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明天才进入“初伏”,但最近出门就感觉热浪袭来,外面跟下火一样,只能龟缩在空调房里。
说到这里,想起一个成语——七月流火。现在是七月,这么热,大地上流动着火焰,岂不正是“七月流火”?其实还真不是这意思。
这里的“七月”是夏历,不是现在的公历,“火”也不是火焰,指的是大火星,是我国古代星宿的名字,古人用它来参照地球上的四季变化。它在黄昏出现,如果出现在东方,那就表明是春天;如果出现在南方,那说明是夏天;如果出现在西方,那就说明秋天到了。
图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夏历七月正是它从南方到西方流动迁移的时候,所以叫“七月流火”,意味着天气要凉了。李白在《太原早秋》里写过:“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流”,意思就是花儿都谢了,已经是秋天了。所以,“七月流火”本来并不是炎热的意思。
“火”字演变 作者供图
正好我们再说说“火”字。它的甲骨文就是一团火苗,上面有三股腾腾上升的火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火”字。本义就是燃烧时候产生的光和热。我们都听过燧人氏钻木取火的神话,上古时期人们本来是茹毛饮血的,自从掌握了火的技术,吃上了熟食,才朝着文明更近了一步。
“火”有很多意思,都是从本义延伸出来的。比如火光是红色的,所以“火”引申为红色,《西游记》里说孙悟空“火眼金睛”,就是因为当时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让风烟把眼睛给熏红了。“火”也表示像火一样兴旺、热烈,比如生意“红火”,演唱会“火爆”,某个演员“火了”。它还表示暴躁或者激动的情绪,比如“发火”“火冒三丈”。还有一点:我们现代所用的武器是热兵器,如枪、炮发射的时候会出现火光,所以“火”又引申为枪炮弹药或者战争,比如“开火”“战火”。
带“火”的字,一般和火有关。比如烟、烧、灰等。火有时候会变形为“灬”,被称为“四点底”,所以带四点底的字也和火有关,比如黑、热、煎、熬、蒸、煮等。
图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汉字魔方》
“赤日炎炎”这个“赤”,本来是由“大”和“火”组成的,“大”就是人,人在火旁边,被火映红了。所以“赤”代表红色。刚生下来的婴儿身上就红红的,所以叫“赤子”。赤子没穿衣服,所以“赤”引申为光着、裸露着、一无所有,比如“赤身裸体”“赤手空拳”。红色象征着热烈,所以“赤”也比喻忠诚、专一,比如“赤诚”“赤胆忠心”。
再比如“灰”,左上部分其实是一只手,右下是火,合起来是用手在撮取烧完的粉末。说明这时候火已经灭了,土灰都不热了,可以用手拿了。所以它的本义就是物体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灰的颜色介于黑白之间,这就是“灰色”。从热火变成冷灰,这个过程很像是人从兴致勃勃、热火朝天到消沉沮丧、无精打采,也就是“灰心”了。
还有两个带“火”的字比较容易弄错,一个是“炙”,一个是“灸”。“炙”的上面是“肉”的变形,本义是烤肉、烧烤,比如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灸”是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是一种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
看了这么多的“火”,是不是更热了?快去空调屋里吃西瓜嗦冰棍,降降火,等待真正的“七月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