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努力在未来10年向创新驱动型经济转变。有些人可能会怀疑,但事实是中国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迅速的进步。
中共中央在上个月的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决议,强调了高质量增长,国务院副总理随后重申,中国的增长应该是由创新驱动的。“十四五”规划指出,创新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努力的核心。那么,中国取得了哪些进展?最终能转变为一个创新驱动的经济体吗?
在上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一位参观者体验了虚拟现实耳机/图源:新华社
第一,中国创新发展得到国际认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中国的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到今年的第12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建设创新型经济方面取得了稳步进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等政府部门编制的2020年中国创新指数,去年整体创新发展得分为242.6分(2005年为100分),比2019年上升6.4%。创新为保持中国经济增长、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创新指数分为3个层次,总体指数、4个子指数和21个子领域指数。在4个子领域的21个评价指标中,有19个指标较2019年有所改善,其中6项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第二,增强经济实力是建设创新型经济的根本。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制造基地,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在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商品消费方面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具有发展成为创新型经济的巨大潜力。
此外,创新是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独立的现代工业体系,并继续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数字经济也为国家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凭借坚实的基础和产业支持,中国有潜力在发展中市场之外培育世界级创新。
图源:盖蒂图片社
第三,大力投资研发,中国科技实力迅速发展,为创新型经济提供了支撑。科技广泛应用于生产,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根据9月份发布的一份政府公报,2020年中国研发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这一比率已经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2.5%的平均水平。政府在研发方面的投资已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2019年财政支出达到2.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从投资的研发方面来看,82.7%用于实验发展,6%的资金用于基础研究,而应用研究获得了11.3%的资金。
从组织机构看,企业研发投入超过1.8万亿元,占总投入的76.6%。政府下属的研究机构占14.4%,高校占7.7%。从地理上看,北京、上海、天津、广东和江苏是研发投入与当地GDP相比最多的省市。
第四,企业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这意味着中国的创新经济主要以市场为导向,而不是由国家驱动。
这一点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看出来:中国近77%的研发投资来自企业,而企业也产生了大部分创新。政府发展规划、指导文件和最高领导人的讲话都明确表示,创新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最后,虽然中国的创新能力在不断提高,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经济体。例如,中国在基础科学方面仍然缺乏重大成就,核心技术依赖发达国家。另外,尽管许多企业在快速成长,但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毫无疑问,中国最终将转型为创新驱动型经济。问题是这需要多长时间,到2035是否能达到?成功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前方崎岖不平的道路还需要中国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