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手表上条的方式与非自动手表不同,自动手表是靠自动砣的晃动为动力源、通过一套机械齿轮的传动,带动发条轴来上紧发条,再由条盒轮的力矩去传动走时齿轮。自动手表的发条尾部有一保险护条。这根保险护条的作用是当发条的力矩达到极限时,它能自动在盒轮内滑动,起到使发条不致折断的作用。
自动手表的发条非自动的手表靠手柄拧动去上紧发条,这种手表发条的尾部有一倒钩钩住条盒轮,以便拧紧发条,产生走时的动力,自动手表的条盒轮与非自动非自动手表的发条手表的条盒轮也不相同。自动手表的条盒轮内壁无倒钩台阶,当发条上到很紧时,自动发条在条盒内打滑。它的力矩储存可使手表走时达30小时左右。
下面以瑞士进口的2789型和2879型手表机心(属瑞士统机心)为例,供修表人员修理瑞士手表时参考。这两种手表机心的前期产品是瑞士70年代设计的产品。80年代生产的手表又在原2789型和2879型机心基础上作了改进。主要是将机心的厚度改薄了,改进后的机心型号有2836型、2146型、2167型等,其机心平面包括拉档部分。
这种机心的厚度,从原2789型和2879型的5.3毫米,改薄为48毫米,其他零件也相应改薄和缩小。如拉档钉的高度由原来的0.40毫米改为0.14毫米;立轮的齿数由原来的11齿改为10齿;斜齿由原来的10齿改为9齿;立轮和离盒轮的外径都相应有所改小。这些改进给机械强度带来一定的影响,致使拉档部分较易出现失调故障,而一旦出现故障又难以检查。因为该部分设计较为复杂,零件层次较多,传动角精度高。当拉档与齿轮交叉推动时,这一部分的机械配合点多达10来个,所以一旦出现故障,凭直观视觉去排除故障是有一定困难的。
为了方便检查故障,现将拉档部分各零件的层次揭开剖析让拉档三个档位的正确活动位置和失调的原因,通过放大的机械示意图展现给读者,以便排除这种故障。
发条的互换代用,手表发条与走时的关系
发条是机械手表传动的总动力,发条的弹性力矩与走时的准确性是分不开的。一根正常发条走时效率可达42~48小时左右,手表发条使用时间过长将会老化、弹性减弱,摆幅无力,走时不准,这时需要更换发条目前流行的手表繁多,型号规格复杂,尤其进口手表,难以找到合适的发条配件。如何采用国产手表的发条来代用,以解决发条的短缺,使手表的摆幅恢复正常,保证走时的准确性,这个问题具有实际意义首先应用千分卡和钢卷尺将已疲劳老化或折断的发条的厚、宽、长三个尺寸量出并记下,然后对照国产发条尺寸图表查找一根与所要求尺寸相似的发条,参见表8-1,最好厚、宽、长都相近。如果厚、长相同,而宽度宽0.10毫米,可在较粗的油石上用指头按住未散框的发条,将每边磨去0.05毫米。如果厚、宽相同,而长度长了20~30毫米,可用剪刀剪去余部,重新铆外钩。如果厚、宽相同,而长度短了20~30毫米。可再找一根发条铆接补足它。
例如:天津海鸥ST6型女表发条,它的厚度是0.095毫米,宽度是1.30毫米,长度250毫米,就可用厚度为0.097毫米,宽度为1.20毫米,长度240毫米的女孔雀表发条代用。这种代用对走时无影响,所以这两种发条可以互换。又如泰山女表发条可用海欧女表发条互换,依此类推。
擒纵叉的互换代用
擒纵叉在什么条件下可以互换代用?机械手表靠发条的力矩来推动齿轮,再通过杠杆式的擒纵,叉来拨动摆轮。摆轮又通过有弹力的游丝来回不停地摆动,所以擒纵叉的前后机械配合精度要求非常高,在互换代用擒纵叉的过程中,首先要用游标卡尺量出擒纵轮片的直径尺寸,般摘纵轮片的直径尺寸在相同的情况下,擒纵叉是可以互换代用的(包括进口手表)。
例如:国产上海581型、1120型、1524型、东风、老北京等,这几种手表的擒纵轮片的直径是相同的,擒纵叉架的尺寸也相同,不但叉架相同,而且叉轴长度也相同,所以能互换代用,在互换代用中,可能擒纵叉轴的长度不等或轴榫有大有小,例如:老广州手表的擒纵叉身与老北京表的擒纵叉身相同不同之点是老广州表的叉轴长0.20毫米,如果用老北京表的擒纵叉互换到老广州表的机心上,需要将老广州表的主夹板的叉钻石眼向上冲出0.20毫米,如果用统机表的擒纵叉互换到老广州表的机心上,需要将主夹板钻石眼向上冲出0.10毫米,这是解决互换中叉轴偏短的办法,如果遇到叉轴偏长则反之。
如果遇到叉轴榫粗了,可用专用叉轴拿子将叉轴榫磨细。读者可以通过上述举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