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尺蠖效应是什么意思(【家乡的有趣动物——尺蠖】)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一定见到过尺蠖(chǐ huò)这种虫子,它们一般有树皮一样的颜色,趴在灰白色的树皮上,有时甚至很难看到其存在。尺蠖身体细长,行走时身子一屈一伸,像人在用手丈量距离,故名“尺蠖”。其身体屈起时像拱桥,故又称“造桥虫”。

尺蠖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尺蛾科昆虫幼虫的统称,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其种类很多,全世界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43种,常见的有茶尺蠖、桑尺蠖、梨尺蠖等。它们属于害虫,危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食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光秃现象,使枝条干枯,严重影响树木当年的生长,反复受害的植株会死亡。

尺蠖一般一年发生3代,个别年份发生4代,以蛹在土中或树皮缝隙间越冬。4月中旬成虫开始出现并产卵。成虫多于傍晚羽化,羽化当天即可交尾,夜间产卵,卵产于树木的嫩梢或叶片、叶柄和小枝等处,以树冠南面较多,每处1至2粒,少数也可达成百上千粒。成虫趋光性弱,白天隐伏于树丛中,受惊时作短距离飞行。

有一种“尺蠖效应”的说法,即尺蠖行动时一会儿收缩,一会儿放直,可是无论收与放都只朝着一个方向,那就是爽了利益共同体而坑了普通老百姓的方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过去宏观调控房地产的政策,收也好,放也好,收收放放中,产生的结果就是“尺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