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2日),在冷空气的清扫下,今年以来最强雾和霾天气终被瓦解,京津冀等地空气质量转为优或良。不过,随着天气形势回归静稳,本周末华北黄淮等地将再次遭遇轻到中度霾过程。
12月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已经遭遇了多次雾霾,12月8日,北京还首次拉响雾霾红色预警,受到雾霾影响的首都机场和其它机场,发生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
多严重的雾霾天气会导致飞机完全落不下来?
如何界定起飞降落的标准?
为啥同一个机场,有的飞机能降,有的飞机不能降?为什么同样严重的雾霾,有的机场能降,有的机场不能降?
……
小编整理了一些网友的疑问,寻找了一下专家给出的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Q1: 低能见度天气是怎么形成的?
以往的低能见度界定主要由于雾造成,而现在随着霾越来越频繁并且越来越严重,现在的低能见度天气主要成因有两种,一种是大雾,一种是中度以上的霾。
拍摄者不说,谁看得出这么近有架飞机?
雾和霾在本质上差别较大,下面对两者的基本含义做个简单的介绍。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
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非水成物组成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可出现在任何季节。
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
Q2:如何界定起飞降落的标准
每个机场都有不同的飞机起降标准,而且根据机型、跑道、跑道灯光等因素的不同,都有不同的飞机起降标准。
以首都机场为例,主导能见度或跑道视程低于1500米时,应当向机组分段通报跑道视程数值,即接地段数值、中间段数值和停止段数值。让机组及时掌握本场的能见度状况,为可能的复飞和备降做好准备。
当符合下列气象条件时,首都机场将启动II类运行标准:
1) 气象中心预报机场未来能见度和云高将要转坏,预计在30分钟后,机场能见度(VIS)将要小于800米或云底高将要低于60米时;
2) 未经预报,北京首都机场的天气趋势变差较快的情况下,机场能见度(VIS)小于800米,或任一可实施II类运行跑道的跑道视程(RVR)小于550米,或云底高低于60米时。
当天气低于II类运行标准时,应及时向航空器驾驶员通报气象情报并建议航空器驾驶员备降或返航。
对于机组,在FAF(Final Approach Fix,最后进近定位点)之前,机场提供的天气情报低于运行标准的则不能继续进近,在FAF之后低于运行标准的可以下降到决断高度看看具体情况,能看见跑道就落地,否则就复飞。
而前不久的大雾重度霾天气,导致国泰航空机组尝试降落三次失败的原因,就是机组三次下降到决断高度以后都无法看到跑道,最终只能复飞并且选择了返航。而网传彪悍的俄航机组提前到达,一方面是机组在航路上节省了较多的时间,另一方面最终能降落的原因,就是其在决断高以后能够目视跑道。民航安全运行都有严格的标准,即使素来以彪悍风格著称的俄罗斯机组,也不会拿着乘客的生命来开玩笑。
Q3: 为什么雾霾天气里我坐的飞机能降落,但航班还是延误了?
首都机场的空管人员介绍,虽然雾霾影响能见度,但只要符合II类进近标准,航班起降都会按照正常程序执行。在实际运行中,机场会考虑到机组在决断高度时可能会复飞,同时在低能见度下,降落较为陌生且拥有复杂滑行道的机场时,机组在执行滑行线路会较为谨慎,速度相对降低。因此出于安全考虑,空中指挥人员会提升空中间隔距离,帮助飞行员降低压力。空中间隔拉大后,容易造成流量控制,因而部分航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延误。
Q4: 多严重的雾霾天气会导致飞机完全落不下来?
根据民航气象中心在上一轮雾霾天气中的检测数据,11月30日,首都、虹桥、南京、青岛、西安等多个机场能见度降至百米。其中,受雾霾影响最为严重的西安机场与合肥机场,在当日中午的能见度和跑道视程均不足200米。
东航云南安全监察部钟文彬表示,虽然目前无法定义雾霾等级与飞机盲降标准之间的直接关系,但可以确定的是,雾霾导致能见度降低,对机场跑道视程和决断高度造成影响,致使飞机无法正常降落。
钟文彬向网易航空透露,目前虽然民航局制定的标准中包括III类盲降,但由于机场和航空公司没有相应资质,所有降落都止步于II类盲降:“可以理解为当跑道视程小于350米时,无论决断高度为多少,飞机都无法降落”。东航一位飞行员也表示,由于民航局尚未展开三类机场的验证工作及飞行员资质认证,当跑道视程低至350米时,所有飞行将被取消。
Q5: 为啥同一个机场,有的飞机能降,有的飞机不能降?为什么同样严重的雾霾,有的机场能降,有的机场不能降?
这俩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盲降的实施需要机场和飞行员/航空公司同时具备盲降资质,缺一不可。
在机场处于较低能见度状况下,中国民航多采取II类进近模式。东航一位飞行员描述,曾在飞往北京途中遇严重雾霾,因此在进近过程中,飞行按照II类盲降程序执行进场着陆。
并非所有机场都具备II类盲降资质,有的机场可以降落而有的机场就只能选择返航或备降。根据《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二类运行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57号),机场设施方面,在规划和建设二类运行登机的跑道时,在符合一类运行等级的机场地面环境条件外,至少对障碍物限制;跑道入口前地形特征;跑道、滑行道道面和信号的保护;ILS设备和信号的保护;目视助航设施和第二电源;地面活动引导和管制设备等方面作出更为严格的具体要求。
目前,国内几个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的主要机场都装备了II类盲降系统,但实际上,是否可以进行II类盲降还取决于飞行员资质与飞机设备。民航局要求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机场至首都机场的航班机长,都必须具备II类盲降资质,保证在雾霾中安全降落。
据介绍,为获取资质,飞行员需要学习II类盲降理论课程,并在模拟机上进行II类盲降训练。随后,飞行员还需在6个月内进行一次驾机自动落地,已维护II类盲降降落资格。为保证飞行安全,初次获得II类资格的飞机驾驶员需要一个过渡阶段,因此被称为“II类新”,其对II类机场的执飞标准变为不能低于450米。同时,在航班执飞过程中,如果机组有一名是II类飞行员资质,而另一名没有,则该航班将不允许在II类盲降模式下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