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亦作“芦沟桥”、“永定桥”,因跨越芦沟(今永定河)而得名。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金章宗开工兴建卢沟桥,明昌三年(1192年)竣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9.3米,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它是旧时北京向西南方向的最主要通道。
凡亲临此桥者,无不赞叹其宏伟、古朴和美丽。高超的工艺、恢宏的布局、精美的雕刻,成就了一处传奇性的建筑。
1. 结构与工艺
卢沟桥有10座桥墩、11个桥拱,采用框式纵连式砌拱,拱券的跨径与桥墩的距离一致,由桥的两端逐渐向桥中心增大。桥拱矢跨比率约为1:3.5 ,这使得桥的造型更加美观、桥面较为平缓而实用,但同时增大了建造的难度。
桥身全部用坚固的花岗岩建成,关键部位由银锭铁榫连接。桥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为流线型的分水尖,以减少水流对桥孔的压力。每个分水尖上安置一根边长26厘米的三角铁柱(俗称“斩龙剑”),用以迎击洪水和冰块,保护桥墩和桥身。
金朝工匠以“铁柱穿石”的方法固定桥基,而不是常用的“插柏为基”。文物考古专家和桥梁专家对此感到非常兴奋,因为这是世人前所未见的创新。
实地测量显示,八百多年来,卢沟桥的10个桥墩沉陷幅度最大未超过12厘米,足见桥基之坚固。上世纪70年代,曾有载重429吨的大型平板车从桥上安然通过,而附近的现代公路却无法承受。
2. 石狮子
卢沟桥的两端一对华表,昭示桥之尊贵。踏上长桥,一幅华美的石雕画卷展现在眼前:两侧的石护栏共有281根望柱,望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许多石狮,它们大小不一、千姿百态、呼之欲出。
长久以来,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是为何?原来,大狮子容易数清,在大狮子身上,还雕刻了许多小狮子,最小的才几厘米。它们或隐或现,似乎在和人捉迷藏,实在不易察觉。
据统计,卢沟桥总计有501只石狮。这些石狮大多为明清时期雕刻的,也有少量为金元时期雕刻的。
石狮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
3. 卢沟晓月
曾经,卢沟桥边,拂晓时分,月儿西沉,月影倒映河面,清幽静谧。据说,金章宗完颜璟对此桥边月色甚为推崇,故送给此景观一个雅号——“卢沟晓月”,此景即成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明月映照下,厚重的石板,负载了八百年的车轮滚滚、浊浪清流。桥下的永定河、北京的“母亲河”,从波涛汹涌到30多年前干枯断流。失去了水的滋润,古桥也似乎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