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下一句是什么呢(苏轼六首诗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苏轼不但对水有喜好,对于山中之庐山的缘分也是非常深。他一生中多次游览庐山,并写下了很多篇关于庐山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仅是对山水名胜的描写与赞美,更是寓理于景,诉说人生的哲理;不仅仅是表达心情喜恶,更多的是心灵与外境的交融。


《题西林壁》:对事物规律、人生哲理的总结提炼

苏轼和庐山东林寺长老去游西林寺的时候,就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连绵起伏,从横、侧、远、近、高、低不同角度来观看,所看到的景观也各不相同。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是因为身处庐山之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只有站的更高、看的更广,超越传统的固定思维,跳出框架,才可能能看到更接近于真相的事实。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虽然三次遭贬,但并不妨碍他从人生困境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到事物的客观规律,并以这些规律运用到日常当中,表现在诗文当中。《题西林壁》在这首诗中,寓理于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艺术手法,把辩证的哲理自然而然的表达出来,从此可以看出苏轼诗词创作能力水平之高。

《初入庐山三首》:身处逆境,仍旧乐观豁达的精神

庐山,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之地。唐朝诗人李白,曾经到庐山游览,写下“日如烟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著名诗句,受到后世粉丝的热烈追捧。

对于前朝诗仙李白,苏轼也自然是非常的景仰。而对于诗仙诗篇里所描写的庐山美景,自然也是向往之至。元丰七年,朝廷下诏让苏轼离开黄州,前往汝州任职,在前往汝州的途中路过庐山,苏轼便择机与朋友结伴到庐山访胜。

苏轼登上庐山,就被庐山秀美的景色惊艳到,于是他决定此行不作诗,只好好游山玩水。苏轼一路观赏,不知不觉就到了山中的开元寺,庙中的僧人有知道苏轼的,就说:“苏子瞻来了!”苏轼听山中僧人竟然也知道自己,于是不免得意开心,兴致一起就作了一首诗:

其一: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没想到自己此时窘迫至此,脚踏草鞋,手拄竹杖,囊中羞涩来游玩,好奇怪在这深山里,竟然还有人知道我这个落泊潦倒的小官吏。那种略带自我小得意的心态,在这个老男人苏轼身上流露出来,也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景美人心顺,不免诗兴大发,前面写了第一首,后面就收不住了,苏轼于是一下子又作了两首诗。

其二: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其三: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蔼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以往只是日思梦想,想像能够到庐山做一番畅快的游览,如今竟然梦想成真,携朋伴友,游山揽胜,真乃是人生一大快事啊。

此时的苏轼,仍然是处于被贬官、外调的仕途低潮时期。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那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在游览庐山时就表现出来,只要有开心的事情,就会把困难遭遇放在一边,享受难得的愉悦时光,可谓是苦中做乐,豁达豪放,这一点比诗仙李白受难时的心态就高出许多境界。


林语堂评价他说:“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过圆通诗》:为父凭吊,心怀脱俗超世之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石耳峰高可接天,梵音堂下泉映月光,此生自从喝了庐山的泉水,后来更是参研雪窦禅师的禅法,袖中所做颂佛偈还没有拿出来,就听到夜梦祥瑞的好消息,嵇康已经远去无人知道他,眼前的仙公难道就是真正的神仙吗?

苏轼先父苏洵在世之时,曾经到庐山游览。在先父祭日之时,来到他曾经游览过的故地凭吊,以为怀念。可见得苏轼为人之子,事死如生,实在是孝心可嘉啊。庐山的山水清秀脱俗,令人乐亲近。山中圆通寺内之高僧,也是苏轼经常拜见亲近的世外高人,高僧对于苏轼亡父的开示,也是让苏轼心中深信而高兴,对于超尘脱俗的仙佛境界,更是令苏轼羡慕向往。


《庐山烟雨》:体悟修证,对生命高维的追求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首诗基本上是一首诗人借由既往经验想像而做成的一首诗,咋一看似是首写景诗,但是做为以哲理诗著称的东坡居士,又怎么会写一首这么简单的写景诗呢?

世人都向往庐山烟雨美丽、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没有亲自见到这个景观画面的时候,心中总是有千般万般的憧憬,不明了那到底是什么境界。等到看到这庐山的烟雨蒙蒙,看到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时, 心当下安歇,原来如此——及至归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苏轼一生的成就,不仅在诗、词、散文、书、画,他对于佛道也有深刻的研习与见解,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写景诗,也不仅仅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已经是苏轼自身对于佛法修为的一种认识与体悟。

禅宗比喻修行的三个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仍是山,见水仍是水“。初时浑浑噩噩,见到山是山,水是水,与普通人没二样。到了对宇宙人生有了初步的认识,就会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进入了体悟内修的阶段。等到用功到一定程度,忽然捅破那层窗纸,豁然开朗,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三个阶段,三重境界,非是言语所能描写,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要亲证,方能亲得。到那时候恍然大悟:”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钱穆说过:“苏东坡诗之伟大,因他一辈子没有在政治上得意过。他一生奔走潦倒,波澜曲折都在诗里见。”

苏轼正因为历经仕途浮沉,饱受苦难折磨,才体会到人生的无常变化,观察到人生变化中的客观规律,才能有比以往诗人更层次的哲学思考,对生命境界的有更高追求。一般的诗人,或追求世间功名富贵,或耽于游山玩水,或沉溺于小我的凄凄惨惨,都无法跳出自我局限。而苏轼,却是在不断的追求、不停去超越自我,所以他的文学成就和思想成就,也就比一般诗人更加高深致远。

苏轼偏爱庐山,不仅是他对庐山山水风景的热爱,更在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苏轼对庐山的诗词赞美,不仅是对于现实生活的暂忘与逃避,更多的是对生命的深层思考,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

苏轼之于庐山,以山为身,清山为一身清秀骨;以诗为心,则诗是豁达出世心。

一切法皆从心想生,本来物我一如。

到底苏轼是庐山,还是庐山就是苏轼?

让我们在诗词中,感受悠悠千载中东坡居士那超凡脱俗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