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股市全线飘红,又恰逢双11 ,股民嗨了,而大消费板块的龙头,“ 油矛 ” 金龙鱼却游不起来。
自上市后短短2个多月的狂欢之后,金龙鱼留个股民的只剩下噩梦。过去22个月以来,金龙鱼股价雪崩,从145元一路跌破40元,至今仍在40元附近徘徊,留下股民斑斑血泪。
金龙鱼股价崩盘的背后,是业绩的暴跌。最新业绩报告显示,金龙鱼2022年第三季度净利润3.772亿元,较2021年同期7.108亿元同比大幅下跌了46.93%。而扣非净利润为 -1.647亿元,同比更是下滑了167.35%。这也是金龙鱼近7个季度以来,扣非净利润下滑最严重的一次。
绕不过的转基因标签
金龙鱼的米面油在中国市场早已家喻户晓,尤其是金龙鱼食用油占据了国内40%的市场份额 ,稳居龙头老大。 然而随着公众对饮食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金龙鱼转基因的标签也成为其一大隐痛。
2018年12月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GB2716-2018)(即“食用油新国标”)落地后,生产商们讳莫如深的调和油配比得以公之于众。其中,长期以“黄金比例1:1:1”为口号进行宣传的金龙鱼旗下的多款产品 ,被爆出主要原料都是价格较为低廉的转基因大豆油或菜籽油。
金龙鱼食用植物调和油(转基因)的配料表也显示,转基因原料高达70%:49%为转基因大豆油,21%为转基因菜籽油。
对此,金龙鱼在IPO 时发布的招股书也不得不对转基因予以确认:“由于国内大豆、菜籽等油料作物产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因此进口转基因大豆、菜籽被较多地应用于压榨行业,公司也使用了部分进口转基因大豆、菜籽进行压榨。”
然而,正是因为知道公众对转基因存在的忌惮心理,金龙鱼也时常在“ 转基因 ”一事上玩起了猫腻。
早在2020年9月金龙鱼上市前夕,国家海关总署一则食品检验信息显示:一批由哈萨克斯坦进口的初榨菜籽油、初榨大豆油被拒入境,原因正是企业未进行转基因标识,但产品却检测出转基因成分。这批油多达10批次,总量超过600吨,含有 FMV35S、NPTII、GOX、pFMV35S等多种转基因成分。
而这家企业,正是金龙鱼 (全称 “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 旗下子公司 —— 益海(昌吉)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
中国对转基因产品标识有明确规定,凡是列入标识管理目录并用于销售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应当进行标识;未标识和不按规定标识的,不得进口或销售。
在2021年的315调查中,金龙鱼再次因转基因问题成为被投诉最多的食品品牌。据当时媒体发布的消费投诉大调查,截止到2021年3月15日11点50分, 在食品餐饮领域的调查中,麦当劳、金龙鱼、蒙牛、简爱、伊利成为被投诉最多的前五大品牌。
而此次金龙鱼上榜的原因,正是因为此前的“ 再曝转基因风波,进口600吨转基因油却不标识被查 ” 。
而在早前,金龙鱼公司还被指责大量采用转基因大豆为生产原料,对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产业链造成伤害。金龙鱼在2020年上市时提交的招股书也显示:目前,金龙鱼旗下有17家子公司可加工转基因生物。
与黄曲霉素曝出瓜葛
除了转基因问题,金龙鱼还曾曝出在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曲霉素问题上有过瓜葛。
去年10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赫然显示,经重庆海关技术中心检验:
“重庆市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重庆南岸商场销售的、标称益海嘉里家乐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进口的、家乐氏公司泰国瑞阳工厂生产的家乐氏可可球即食谷物(原产国:泰国),其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值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对此,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益海嘉里家乐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作出处罚,没收违法经营产品27672盒,没收违法所得44.5万元,罚款人民币1837万元。
公告显示,被抽检的家乐氏可可球黄曲霉毒素B1检测值为 31.9μg/kg,而国家标准规定为≤20μg/kg,明显超标了。
百科资料显示: 黄曲霉毒素B1对包括人和若干动物具有强烈的毒性,其毒性作用主要是对肝脏的损害。 黄曲霉毒素B1的急性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慢性毒性可诱发癌变,人的原发性肝癌也很可能与黄曲霉毒素有关。
那么,此次被罚的益海嘉里家乐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与金龙鱼又是何种关系呢? 大家一步步看。
公开资料显示:家乐氏公司(Kellogg's)是全球第一大谷物早餐制造商,在18个国家建有加工厂,产品销往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2年,其以26.95亿美元收购了宝洁公司旗下的品客薯片。2013年1月 ,家乐氏与益海嘉里在中国成立1:1的合资公司,同年开始为中国消费者带来西方的现代粗粮谷物早餐。
通过企查查查询进一步发现:在上述合资公司中占股50%的益海嘉里,即益海嘉里金龙鱼粮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被称为“油茅“的金龙鱼。
金龙鱼公司2020年的年报显示: 金龙鱼董事长郭孔丰在这次被罚的益海嘉里家乐氏食品(上海)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金龙鱼董事会秘书、财务副总监洪美玲则担任监事。
当时有网络信息称:
更令人不安的是,在天猫、京东发现,与这次检测不合格、来自泰国的家乐氏可可球类似的产品仍然在天猫、京东等平台上销售,并被商家大力宣传适合孩子吃,甚至连产品名称直接加上了“儿童”字样。而在家乐氏京东自营旗舰店里,家乐氏更是直接宣传:“孩子不爱喝牛奶怎么办?营养又美味的魔法可可球来啦”、“营养新升级,助力萌娃快乐成长”……
金龙鱼前世今身
在中国市场,金龙鱼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已经多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龙鱼背后的最终控股方其实是一家地道的外资公司 —— 丰益国际集团。这是一家在新加披上市的公司,背后实际控制人是有”亚洲糖王“之称的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
有资料显示,除了金龙鱼食用油,在中国,郭鹤年家族布局广泛,著名的香格里拉大酒店、和北京的国贸大厦都是郭鹤年家族旗下产业 。
北京国贸也即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总面积达到110万平方米,位居北京东三环国贸商圈核心, 有人说目前单单是国贸这块土地的总价值就超过2000亿元。
作为国贸目前的大股东郭鹤年家族,目前仅仅国贸商场每年的营收就超过了56亿元,而整个国贸110万平米的商铺只租不售,每年可以收到接近30亿的租金,堪称郭氏家族的超级印钞机。
而现任益丰国际总裁的郭孔丰正是郭鹤年的侄子,郭孔丰也是金龙鱼公司的现任董事长,郭孔丰还有一个英文名字 Kuok Khoon Hong。资料显示:益丰国际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益丰中国控股的Bathos 有限公司,在金龙鱼中持有89.99%股份 ,也是金龙鱼的最大单一控股股东。
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显示,郭孔丰以38亿美元财富位列榜单第775位。 2022年,郭孔丰旗下的丰益国际再次位列《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192位。
鲜为人知的是,郭氏家族从开始进入中国粮油市场到今天成为家喻户晓的金龙鱼公司的幕后大老板,其间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故事,并于中国的另一粮油巨头—— 中粮集团有着一段长达多年的恩恩怨怨。
上世纪80年代,郭鹤年派其侄子郭孔丰在考察中国市场时发现:中国人吃的还是散装油,这让郭鹤年看到了中国食用油市场的蓝海。于是决定通过旗下的嘉里粮油公司与中粮集团合作,进军中国市场。
1987年,郭氏家族旗下的嘉里集团与中粮旗下的鹏利公司,以51:49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投资公司。此后中粮又与南海投资以大约19:81的股权比例成立了耀合公司,而鹏利公司又与中国南山以80:20的股权比例成立了南海油脂公司。再后来,鹏利公司又将其持有的南海油脂股份转到耀合公司。
通过上述一系列复杂的股权运作, 由南海油脂公司出品的金龙鱼在中国市场诞生了。由于南海油脂公司由耀合公司掌控,耀合公司由南海投资掌控,而益海嘉里公司又是南海投资公司的大股东。也就是说,即便中粮集团成了南海油脂公司的最大股东,但实际控制权却掌握在郭鹤年家族手中。
1991年,南海油脂开始推出“金龙鱼”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1993-1994年,金龙鱼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一直”按兵不动“ 拒不提价,由此成功获得了国内消费者的青睐 ,市场份额快速跃升至20%,此后在国内市场”攻城拔寨“,一路开挂 。
而它的合作伙伴中粮集团却非常尴尬,不仅不能实际控制南海油脂公司,金龙鱼品牌也牢牢掌握在郭氏家族手中。
而且,在南海油脂公司之外,郭鹤年家族还在深圳、上海等城市布局炼油基地,在东南亚布局油棕种植基地,实力迅速崛起。而中粮集团,则稀里糊涂地帮对手引路,还一手培育了自己最大的对手。
无奈之下,1995年中粮集团另立山头,推出“福临门”小包装食用油,与金龙鱼竞争。
2001年,中粮集团正式卖掉了南海油脂公司的股份,转让理由颇令人伤感:“因本公司无法控制南海公司之管理,故董事认为应集中及强化资源,以管理及开发本集团享有独家使用权之‘福临门’品牌食用油生产及分销业务”。
此后的2008年 ,金龙鱼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食用油独家供应商,2019年,金龙鱼包装油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38.7%,2020年10月,金龙鱼在A股创业板成功上市,公司股价从40元附近一路暴涨至145元,最高峰时公司总市值高达8000亿元附近,A股“油茅”由此得名。
资料显示:在金龙鱼上市之前, 金龙鱼背后的最终控股股东—— 丰益国际67%的利润就来自中国市场,在金龙鱼成功上市后 , 丰益国际和郭氏家族更是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