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中求
导读:植物大多死于浇太多水,企业大多死于过分地“加油”,幸福的提升受制于过多占有。
“我们吃的是什么?时常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将回答说,凡是地球上可吃的东西,我们都吃。出于爱好,我们也吃蟹;出于必要,我们也吃树皮草根。经济上的必要,乃为我们的新食品发明之母,我们的人口太繁密,而饥荒太普遍,致令我们不得不吃手指所能夹持的任何东西。”林语堂在《中国人的饮食》中如此描述中国人的吃,难怪中国人与人相见时,习惯问“你吃了吗?”
实际上,全球均如此,在生产力欠发达的时期,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把“吃”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在经济学上,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成为衡量家庭、地区和国家经济状况非常重要的指标,即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即多半收入用来购买食物,显然处于贫困阶段;在50%~59%之间,即为温饱阶段;在40%~50%之间为小康水平;在30%~40%之间,处于富裕水平;低于30%,那就是非常富裕了。
▼改革开放前,我国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是57.5%和67.7%,显然全中国基本陷于贫困。
▼2016年第2期的《时事报告》杂志中《6.9%的经济增速怎么看》一文,表述2015年中国的恩格尔系数为30.6%,从平均值可以看出,中国基本富裕起来了。
▼近期,北京电视台的《财经早报》栏目指出,2018年北京市的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20%和23.8%。以此看出,首都人民普遍富裕起来了。
那么,以恩格尔系数来评估家庭、地区和国家的富裕程度(在此暂不考虑贫富差距问题),还有现实意义吗?
生活中,很多真正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其食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们注重的是和什么人一起吃饭、吃饭场地的风景如何、餐室内部陈设怎样、佐餐的音乐是什么,等等。这一群体的饭桌上,一瓶年份茅台的价格就可能超出餐费,甚至超过一些工薪阶层的月薪。
从这个角度看,是不是该提出“恩格尔系数2.0”呢?
笔者认为的“恩格尔系数2.0”,是指物质消费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以此作为衡量家庭、地区和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也就是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决定了其经济收入的高低和生活品质的优劣。生产力正以加速度不断提高,现在运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在不久的将来会被人视为“古老的算盘”;当今一流医院的外科手术方案很快会显得有些“野蛮”……
如果不考虑人们因未来生活不可测产生忧虑,从而刻意囤积物质财富的话,一个人生存所需的物质财富是一定的,超出的那部分不过是在满足贪欲。
过去,人们高度关注吃,如今因健康的需要和科学养生意识的提高,逐渐对吃有所克制;关于住房,若过于宽敞,只能给自己带来收拾、整理的负担;汽车更可能被一些人放弃购买,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会使无人驾驶汽车得到普及,根本不需要每人都拥有汽车;穿着也并不一定会倾向穿金带银,衣服太多会增加收纳负担。
中国有一个词叫“过错”,过了就错了。“过错”一词特别适用于人们对待物质生活、物质消费和物质占有上。
因此,追求精神的满足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需求,收入更大比例地用于与精神相关的消费。在一个家庭的收入中,物质支出所占的比例越小,这个家庭越富裕;精神层面的消费所占的比例越大,人们的生活品质越高。
对于物质消费,因为人们不需要,所以“恩格尔系数2.0”的比例数必然低。当然,真正指标化还是很复杂的,尤其要给“恩格尔系数2.0”加一个算法更不易。因为,界定精神生活的消费没那么容易,甚至从目前来看,更多的非物质消费还是附着在物质消费上的。
还有因生活理念的不同,有些人的物质消费、精神消费都低,但精神境界很高,以至于无法以恩格尔系数2.0来评判。
1970年,不丹国王率先提出了很接近“恩格尔系数2.0”的“国民幸福指数”概念。不丹的旅游业年收入仅300万美元,却始终限制入境旅游者的总人数,对入境游客每人每天特别征收200美元的旅游费。不丹全国彻底禁止使用塑料袋、禁止吸烟。
“国民幸福指数”解释了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不丹国王就此进一步提出了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等国民幸福指数的四级指标。
“国民幸福指数”的公式为“国民幸福指数=生产总值指数×a%+社会健康指数×b%+社会福利指数×c%+社会文明指数×d%+生态环境指数×e%”。
其中a、b、c、d、e分别表示生产总值指数、社会健康指数、社会福利指数、社会文明指数和生态环境指数所占的权数,具体权重的大小取决于政府所要实现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必须说明的是,本文提出“恩格尔系数2.0”根本算不上研究,只是基于经济、社会、哲学的一种思考。但在当今时代提出这些是必要的,植物大多死于浇太多水,企业大多死于过分地“加油”,幸福的提升受制于过多占有。原本就不需要的东西,再好也是垃圾。
“无论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鲁迅在《看镜有感》中描写的时代,已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