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是指谁(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要不是慈禧阻拦,他就杀到日本本土了)

在中华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近代有一段我们不愿忘却的回忆——那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清朝末年至新中国成立,多少有识之士、多少革命先烈、多少普通百姓的血肉之躯才换回了这不易的胜利。

风起于浮萍之末,其实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时,当时清廷的许多朝臣提出过救国之策,其中有一人提出的策略只差最后一步,他上书给清廷,认为日本"倭兵少财乏,持久足以困之",当时的日本弹丸之地缺少足够的物资储备,倾举国之力侵入中国,国内必定空虚,国内普通民众生活困顿,难以为继。

如果此时能进攻日本国内,必定是釜底抽薪,让侵华的日军不得不返国支援,返程的日军师老兵疲,本土作战又会进一步影响国内生产及物资供给。这可谓是一个良计,那么如此良计是何人提出的呢?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宋育仁,1857年生于四川富顺,卒于1931年,日本侵华战争抗战开始的一年。他是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重庆维新运动倡导者,被誉为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时人称誉"谈新政最早,治经术最深,著作等身,名满天下"。

宋育仁1886年中进士,随后授官翰林院庶吉士。潜心研究五年后,他完成了《时务论》的撰写,其内完备的阐述了维新变法的主张。复三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在国外着重学习了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

回国后,负责主持四川的商务工作,掌管商务局,参加维新组织"强学会",主讲"中国自强之学",在职期间积极兴办各种实业经济。但因对商务事务并不熟悉,也闹出过"用煤提炼煤油"的笑话。在重庆囤积大宗煤炭,甚至致使当地百姓用煤紧张,险些因此激起过民变。

由此可见,人无完人,宋育仁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却并不知悉理化的奥秘。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宋育仁一心想着救国,在国外积极谋略,但当时清廷已决定采取绥靖政策,宋育仁此举被他当时的上司清廷驻英公使龚照瑗报回国内后,慈禧认为"妄生事端",紧急召其回国

宋育仁功亏一篑,在归国途中写下《借筹记》,详细记录了筹谋的事情。一年后,清廷投降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当时社会半殖民化。

战后清廷本想处置宋育仁,但宋育仁在谋划时获取了众多朝廷重臣及国外人士,此事牵扯甚广而影响颇大。最终宋育仁未被深究,只是由出使外国时赏赐的二品顶戴降回四品原职,仍供职于翰林院。此时的宋育仁,虽然也深感壮志未酬,还是仍积极活跃在政治舞台。直到四年后另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

1898年,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百日维新失败。宋育仁的政治主张和同道好友葬送于此。此事对他的打击甚大,他因此慢慢退出了政治舞台。从此以后,著书立说,不问世事。

时至今日,提到历史上"著名的遗憾"、战争中出奇制胜的战术,宋育仁在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之初的谋划仍会被列举,那么,他到底当时准备怎么奇袭日本呢?

奇思妙想

时至今日,我们无法知晓宋育仁当日的谋划如果顺利执行下去是否真的能够成功,能够挽回当时业已腐败的清廷,能够给当时的普通百姓多一份安宁,但我们能够知道的是,如果当时的清廷能团结众多有识之士,有抗击的决心,历史的进程一定会大不一样。

宋育仁当时的具体举措其实是以公使身份贷款购买英国的军舰,招募澳大利亚的水兵,趁日军侵华之际攻打日本国内,围魏救赵。

他当时报批清廷;获取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支持;积极与外国人士协商,备齐了枪支弹药与参战的水军,物色了前北洋水师总教习、英国海军军官琅威理统领,进攻时假托这支水军是护航商队。

日本当时国力并不强盛,只能"以战养战"。对于日方来说,一旦战争不能迅速胜利,必定会引起国内民众的反弹,外忧内患之下,清廷便能直接脱困。

至于其中需要支付的费用,与其在战败后把这笔钱赔给入侵国,不如用来抵御外侵。毕竟一旦战败,处于劣势地位的清廷,只能对日本听之任之,而如果提前向西方国家购买武器、雇佣军队,还尚且能处于平等的地位,有商讨的余地。

事后看来,这支武装水军其实未必能顺利达成所愿。当时的西方列强本就将矛头指向清廷,不断战败的清廷才更好剥削。

然而正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清廷正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保守政策,一次又一次被不战而败,才使得在晚期战争中全线失败,国力不断衰退,最终走向灭亡。如果清廷能倾尽全力去支持这次反击,也未偿不会成功。这一设想较之一战时期协约国计划登陆德国本土作战早了二十年。

怀古论今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记住历史的教训才能更好的前行。守土有责,是每个人都应担负的责任。"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城门",当时的清廷没有做到守护一方领土的责任,最终这个封建王朝溃败如蚁穴。

宋育仁的一生,年少时寒窗苦读,进士及第;"修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随后在清廷任职,不断学习西方思想;在兵荒马乱、风雨飘摇之际,四处奔波,以期救国;最终理想破灭,沉迷学术,留下了思维的火花,照亮后人。

他的一生看似传奇,实则坎坷不断。他的奇思妙想未被采纳,已慢慢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只会在后世点评中作为轶闻被提及。然而对于宋育仁来说,终身不断的追索,不断的研习学问,终究也使他在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中拥有了立足之地。

而也正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人不断的探索,终究使得星星之火得以燎原,新式思维与旧式思维相撞,我们迎来了新的时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