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唐代: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首诗,一般的男女老少都能倒背如流,诗的意思也很容易理解,大致意思是:
年少时离乡老年才归家,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对这首诗的理解却越来越有不同的见解,越来越深刻。本人也是长期在外工作,一年到头回家次数有限,即使回到家里,很多儿时的伙伴因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很难聚在一起。一晃多年不见面,当在一个普通的场合见了一面,双方一愣:“哦,你不是那个谁谁谁么”。
或者有的发小,你叫出他的名字后,他竟然满脸惊诧:“你是哪位?我咋不认识你?”。
再读这首诗时,就有不同的理解了: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原来这里的“儿童”指的家乡的儿童,仔细一品味,其实你只要在外谋生一两年,老家不断有小孩子长大,小孩子见到你肯定也不会认识。一般不会主动寻问陌生人:“先生,你从哪来啊”。因为这一句诗的前提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作者是从小出去,老了才告老还乡。
如果读者看过《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话,里面有一段剧情,石光荣衣锦还乡,穿着军装带着车队,到了蘑菇屯村口,村里一堆人在晒太阳,谁敢认呢?有人赶紧去报队长柱子,柱子出来迎接,还连忙说:“首长,如何不打个招呼”,当石光荣叫柱子的名字时,柱子非常惊讶:“首长,您怎么知道我小名?”
视频尚未发布,暂时无法播放
所以,有这么个猜想:“儿童相见不相识”里“儿童”应该不是指当时小孩子,而指的是诗人小时候一起长大的发小。
如果仅指的回乡里遇到的小孩子,不太符合情理和常识。贺知章了不会犯这种低级常识错误,即使有这也太平常了,因为小孩子不认识一个大人很正常啊。肯定是感触非常深刻才写这首《回乡偶书》。咱们可以还原这么个情节:
老贺年纪大了,辞掉官位,脱下官服,带着家人回到家乡,一行人到了村口,看到有人赶着牛正要出村口,仔细一看,这不是小时玩伴狗剩么!
如是上前打了个招呼:“狗剩,放牛呢”
狗剩一脸茫然:“客官,您这是从哪来啊?怎么知到我小名”
贺知章忙解释:“我是石头啊,村西口老贺家的”
“知章啊,好多年没回了,还以为你不回了呢,退休了么”二人相拥而泣....
于是,晚上贺知章彻夜难眠,写下这首《回乡偶书》。所以千年以来,相关读者是不是理解错了呢?
哈哈!酒后胡言,不可当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