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塞下曲的诗意短句(王昌龄的《塞下曲》诗意短句,本应平淡的说理诗,结尾10字却字字如刀)

文/顾无


【引觞漫谈】

提到《塞下曲》这个名字,大家脑海中第一首反映出来的诗歌是谁的呢?

是李白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卢纶的“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李益的“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还是王昌龄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大家可能也都发现了,塞下曲的体制往往短小精悍,五言四句即成一篇。这可能与塞下曲这类体裁所要表现的氛围和情感有关系。

边塞景色凄厉苦寒,战事则更是残酷而迅疾。这也就注定了写边塞的诗歌不会有舒缓的节奏和低沉的情调。无论篇幅的长短,边塞诗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或雄浑或悲怆,都是一种很大,很激烈的情感。而在节奏音律上,则是跌宕起伏,短促急切,唯有这样的处理方式才能表现出边塞的特点。

绝句的要义在含蓄,20字短短几笔的勾勒,要将边塞的特点或者一个特定的事件传达给读者,这是很看文学功力的事件,所以能写好边塞诗的几位,都是唐代有盛名的诗人。


【临其诗境】

今天来看王昌龄的塞下曲,他的塞下曲有一点特殊,就是掺杂了议论。一般情况下,唐代的诗歌里,尤其是盛唐的诗歌,掺杂议论的诗歌并不多见,反而是以抒情言志为主,这也是诗歌的当行本色。

主要是那时候盛世太平,其实也没什么要议论的东西。可是在边塞上,关于战争正义性和必要性的辩论则是一直存在的。王昌龄此诗,也是借由边塞景色,抒发自己对于战争的看法。

根据《唐书·王晙列传》的记载,公元714年,吐蕃以精兵十万寇临洮,朔方军总管王晙与摄右羽林将军薛讷等合兵拒之,先后在大来谷口、武阶、长子等处大败吐蕃,前后杀获数万,获马羊二十万,吐蕃死者枕藉,洮水为之不流。

这一次战役,也就是下文中将要提到的“长城战”,从这里的记载看,这是唐朝对边战争的又一次大胜,王昌龄对于此次大胜又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一起来看他的诗吧。


【经典原文】

塞下曲

唐代: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条分缕析】

这首诗写的是战争,可是通篇除了“长城战”三个字,再没有任何字眼提到战争本身,而是通过不同的侧面,边塞景色以及战争的后果来烘托作者对于战争的看法,这样的手法也是本诗的一大特色。

第一句写行军,大批的军队马匹渡过了洮水,奔向目标而去。“秋”字点名了时令,中原的秋天是秋高气爽,而边塞的秋天则是秋水如冰,秋风似刀。通过这样一个潜在的对比,边塞的苦寒特征随之出现。

第二句写远望,平坦的沙原,太阳还没落下去,借着夕阳微弱的光辉,已经能够看到临洮城的轮廓。临洮是著名的四战之地,这里被诗人用作了战争的代名词。


第三句写后人评价,昔日的那一场大胜,人们都在夸耀着功绩,赞赏戍边的士卒意气之高。

第四句很精妙。不直接写诗人自己的观点,面对众人的夸耀,王昌龄并不出言反驳,而是将目光聚焦到了战争的遗迹上。

黄尘连天,埋没今古;白骨纵横,杂于蓬蒿。


为什么古人看到古战场会有很深刻的感触,我想这最后一句能够给我们答案。

同样,这也是对上句“咸言意气高”的回应。看看战争带来的苦难后果,我们还能够心安理得地耀武扬威,支持战争吗?

并没有明确的议论字眼,可是诗到此处,作者的观点已经清晰而透彻。不仅如此,由于运用了具象的事物,说理的信服度更高,给人的精神震撼也更强,堪称一流的议论说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