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四大名旦是指哪四位(京城“四大名旦”在这里,快来看看都是“谁”!)

《了不起的匠人》

第二季

剔红又称红雕漆,是制作过程最复杂和精细的漆器。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再加上宫毯、京绣、金漆镶嵌、花丝镶嵌,则合称“燕京八绝”。剔红是以大漆为原料,在胎体上一层层涂堆到适当厚度再进行加工雕刻的艺术品。

提到剔红,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就是文乾刚。作为北京雕漆界泰斗级人物,文乾刚的雕漆被誉名“文氏剔红”。用一个姓氏连缀起一个艺术门类,文乾刚在雕漆艺术产业中的地位不言自明。

今晚《了不起的匠人》介绍的第一位匠人就是文乾刚。

剔红制作周期长,不仅要求制作者技艺高超,更要有坐得住的耐性。文乾刚与剔红相伴五十多年,却是个爱玩、好玩的老顽童。

马宁是文乾刚最小的徒弟,自小学核雕的他长大以后也一直没有放弃这个爱好。

当初在报纸上看到文乾刚招徒的消息后,马宁便找上门去,凭借满腹“杂学”通过了“考试”,成了文乾刚的徒弟,专心学习剔红。

在徒弟和朋友眼里,文乾刚所玩的所用的都是最新鲜最潮的东西。

文乾刚是行业内最早使用电脑的人。徒弟马宁也在师父影响下使用电脑后才发现电脑大量缩短了雕漆画工的工期,还提高了精准度,由此更加敬佩师父的开创精神。

文乾刚酷爱体育,平时最大的爱好是骑自行车,而且喜欢让徒弟们跟着他一起进行户外骑行。

在徒弟马宁眼里,文乾刚不像传统意义上的那些老师傅,看着徒弟一旦出去玩就不高兴。他反而鼓励徒弟出去玩,并带着徒弟出去玩。在玩的时候,文乾刚会让徒弟观察山和树,让徒弟们感悟自然景色的美感,并触类旁通用到剔红的艺术创作当中来。

正是天南地北的游玩经历让文乾刚和许多新事物接触着不断充实和拓展着他的创作。

当别人追求极致的细的时候,文乾刚已经开始运用粗糙和细腻产生对比,用光滑和毛糙产生对比,让创作者想让观看者看哪,就能看哪。这是文乾刚的高明之处。也正是这种敢拼敢闯、爱挑战的性格让文乾刚终成大师。

《太平清话》记:“凡焚香、试茶、洗砚、鼓琴、校书、候月、听雨、浇花、高卧、勘方、经行、负暄、钓鱼、对画、漱泉、支杖、礼佛、尝酒、晏坐、看山、临帖、刻竹、喂鹤,右皆一人独享之乐。”焚香可谓古人热衷的清雅之举。他们对焚香时所用的香料以及香炉都非常讲究。

今晚《了不起的匠人》介绍的第二位匠人陈巧生就擅长制作香炉。他不仅复制了明宣德炉、博山炉,还创作了属于自己的“巧生炉”,堪称业界大师级人物。

而陈巧生的铜炉人生竟是源于一次“铜炉的毁灭”。

陈巧生出生于铜匠世家,从小跟随父亲行船,做流动买卖。在那个年代,许多人会将家里的废铜拿来换取铜锅铜盆用做家用。

有一次,陈巧生接到的并不是废旧铜制品,而是一个明清时期的宣德炉。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陈巧生只能将它熔掉,做成铜盆给妇人。那时的陈巧生从未想过日后会复制明宣德炉,也从未料到自己竟成铜炉大师。

后来,陈巧生被父亲带去公园玩,公园里有一对破旧的铜狮子,这让陈巧生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年少的他于是常去公园看这对铜狮子,那时的他第一次产生了一个念想,长大了一定要做一对铜狮子。

真正让陈巧生开始制作铜炉仍然与宣德炉有着直接关系。那时,古董店老板请陈巧生帮忙修复破损的铜炉。此后,陈巧生便下决心要复制出一个明宣德炉来。

然而看起来线条简单的明宣德炉却没有任何资料参考,不懂制作工艺,不会雕刻和绘画,陈巧生将自己闭关八年,开启了漫长的摸索期。

他在家里建了柴窑,每天一吃完饭就焖在里面,甚至把床都搬到工作台旁边,“累了倒头就睡,睡醒就继续。如果躺下看到哪个地方不对,立马起身修整。”

整整八年足不出户,没有半点收入,靠家里养活。周围邻居不理解,甚至父母都骂他“脑子进水”。不疯魔,不成活。此时的陈巧生与铜炉早已融为一体,这辈子都要硬扛到底。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巧生终于将明宣德炉终仿制出来。文物专家甚至误将他的仿品鉴定成真品,这让陈巧生在铜炉界从此一炮打响。

而随之而来的却是烦恼。有人将陈巧生复制的宣德炉拿来,让陈巧生说是真文物,并开价5万作为酬劳。陈巧生说“东西确实是老的,但这是我20年前做的复制品”。对陈巧生来说,技艺再高超,德行却是第一位的。

此后,陈巧生还复制了博山炉,并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巧生炉”。

从做铜盆的小铜匠到铜炉大师,陈巧生的匠人之心未变,他仍专注于自己的铜炉工艺。对年过花甲的他而言,他对自己的定位仍是那个小铜匠。

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见证陈巧生“博山炉”的诞生。

今晚22:00,《了不起的匠人》,一起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