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四川泸定县发生了6.8级地震,一时间震情牵动了全国亿万同胞的心,这次地震震中位于海螺沟所在的磨西镇,历史竟是惊人地巧合,在236年前的1786年6月1日这一天,同样在磨西镇,还发生过一次大地震,那次的震级为更加恐怖的7.5级。
那次大地震使泸定、汉源发生了巨大山崩,堵塞大渡河达9天9夜,导致河水暴涨,甚至漫到了今天要说的这座著名的铁索桥泸定桥的桥面。
泸定桥,一条见证历史的老桥。
泸定桥横跨大渡河,自古以来就是四川入藏的重要的通道,史上有名的飞夺泸定桥就发生在这里。
泸定桥诞生于300年前的清康熙年间。在那个冷兵器时代,在水大浪急的大渡河上修建这样一座铁索桥,现在看来真是一个传奇,因为即使是现代最先进的粤港澳大桥的使用寿命也不过120年,而泸定桥历经数百年岁月侵蚀,承受了7.5级大地震的冲击,仍然稳如泰山。
屹立300余年而不倒的泸定桥是怎样炼成的?
清康熙年间,随着川西贸易通道的开通,康定成为边贸重镇,川滇大量的油、盐、布匹都要通过这里,转运西藏、尼泊尔、印度,泸定成为咽喉之地,但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悬崖峭壁,货物运输只能用溜索和渡船,效率低下,不但影响贸易,更影响戍边军队调动。
1705年,康熙帝下决心在大渡河上建桥,尝试过建木桥、石桥,但很快被喘急的大渡河冲垮,后来有人提议建一座铁索桥,泸定虽然没有铁器生产,但距离泸定一百公里外的荥经不但有铁资源,而且还有炭火锻造作坊,康熙遂下旨修建泸定铁索桥。
铁索桥最核心的部分是铁索,而组成铁索的铁环才是桥的生命。为了保证质量,当时的四川提督岳升龙下令,所有工匠在制作铁环时,都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出现问题,终生追责,而且当时的工程监工也非常严厉,若有差池,轻者一百大板,重者丧命。
铁索桥的铁链做完了,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如何将重达几十吨的铁链在两岸拉起,最初的时候尝试过用船运送,但还没等到对岸,沉重的铁链就把船拉翻入水,据说还是一个云游路过此地的道士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这就是索渡。
索渡就是用长绳索先系于两岸,一边高、一边低,每根绳索上穿上10数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较低的一岸拉动之前拴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就很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这其实就和穿针引线的道理差不多。
桥梁两端铁链的固定也是重要环节。工匠先用大块长条石,在桥两端修了非常坚固的桥头,为了固定锁链,在两个桥头各挖一个落井,在井底用生铁烧铸成桩,横向摆放的为卧龙桩,纵向的为地龙桩,然后再将铁链与龙桩连接、拉直、锁死,这就是固定铁链的锚地,和现代斜拉式大桥的桥头堡是一个原理。
铁索桥骨架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简单了,在九根铁链上铺满木板,形成桥面,铁索桥就完工了。工匠们还在桥的两头修建了桥头亭,一是保证了桥头铁制部件不被雨水浸湿发生氧化,二是让铁索桥看着更有韵味。
康熙皇帝亲自为铁索桥起了“泸定桥”的名字,名字有“泸水”和“平定”两层意思,因为那时候当地百姓喜欢把大渡河称为泸水,再加上平定了打箭炉之乱,就取了泸定之名。1913年泸定因桥设县。
泸定桥从开工到结束,只用了一年时间。桥梁长103米,有13根铁链,9根做底链,4根分两侧做扶手,每根铁链由几百个铁环组成,共有12164个铁环,泸定桥总重40余吨,其中铁链重量达21吨,每根铁链重达1.6吨。
泸
三百年前的清朝,这座铁索桥已经足够结实,但按现代的眼光看,因为受到原料材质和加工能力的限制,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结实,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断裂事故。
据《泸定桥三百年大事记》记载,清乾隆六年四月桥索被大风吹断4根;1919年6月,泸定桥地区遭遇风灾,3根底链断坠河中;1970年6月2日,某部拉练到泸定桥参观,因步伐整齐产生共振,7号底链发生断落;1975年4月6日,驻藏80名退伍兵参观泸定桥,底链3根发生断裂,桥面倾斜四十五度。
建桥不易,维修更重要。泸定桥建成三百年以来,几乎是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铁工匠们要经常用小锤逐个敲打铁环,有问题就换,今天我们看到的铁环,除了两侧桥头少数带有印记的还是原装货,其它的基本都换了一遍以上。
现在泸定桥上面的铁链,还是几十年前由重庆一家街道铁加工厂锻造,据说当时找了很多大厂都无法解决铁环易断的难题,还是这个街道小厂采用了一种铁合金新材料才满足了要求,经拉力试验,铁环的拉力达二三十吨。
如今三百多年过去了,泸定桥仍然横跨在大渡河上,这座老桥已结束了作为交通要道的使命,现在已成为国内闻名的风景区,铁索桥只走游人,1961年,泸定桥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