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是指我国传统戏剧形式。它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它渊源于秦汉的乐舞、俳优和百戏。经过唐、宋、元、明、清历代发展、加工,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政策鼓舞下,创造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根据1959年的统计,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戏曲剧种共约三百六十余种。我国戏曲不但历史悠久,剧种众多,而且还有丰富的剧目、唱腔和出类拔萃的演员及各具特色的流派。
京剧,是我国最大的戏曲剧种,不但在国内影响深远,在国外也备受推崇,被看成是中国的艺术象征。
京剧究竟起源于何时?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艺术流派呢?这要从清朝的乾隆皇帝爱看戏说起。1790年他过八十岁生日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好戏班都到北京演出。当时比较突出的是三庆、四喜、和春、春台等四个唱“徽调”的戏班。他们唱二黄腔的“徽调”刚健清新,演出生动活泼,使人耳目一新。逐渐取代了原来流行于北京宫廷和上层社会的昆曲。
1828年,湖北的“楚班”来北京演唱以西皮腔为主的“楚调”,也叫“汉调”,常和“徽班”同台演出。他们的演唱既有“二黄”,又有“西皮”,统称为“皮黄”戏,也就是后来的京剧。“皮黄”戏在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从剧目、唱腔、表演、锣鼓等各方面广泛吸收了昆曲以及各地方剧种的长处,一跃而成为全国观众最多,影响最大的一个剧种。京剧若从“西皮”、“二黄”合流至今已有一百四、五十年的历史,若从“四大徽班”进京算起,则有二百年的历史了。
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个大行当。
“行当”是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是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以及表演艺术上的不同特点而逐浙划分形成的。京剧原来分为七行,即“生、旦、净、末、丑、流行、武行”,后来简化为“生、旦、净、丑”四行。“生”,演的都是戏里的男性人物,其中挂胡须的中年、老年角色称为老生。“旦”,扮演的则为女性人物,而“花旦”大多扮演天真活泼或者泼辣、放荡的少女和少妇。“净”,也叫“花脸”,脸上用各种色彩线条勾画出不同的脸谱,重唱工的花险称为“铜锤”或“黑头”。“丑”,扮演滑稽人物,鼻梁上抹白粉,有文丑、武丑之分。
长期以来,京剧以演历史故事为主,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常演的也在三、四百个以上,其中《将相和》、《宇宙锋》、《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野猪林》、《白蛇传》等流行都很广泛。解放后,由于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在对优秀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加工的同时,创作改编了一些新历史剧和民间传说剧。如《杨门女将》、《海瑞罢官》、《谢瑶环》等,同时也编排演出了一些反映现代革命和建设的现代戏。
京剧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初期,老生最为活跃,当时著名演员有程长庚、余三胜等,后来谭鑫培吸收各派之长,在唱腔上形成了独特风格,也称 “谭派”。同时还有汪桂芬、孙菊仙两派。民国初年后又出现了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周信芳、杨宝森等。旦角老一辈的有梅巧玲、陈德霖、王瑶卿等,后起的有梅兰芳、程观秋、荀慧生、尚小云等。梅、程、荀、尚竞编新戏,在表演和声腔上不断改革,形成各具特点的艺术流派,被称为“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是旦行里的四大流派。梅派唱工字正腔圆,做工自然大方,常演剧目有《宇宙锋》、《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凤还巢》、《奇双会》、《生死恨》等。程派唱腔幽咽婉转,以表现悲剧人物见长。代表剧目有《红拂传》、《青霜剑》、《碧玉簪》、《梅妃》、《荒山泪》、《春闺梦》、《锁麟囊》等。值得一提的是程派的水袖功夫达到古人讲的长袖善舞的境界。荀派以演花旦戏著称,代表剧目有《钗头凤》、《花田错》、《红娘》、《红楼二尤》、《金玉奴》、《杜十娘》等。尚派刚劲健美,代表剧目有《昭君出塞》、《梁红玉》、《失子惊疯》等。
后来京剧舞台上又出现不少很有成就的演员,如裘盛戎、李少春、袁世海、高盛麟、叶盛兰、杜近芳、关肃霜等。
在京剧艺坛里,也有一大批解放后培养起来的中青年演员,如杨秋玲、刘长瑜、刘秀荣、李炳淑、齐淑芳、李世济、叶少兰、李维康、马长礼、孙岳等。
越剧,是我国观众喜爱的大剧种,虽然至今只有九十多年的历史,在国外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嵊县。过去嵊县属绍兴府,所以人们叫他绍兴戏。由于绍兴是两千多年前越国的首都,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剧种定名为越剧。越剧是在浙江嵊县一带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滩簧、绍剧等剧种的剧目、表演、唱腔而形成的。它的发展经过“小歌班”、“绍兴文戏”诸阶段。到了四十年代,著名演员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徐玉兰等在上海与新文艺工作者合作,广泛吸取其他剧种艺术特色,使越剧面貌为之一新。
越剧的表演优美、细腻,善于刻画人物的思想感情,音乐唱腔长于抒情,婉转动听。主要曲调有四三调、尺调、弦下调等。
越剧拥有许多优秀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白蛇传》、《追鱼》、《春香传》、《屈原》、《胭脂》、《祥林嫂》等,使人百看不厌,传为美谈。
随着越剧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演员,形成多种流派,如委婉缠绵的“尹派”,柔婉细腻的“袁派”,淳厚质朴的“范派”,俏丽圆美的“傳派”,高亢洒脱的“徐派”,朴素流畅的“戚派”等。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剧种之一。形成于清末民国初,大约有九十年的历史。它的前身是流行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又吸收了东北的“蹦蹦”的腔调,由近似“二人转”的小型歌舞说唱,逐渐演变成戏曲。又陆续吸收河北梆子的乐器,滦州影戏、乐亭大鼓等曲调和京剧的表演,发展为“唐山落子”,此后演出活动又扩大到东北各地和京津一带,变成“奉天落子”。1935年至1936年著名演员白玉霜到上海演出,评剧开始有了全国性的影响,正式出现了评剧这一名称。
成兆才是早期评剧的著名演员和剧作家。他创造了许多新唱腔,编写了不少新剧本,还组织过“警世戏社”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此后的著名演员还有花莲舫、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李再雯(小自玉霜)、新凤霞、筱俊亭、花淑兰、韩少云、马泰等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流派。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唱腔、念白、表演都很生活化,民间气息浓厚,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的生活。它的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散板等多种板式,伴奏以板胡为主。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很有大众化的特点。
评剧的代表剧目有《桃花庵》、《王少安赶船》、《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等。解放后又整理编演了《秦香莲》、《刘巧儿》、《小女婿》、《金沙江畔》等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同时在音乐、表演等方面又进行了大胆的革新,特别是改变了以往男声唱腔贫乏的弱点,使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和发展。
梆子,品种多样。有河北梆子、晋剧(太原梆子)、秦腔(梆子腔)、豫剧(河南梆子)。
河北梆子流行于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东的部分地区。它系由清乾隆年间先后传入河北的秦腔和山西梆子逐渐演变而成,所以历史上也有人称它“秦腔”或“山西梆子”。河北梆子音调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情绪。传统剧目约有五百余出,大多取材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其中《蝴蝶杯》、《金水桥》、《社十娘》等影响很大。河北梆子在发展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演员,如小香水、银达子、金刚钻、李桂云、韩俊卿、王玉罄、金宝环等,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晋剧是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在晋中秧歌的基础上,吸收蒲剧、昆曲、河北梆子等剧种音乐成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它和蒲州棉子、上党梆子、北路梆子合称山西四大梆子。流传在山西中部、河北北部以及内蒙、陕北等广大地区。
晋剧表演既有慷慨激昂、粗犷健壮的历史故事大戏,也有短小精悍、优美健康的民间故事小戏。传统剧目四百多个,经常演出的约二百个左右。它的唱腔既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而又圆润工细。晋剧的许多表演技巧,如翎子功、鞭子功、梢子功(用发)也是很驰名的。解放后,晋剧创作演出了《打金枝》、《空城计》、《刘胡兰》等优秀剧目。也出现了丁果仙、朱桂英、程玉英等优秀演员。
秦腔早年叫“乱弹”。大概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因“乱弹”用梆子击打节拍,所以又叫“梆子腔”。它的唱腔分“欢音”、“苦音”两大类。“欢音”色彩明快高昂,“苦音”哀婉深沉。秦腔是我国西北陕、甘、宁、青、新五省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豫剧也叫河南梆子。流行于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青海、宁夏、西藏等地。大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它的声腔主要分为豫东调与豫西调。豫东调唱腔奔放欢快;豫西调唱腔低回婉转。豫剧拥有众多传统节目,如《花木兰》、《红娘》等,此外还以演现代戏著称。豫剧在近几十年中,人オ辈出,流派纷呈。常香玉、陈素贞、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五大艺术流派,影响很大。把豫剧的唱腔、表演艺术推到一个新的水平。
粤剧,是广东省的主要剧种。流行于广东、广西、香港、澳门、美洲、欧洲、澳洲、东南亚华侨居住区等地。粤剧是明代的弋阳腔、昆腔,清初的徽剧、湘剧的互相影响,并吸收了南音、粵讴、龙舟、木鱼等广东民间曲调,至清代中叶逐渐融合形成的。
粤剧唱腔曲调多样,伴奏乐器丰富。表演艺术和舞合美术方面吸收了话剧、电影、西洋歌剧的特长,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解放前二、三十年间,编演过古今中外剧目达五、六千个。解放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发掘、整理、改编了大量优秀传统剧目。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昭君出塞》、《山乡风云》等。著名演员马师曾是一位大胆创新的艺术家 是开创粤剧通俗化的巨匠。他的唱腔,尤其是“中板”,自然活泼、滑稽突梯;他独创的“气完喉”半唱半白,新颖奇特,顿挫分明,送音悠远,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马喉”。他的表演台风豪放,动作鲜明准确,塑造人物逼真生动。著名演员红线女十二岁开始演戏,演出遍及香港、澳门、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曾拍过几十部影片,在1957年曾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她在演唱艺术上有杰出的艺术成就,形成独树一帜的流派。她嗓音圆润优美,演唱真假嗓巧妙结合,有龙头凤尾之称。她演唱的《昭君出塞》、《李香君》等感情真挚,自然贴切,吐字清晰,行腔婉转,声上带情。著名演员还有李文茂、薛觉先、罗品超、白驹荣等,为粤剧的发展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
川剧,大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流传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川剧有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五种唱腔。川剧的锣鼓与唱腔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它的表现力强,能够制造出强烈的舞台气氛,打出各种音乐效果,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与心情,所以有“三分唱,七分打”的说法。川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有“六十三楼”(如《蜃中楼》等)、“七十二剑”(如《鱼蔵剑》等)以及“唐三千、宋八百、数不清的三列国”之称。解放后,川剧工作者发掘整理出一千多个剧本。其中一些优秀剧目如《柳荫记》、《拉郎配》、《玉簪记》、《乔老爷奇遇》等,在剧坛上绽放异彩。
川剧界有许多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名丑刘成基、周企何,名小生袁玉坤、曾荣华,名旦陈书筋、许倩云、杨汉英等都是很受群众欢迎的演员。
吕剧,大约在清朝末年,从山东琴书中分化出来的一种化妆演唱的琴书,叫化妆扬琴,这就是吕剧的前身,直到1953年才正式定名。虽然是个十分年轻的剧种,由于很受人们的喜爱,到1960年山东就有近三十个专业吕剧团,而且辽宁、黑龙江、河北、江苏、安微、新疆等省区,也建立了专业吕剧团。
吕剧语言朴素生动,唱腔流畅动听,形成昌剧的鲜明特色。《李二嫂改嫁》、《借年》、《小姑贤》这些戏,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声誉。吕剧在党的关怀扶植下,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演员,如郎咸芬、林建华、李岱江、杨瑞卿等。
黄梅戏,诞生于湖北省的黄梅县。黄梅戏起初的演唱比较简单,只有小丑、小旦或者小生,称为“两小戏”或“三小戏”,后来受到高腔和徽调的影响,又吸收了花腔的成分,曲调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成为比较完整的艺术形式。
黄梅戏语言易懂,曲调抒情优美,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特别是由著名黄梅戏演员严凤英主演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分别在1958年、1959年和1963年拍摄成电影以后,黄梅戏蜚声全国,誉满海外。现在,全国已有五个省三十几个地、市、县成立了专业黄梅戏剧团。黄梅戏这朵“深谷幽兰”正在吐出馥郁芬芳,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