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朱德的资料(敦化林区检察院知识课堂——党史重要人物:朱德)

人物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汉族,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度大如海胸襟满,志如钢铁利刃寒。红军之父有谁人?元戎英名青史传。”诗句中这位“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的红军之父正是朱德。

在中国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身经百战,表现出超人的革命胆略和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他与一众领导人一起,引领着人民军队走过坎坷,走向辉煌。

《孙子兵法》里曾经总结过“为将五德”:“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这也是朱德元帅的为将之德,并成为人民军队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


“人民的光荣”——毛泽东对朱德的评价

01.朱德万里找党

1922年初朱德离开云南返回四川,6月抵达上海,准备与孙炳文会合后出国留学。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德从报纸上了解到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蓬勃兴起,产生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

7月,朱德抵达北京与孙炳文会合,在无缘得见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情况下,朱德回上海寻访陈独秀也遭到了拒绝。朱德曾形容自己那时的境况是“一只脚站在旧秩序中,另一只脚却无法在新秩序中找到立足之地”。

在此期间朱德拜会了孙中山,谢绝了孙中山“赴桂重整滇军,攻打广东军阀陈炯明”的提议,于1922年9月乘坐法国邮轮安吉尔斯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欧洲,寻求救国真理。

经过40多天航行,朱德不远万里来到法国马赛。不久他在巴黎得知周恩来和中国旅欧支部的存在,立即奔赴柏林。在柏林,他见到了中共旅欧支部负责人周恩来,非常诚恳的向周恩来讲述了自己的革命经历,提出了入党申请。

他说:“两年也好,三年也好,我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只要同意我入党,派我做什么都行。”1922年11月,在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下,朱德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年36岁。

02.“八一”斗敌巧设宴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产党员,朱德也被逐出了南昌。不久,朱德又神秘回到南昌,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决定在八月一日举行。

7月31日晚,朱德举办宴会,宴请南昌团以上的军官。团长们接到朱德的请帖,都应邀出席。在宴席上,朱德十分从容,热情地向团长们亲自夹菜,敬酒。团长们个个笑容满面,一边吃菜,一边喝酒、聊天、划拳,都很高兴。时间过的很快,朱德一看表,九点多了。外边的情况很紧张,起义时间马上就到。

朱德看到军官们已经吃喝得差不多了,就站起身来大声说道:“时间还早,大家都要尽兴,再去打几圈吧!”一听要打牌,军官们都兴高采烈。

为了稳住这些军官,朱德在牌桌上还有意输了不少钱。牌兴正浓时,只见一个营长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说他接到命令,要他解除自己队伍的武装。军官们一听,有点莫名其妙,不知如何是好。客厅里鸦雀无声,空气骤然紧张起来。此时,朱德从容地站了起来,对大家笑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现在什么谣言没有?不要大惊小怪,打牌,打牌!” 一个团长把椅子一推,站起来将信将疑地说:“也许是谣言,可是,我也听说今晚上可能要出事,还是回去看看吧!” 一些军官走了,朱德也不好阻拦,有几个牌迷还留下来继续玩。朱德陪了一会儿,假装输了钱有些不高兴,说:“今晚手气不好,不打了。”朱德急忙跑到起义指挥部,告诉贺龙起义的消息已经走漏了。原来是一个副营长叛变了。

情况紧急万分,指挥部当机立断,下达了提前两小时起义的命令。只听寂静的南昌夜空一声枪响,接着是嘹亮的冲锋号声,起义部队像潮水一般冲向敌人。起义十分顺利,经过4个小时的战斗,宣告成功,南昌城头飘扬起胜利的红旗。后来,八月一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03.天心圩定军心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纷纷调兵遣将,“讨伐”起义军。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经历了伤亡惨重的三河坝战役和主力部队在潮汕的失败之后,起义军内部出现了混乱和动摇。一些人离队了;一些留下来的人又在散布失败情绪,甚至要求解散部队。

南昌起义留下的这点革命火种,随时有熄灭的可能。危急关头,朱德挺身而出,勇担重任。他在天心圩整顿部队,召开军人大会,说明革命形势和任务,指出“最后胜利一定是我们的”,鼓舞革命将士的情绪,坚定他们继续革命的信心。朱德说:“同志们,要革命的跟我走,不革命的可以回家!不勉强!”

他充满信心地告诉将士们:“大家要把革命前途看清楚。1927年的中国革命,好比1905年的俄国革命。俄国在1905年革命失败后,是黑暗的,但黑暗是暂时的。到了1917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中国革命现在失败了,也是黑暗的,但黑暗也是暂时的。中国也会有个‘1917年’的。只要保存实力,革命就有办法。你们应该相信这一点。”

借用俄国1905年和1917年革命的例子,朱德给将士们展望了光明的前景:暂时的黑暗终将过去,革命的胜利一定会到来。 在当时混乱的局面下,朱德的这番讲话和态度,无疑给起义队伍撑起了擎天之柱,安下了定海神针。

在朱德坚强革命意志和坚定胜利信心的感召下,通过整顿和改编,起义队伍中的思想混乱、人心涣散局面得以扭转,革命的精华保留下来,队伍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更加强大了。

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想到:在这个800人的队伍里,走出了朱德、林彪、陈毅三位元帅和大将粟裕。

04.21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

朱德曾说:“共产主义者应当是没有私心的人。”这是朱德严格律己的基本准则,更是他贯彻共产主义信仰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大家作出了表率。这位名列新中国十大元帅之首的开国功臣,从不居功自傲,自始至终都对自己严格要求。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他坚决不要元帅工资,直至他去世的21年间,从未领过元帅的工资。跟随朱德多年的秘书郭仁后来回忆说:“朱德委员长(1959年朱德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从来没有拿过元帅的工资,委员长逝世后大家才知道这件事。”

在生活上,朱德一直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尤其是在担任中央重要领导职务后,每顿饭也都是三菜一汤,三盘菜是两素一荤。即便是这样简单的“特灶”也只有他一个人才能吃到,而他的夫人康克清一般都是在普通食堂里吃饭。按照当时的伙食标准,这仅仅是一个中层干部的水平。只有到了节假日,孩子们回到家后,全家人才在一起吃饭,但也只是一些家常便饭而已。早上洗脸也舍不得多放水,朱德总是对服务人员说:“要注意节约,节约一滴水、一分钱。自来水不是自来的,不能浪费。有钱不能乱花,要支援国家建设。”

平时,朱德穿的都是旧衣服,破了补上补丁继续穿。连床上的被褥和床单都是打着补丁用了二三十年的,子女们和工作人员要给他换新的时,他总会说:“衣服被子只要整齐干净就好,补补能穿能盖,何必买新的?给国家节约一寸布也是好的。这比战争年代好多了,那时一件衣服要穿多少年!”

朱德生前不止一次讲过:“我只有两万元存款,这笔钱不要动用,不要分给孩子们,作为我的党费交给组织。”他还曾对孙辈们说:“我是无产阶级,我所用的东西都是公家的,我死后一律上交国家。我最珍贵的是屋里那张毛主席像,可以留给你们;我读过的书,你们可以拿去读。”

朱德一生胸怀救国之韬略、心念民众之福祉,时时处处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