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是一种落叶小乔木,花可以观赏,果实多汁,可生食或制桃脯、罐头等,核仁也可以食用。中国是桃树的故乡,桃树的栽培历史至少有3000多年了。
一个多世纪以来,现当代考古学家在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六七千年前的野生桃核;在河南郑州二里岗青铜时代遗址中,也发掘出数量极多的野生桃核;特别是在河北藁城县台西村商代遗址中发掘出外形完整的两枚桃核和六枚桃仁。经鉴定,它们和今天栽培的桃完全相同。出土文物印证了古籍记载,确证中国是桃树的起源地。
中国人利用和种植桃树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五百多年前,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有记载。《诗经·大雅》篇就有吟咏桃的诗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卫风》中的“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逃之夭夭,灼灼其华”,后来便成了成语,表示相互赠答,礼尚往来,至今仍经常为人引用。《诗经·魏风》中则有“园有桃,其实之淆”的句子。
《魏风》所指系今日黄河以北以及山西广大地区,园中种桃,自然是人工栽培的,植桃为园,则表明已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其他古籍如《管子》、《尚书》、《韩非子》、《山海经》、《吕氏春秋》等都有关于桃树的记载,表明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都已遍植桃树。《礼记》中还说当时已把桃列为祭祀神仙的五果(李、梅、杏、枣)之一。
在传说中,桃子是神仙吃的果实。吃了头等大桃,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吃了二等中桃,可“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吃了三等小桃子,也可以“成仙得道,体健身轻”。正因为此,桃子被称为“仙桃”、“寿桃”。在《西游记》里,天宫里的王母娘娘做寿时,就曾设蟠桃盛会招待群仙。
古人对桃十分看重,认为“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终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见《神农经》),所以在祭祀大典上是少不了桃的。君王赏赐有功臣属,桃也是很上等的。臣下为得此殊荣甚至以命相搏。《晏子春秋》就载有“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更把人们带入了一个令人神往的天地。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写过一首《桃花行》:“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黄花瘦;……”全诗哀怨凄楚,宝玉看了,不觉滚下泪来,于是大家商量成立了“桃花诗社”。
人们爱吃桃子,不仅因为其味道甘美,还由于它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百克鲜桃果肉中,含糖7克,蛋白质0.8克,脂肪0.1克,粗纤维4.l克,钙8毫克,磷20毫克,铁1毫克,胡萝卜素0.01毫克,维生素B1 0.01毫克,维生素B2 0.02毫克,烟酸(维生素PP)0.7毫克,维生素C6毫克。由于桃果含铁量较其它水果高,对贫血症的预防有明显作用。
中医认为,桃子味辛酸,性甘热,有“益颜色,解劳热”的功效,对肺病患者有益。而色绿未熟的生桃,具有生津止血、敛汗等效,入药可治盗汗、呕吐、妇女妊娠下血等症。桃仁中含有苦杏仁甙、乳糖酶、脂肪油、挥发油等物质,入药可治咳痰多、跌打损伤,瘀血经痛、积聚腹痛、血燥便秘及阑尾炎等症。桃子营养益人,但亦不可多食。古书《群芳谱》载:“多食令人有热,能发丹石毒。生桃尤不宜多食,有损无益。”古人的经验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这些禁忌喜食桃子者一定要记住,切不可贪吃美味而伤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