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这位从江苏淮安没落家庭走出的少年,为什么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总理?现在,我们就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
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凡事都要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周恩来的成功与优秀文化的滋养、组织的培养教育,以及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经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超高的党性修养等多种因素紧密相关,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总的来说,周恩来的成功与下面几个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的滋养。中国拥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周恩来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出身于一个世代聚居的大家族,爷爷原来在衙门里当过师爷,嗣母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有着渊博的学识和文化修养,周恩来自小就与陈氏相依为命,陈氏把所有的心血和学识都倾注在对周恩来的抚养和教育上。陈氏还托人为周恩来找来了一位乳母蒋江氏,这位乳母慈爱、淳朴、宽厚,周恩来艰苦朴素的品行正是受了这位乳母的影响。后来,周恩来出外求学,学习中西方文化,博览群书,直到40年后,周恩来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小时候读过的《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盛世危言》等中国非常优秀的古典小说。周恩来曾坦言,在他读的这些小说中,《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对他的影响最大。
其次,西方先进文化特别是马克思列宁思想促进周恩来形成革命世界观。随着清政府统治的灭亡,西方先进的思想逐渐传播到国内,如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周恩来的成长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也得益于西方先进文化特别是马列主义思想的滋养。周恩来的表舅是个革新派,到过日本,很是崇拜孙中山,他很喜欢周恩来。周恩来小时候,大家族其实已经没落了,处境很是艰难,这位表舅就让周恩来到他的私塾读书,这为周恩来的生活迎来了新篇章。他在表舅家的私塾里学习了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法意》、赫胥黎的《天演论》等优秀的西方著作,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为了更好地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他先后前往日本、欧洲进行学习,接触马克思主义,并把所学所知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为他一生事业的成就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次,经过革命实践的锤炼,以及组织的培养,加速了周恩来的成长。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学习再多的理论知识,最终还是要运用到实践中来的。周恩来少年生活相当艰苦,父亲和伯父在外谋生,自己和母亲、乳母相依为命,所以,家里的很多重担就落在了周恩来的肩膀上,他从小就学会了承担家庭责任。但是世道纷乱,幼小的周恩来遭受了打劫勒索,使他第一次体验到人世间的艰辛。这种艰难和凄苦的生活,也磨炼出了他精明果断的办事能力和坚毅的性格,也让他了解到旧社会必须被推翻,为以后参与革命种下了火种。等到周恩来从国外学成归来,就先后参加各种革命活动,组织爱国主义运动,在实践中积累革命经验,和毛泽东、蔡和森等热血青年,互相帮助,互相成长,为解放全中国的伟大目标,一起奋斗。
最后,个人修养。一个人的成长,外因是变化的条件,自身才是变化的根本。周恩来的成功有客观的外在因素影响,但是,个人的修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从小就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怎样去学习,所以,他读书以及加入共产党等走的每一步道路,都是朝着个人的目标去前进的。通过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总结,持之以恒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将个人的目标上升到全中国,甚至是全人类。周恩来有一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所以,直到老年他仍坚持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跟随时代的进步而改变。
希望我们的分享,能让您有所收获,以周恩来为榜样,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来源: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原标题《为你读书 | 卓越的领导人是怎么炼成的》,原文有删减
【声明:本号是为服务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的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