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黄花舍,经久不衰。黄花舍下出美人,名不虚传。不仅人美,心更美。
在许多年以前,这里便流传着一段歌谣:“黄花舍,黄花香,黄家美人传四方,谁家娶得黄花女,鬼都变成行善郎!”。
这一带有不少男子娶了黄花舍的女子,家业确实兴旺发达,且人品也会变得更为庄重,受人尊重。究其原因,一则,黄花舍的女子美丽出众,受人爱慕:二则,她们贤淑盛名,从没有出格败名的举止:最重要的是她们从小就受着行善积德成大器的良好教育,把行善作为自己终生的必修课。因而也就促使和感化其丈夫也行善积德,做好事。
明朝有一个县令叫赵永祥,作恶多端,人称恶县令,当地百姓也没有办法。三十岁时丧妻。有地方衙役方能,想出一个好主意,让县令娶一个黄花舍的女子,看能否将他的恶性改变。
方能来到黄花舍,向主人黄启众求亲,要求将其二女儿嫁与县令赵永祥。黄启众一听,便拒绝了。因为他久闻县令的恶名,哪肯把女儿嫁与他。何况黄花舍有规矩:闺女和儿子成亲之事要自己做主。方能再去询问二女儿黄妍。黄妍果然不愿意。
方能碰壁回到县衙,并不死心,便找好友程志超商量计策。程志超聪明过人,想出一计,化装成算命先生,沿村算命,来到黄花舍下测字。黄家老少都去测字预测凶吉。轮到黄妍时,她写一“对”字,程志超言:“对乃象生,喜事降临,夫为贵,先恶后善,品升数级,终
为诰命!恭喜!恭喜了。”黄老听后,悟道:莫非天意如此,我女儿就该嫁给恶县令?若是能够改邪归正,改恶从善,倒还可以答应这门亲事。
数日后,方能再次去黄花舍为赵县令求亲。黄家应允亲事。逐择吉日定亲,并于八月中秋日成亲。
娶亲之日,黄老丈人便拿出一张字帖,要求赵县令签字,方准女儿上轿。字帖上曰:慈善为本,诚信为根,行善随行,积德终身,谨记…花轿已到,无颜空着回去,赵县令硬着头皮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心想:做不做我说了算,一旦夫人娶到了我家,谁还能奈我何。
既然作了女婿,他便成了黄花舍下的客人了。每当他去黄家,黄老先生便要讲圣贤与他听。起初时还不以为然,后来却触动了心弦。只要能抽空儿便到黄花舍下听老丈人讲圣贤之古训。他成了经常去黄花舍的客人了。并且还常把自己新做的善事给老丈人禀报!他确实一天一天地变了,他审理的案子也逐渐地清明了。
在家中,黄妍也常念《道德经》给他听,并且处处行善事感化他,启发他。
有一次,县令家中有人来告急:官府四品大员派人来抢一个民间女子为妾。此女名程瑛,己许配良家子弟郝龙为妻。此乃不法之行径, 但强权在上,惹不起!黄妍要丈夫处置抢劫民女案!赵县令左右为难……
但善心的驱使,妻子的执意,终于他抓捕了抢劫之人。开审之时,四品大员张旺亲自来参与督审,命他打死此女。赵县令便趁机叫人将其拉到后堂杖责至死。 到后堂后,夫人黄妍设计假打装死蒙骗了张旺。救下了此女,将其改名换姓与原配成亲。 在过后的许多大事中,黄妍都成了赵县令处理大事的助手,助他为民成全好事。
十年后,赵永祥由恶县令变成了受人爱戴的好县令。后被提升为府吏、道台和刑部侍郎。他的贤内助真的被皇上破格册封为“诰命夫人”。
一位恶人因为娶了一位贤淑的妻子竟然改恶从善了,终被道德所熏陶,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正应了那句古语,家有贤妻,夫无横祸。
原来,这个黄花舍在一千多年前,曾住过一个逃难的道士,道士赠送了黄家一本《道德经》。黄家便将《道德经》当作传家宝,代代相传。将其思想也代代相传与他人,并影响远近许多人。凡黄花舍中的客人无不受其感染。黄花舍亦因此闻名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