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与罗贯中两人,都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两人留下的著作都位列四大名著。施耐庵作《水浒传》,罗贯中作《三国演义》。同处于一个时期,并且都写成著作的两人之间,是否有什么关系呢?
自古争论:
《水浒传》作者是谁?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撰写于元末明初时期。从明代以来,对于《水浒传》的作者一直有多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施耐庵作、罗贯中作和施罗合作。目前最受认可的说法是施耐庵作,在我国中小学教材中,《水浒传》的作者冠名一直为施耐庵。
在学术界当中,最受认可的则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合著,即前七十回为施耐庵作著,后三十回则为罗贯中著。另一种稍微不同的观点是,《水浒传》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进行了整理、编辑。此说最早见于明代高儒《百川书志》中,说《水浒传》是“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这种观点在学术界颇有影响力。
现代新说:
罗贯中化名“施耐庵”?
2006年8月,在山东举行的“罗贯中与《三国》、《水浒》国际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的500位专家又重新提出了“罗贯中说”。他们普遍认为,《水浒传》在明初是禁书,不可能实名出版,罗贯中本身就是山东东平人,而施耐庵在历史资料中却查不到踪迹。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很有可能托名出版。在明代早期版本中就有罗贯中单独署名,后期又发现施耐庵和罗贯中的联合署名。
“施耐庵”倒着写就是“俺乃是”,用山东口音说施耐庵,发音也是“实乃俺”,而根据当时许多作家撰书署名的习惯,“施耐庵-罗贯中”的潜台词很可能就是“俺乃是罗贯中”。在结合了《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写作特点后,专家们认为这两本巨著是罗贯中运用了不同的作品采集方式撰写而成的。
施耐庵和罗贯中的师徒关系,最早见于明代淮安王道生《施耐庵墓志》和清代胡应麟《少室山房 笔丛》。
王道生说:“先生之著作有《志余》、《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江湖豪 客传》。每成一稿,必与门人校对,以正亥鱼,其得力于罗贯中者为尤多。”
按王道生的说法,施耐庵在创作这些著作的时候,与门人校对,而罗贯中出力颇多。已经很清楚的表明,施耐庵与罗贯中是师徒关系。
胡应麟也表示:“得宋张叔夜擒贼招语一通,备悉其一百八人所由起,因润饰成此编。其门人罗本亦效之为 《三国志演义》,绝浅陋可 也。”
在施耐庵师徒关系中,还有人质疑施耐庵与罗贯中到底谁是师傅谁是徒弟。事实上,虽然两人同处一个时代,但是施耐庵要比罗贯中年长二三十岁,师徒关系一目了然。
尽管由于历史资料较少,但从施耐庵长罗贯中二三十岁,且都在元末明初,施耐庵与张士诚的交情不错,记载也说罗贯中曾到农民起义军张士诚幕府作宾。所以施耐庵和罗贯中很有可能认识。
施耐庵写完《水浒传》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再据《录鬼簿续编》介绍,罗贯中“乐府隐语,极为清新”,所以《水浒传》中诗词的很有可能是罗贯中的杰作,作为纂修者罗贯中又对《水浒传》进行了修改,所以《水浒传》中有部分情节于《三国演义》相似。
《水浒传》这本书在今天可以说是耳熟详,但是施耐庵本人其生平所记不详,倒是流传有许多故事。
据说施耐庵有一天在一座茶园游玩的时候,正好看见一个恶霸想要抢夺农夫的茶园。施耐庵平时就为人仗义,看见这事儿自然不会撒手不管,于是上前阻止。恶霸将施耐庵气势汹汹,便灰溜溜的走了。
恶霸回去后,打听到施耐庵的住所,于是便花钱雇了一帮打手围住施耐庵。施耐庵见状,只是冷冷一笑。他踏出门来,打手们一拥而上。只见施耐庵左挡右拦,很快多下一个大汉的铁棒,还顺便将人给踢出老远。随后施耐庵舞起夺来的铁棒一阵旋风般的横扫吓得那帮家伙四处逃窜。
施耐庵所著《水浒传》,全文“义”字贯穿始终。他本人有这样的一个性格,其实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