁先提出了“白马非马”?
首先,这两个人肯定不是同一个人,公孙龙是赵国人,儿说是宋国人。
其次,从公孙龙和儿说两个人所处的年代分析,公孙龙生于公元前321年前后,卒于公元前250年左右,而儿说的生卒没有具体的记载,只知道他是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而稷下学宫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创建在公元前350年前后,可以判断儿说所处的时期比公孙龙略早。
再次,儿说和公孙龙都是名家的代表人物,在理论上存在继承和完善的痕迹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大嘴有这样的猜测,儿说最早提出了“白马非马”的理论,但在表达上尚不完整,而且没有留下具体论述的文字记载。之后,公孙龙将这个理论完善,并详细地记述下来形成文字。
另外还要说一下,历史上还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公孙龙。
“白马非马”的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的名家学者,另一个公孙龙生活在春秋时期,是孔子72弟子之一,属于儒家。名家的公孙龙字子秉,孔子的徒弟字子平。
关于“白马非马”,最精辟的理解来自武侠小说家古龙。
古龙在散文集《谁来跟我干杯》中写道:白马非马,女朋友不是朋友。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