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正月十五,是中国民族非常重要而且喜庆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它是春节以后,我们恰逢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新的一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是春节的延伸,又被称为上元节、灯节、小正月或元夕节等等。大家知道,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习俗。
1、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这一天,最多、最突出的传统习俗就是离不开灯。看看吧!有挂灯、打灯、观灯、赏灯等等传统习俗,还有非常热闹的闹花灯。
正月十五,闹花灯、放烟火,一年一度的节日高潮都来了。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区,在元宵节前,大街上、村子里,还有小区中,到处都挂满了红红火火的灯笼,分为漂亮美观。
到了正月十五晚上,观灯赏灯,已经成为人们群众喜爱的传统活动。在正月十五晚上,红灯高挂,灯火辉煌,灯光璀璨,街头巷尾,人山人海,川流不息,来来往往的群众流连忘返。
2、耍龙灯
耍龙灯,也是地方特色项目,很多地方保留着正月十五元宵节耍龙灯的传统习俗。一直流传下来。
什么是耍龙灯呢?
简单的说,就是舞龙灯,或者叫龙舞。耍龙灯起源很早,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可以追溯上古时代。
元宵节期间,各地都提前制作出各式各样的龙,到了元宵之夜,巨龙腾飞,上下飞舞,人山人海,载歌载舞,欢天喜地 ,庆祝节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3、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始于魏晋,盛于唐。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是吉祥、美好的象征。
那么什么是舞狮子?
舞狮子,又叫“狮子舞”、“太平乐”、“舞狮”或者“狮灯”等等。舞法上有文武之分,文舞是狮子温驯,主要是抖毛、打滚等温和的动作;武狮则是狮子凶猛,多是腾跃、蹬高、滚彩球等,激烈动作。通常,由三人组成,一人当狮头,一人当狮身,另一个人,是引狮人,三人配合,随着鼓点,腾挪翻飞,活灵活现。
4、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群体性文体活动。
通常,踩高跷爱好者要提前开始踩街,提前亮相,让人民群众提前观摩参观。到了正月十五这天,踩高跷人员开始上街表演,要连续活动好几天才告结束。
当然,在一些庙会上,踩高跷与舞龙舞狮等等民间技艺活动,相互协调,相互表演,为人民奉献精彩的艺术表演,形成浓重的节日氛围。
5、划旱船
划旱船,活泼热闹,形式喜人,整个划旱船小组,密切配合,边歌边舞,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表演。
什么是划旱船呢?
划旱船也叫跑旱船,但旱船不是真正的船,多是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形成旱船。实际上,也就是在平地上,通过模仿划船的动作,进行表演。
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把套系在腰间,就像坐于船上一样。手里拿着桨,做着划船行进的动作。
6、猜灯谜
猜灯谜,是大家非常喜欢的游艺活动。在元宵节期间,是喜闻乐见的传统习俗。
什么是猜灯谜呢?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文娱活动。在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在灯上写上谜面,让大家来猜谜,而且还有小小的奖励。给元宵佳节增添了喜庆氛围。
猜灯谜,不仅能启迪智慧,而且还能增加节日氛围,所以深受人们群众喜爱,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小结】
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每个地方的元宵节风俗都不尽相同,从美食传统上看,南方煮汤圆,北方闹元宵,还有的吃糍粑,喝油茶,日子越过越红火。
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民俗活动,还有闹花灯,耍龙灯,舞狮子,迎紫姑,走百病等等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