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迅,对北方人来讲,未免有些佶屈聱牙,语言习惯、语境摆在那儿,没办法。
但是读汪曾祺,是不是太顺溜了!像吃面条一样,没出溜几下,完了!
读书人的内心,常会有一个简单的评判标准,——太顺溜了,就是太大众化了,流俗,没有思想深度嘛!
我最初读汪曾祺,就是这么想的。那时读得多的,是他的散文。
直到遇见他的小说《受戒》。接着读了《大淖纪事》。印象就非常好了。小说的语言可以写得如此之美!小说的意境可以写到如此纯净!
这两篇小说,几乎在他所有版本的小说集中都可以找到,典型的代表作。
但我显然不够满足,继续搜罗汪曾祺的各种版本。很幸运,碰上了浙江文艺的这本《汪曾祺小说》(图一),里面有些啥呢?迎面选读了《薛大娘》,一气读后,久久不能平复,于是再读了一遍。其后有多喜欢这篇小说?凡收录这一篇的集子,我都买下。再漫漫读开,在这一版中还发现了《小姨娘》《露水》《辜家豆腐店的女儿》《小孃孃》《鹿井丹泉》,够可以了,编辑大人胆子已经够大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些作品中,他已经深入到写作的“秘境”——性。
他写的绝对不是低俗,而是真生活,是生命,是人生!
这些作品都是他70岁以后写的。依着这条路子,我又寻到了北京十月文艺的精装本《汪曾祺集:受戒》(图二), 江苏人民出版社精装本《汪曾祺精选集:天鹅之死》(图三),这两种几乎收全了汪曾祺晚年全部作品。继续搜索,于是找到了2016年人民文学的三册平装本《汪曾祺小说全编》(图四),这一套看来看去,只有最后一本最喜欢,不划算哪!能不能只买一本就能饱览全豹呢?最终,寻到了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版《汪曾祺作品:后十年集 小说卷》(图五)。
至此,我的搜汪之旅算是结束。最后的干货经验是:读汪,散文容易腻,读这几篇就够了——《我的祖父祖母》《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了解一下他的家世,当然这几篇肯定是他散文中写得最好的;小说,就读后十年集。
我没见过《金瓶梅》,也不太爱看《红楼梦》,更不喜欢它的所谓研究学派,我喜欢汪曾祺的后十年集,我相信若干年后,会给它应有的地位。
(个人偏见,请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