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是喜欢做梦的,电影就是梦的一种形式 。谈论电影,就像回到那间熟悉的电影院,坐在绒毛椅上吃爆米花、喝可乐,跟一百多个人一起做梦似的。于是我们经常聊起电影,任何与电影相关的事情——但,也不尽然。
当我们在买电影票的时候,我们常常只会注意到:这是谁的作品?谁出演?是什么类型的片?故事是什么?而较少去问说:为什么要用画外音?假血的配方是什么?片尾字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古装剧里的死亡人数都那么高?……
这些事情已经被我们当作理所当然,而不会想要去提问。 但当你开始寻找答案的时候,你会惊讶于看电影的方式原来有这么多种可能性,而银幕上没注意过的细节背后竟然是用了这样的 手法去呈现。 通过这些被称为“冷知识”的东西,你会更贴近现实的电影产业,也会知道造出两小时的 梦需要多么复杂的造梦机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把内心想讲却没有讲出来的话称之为“内心的 OS”,或者直接简称作“OS”。像是你很讨厌一个人,但又不想跟他撕破脸,对他挤出不情愿的微笑时,你的内心可能正在狂骂他脏话。这些脏话,就可以说是你内心的 OS。但你知道,其实“OS”最初指的并不是内心话吗?
O. S.最初是一个电影制作的术语,英文原文是off-screen,意思是在银幕之外的。它主要是用来描述有在场的角色在观众看不到的地方所说的对白。假设有一个角色在厕所里面说话,但画面上只能看到关起来的厕所门,看不到里面说话的角色,那我们便可以用O.S.来描述厕所内的人所发出的任何声音。或例如台上有人在讲话,我们却只能在画面中看到台下的观众兴奋地拍手尖叫,我们也可以用O.S.来强调我们虽然听得到台上的人说话,却没看见他的身影。在影片中看不到说话的人或发声的对象,但他却同在我们所见画面的场景中,这个对白或声音,就可以用O.S.来表示,同时也被称作“画外音”(off-screen sound)。
然而,如果我们要表达的是角色没有说出来的内心话 ,却不能写成O.S.。为什么呢?因为画外音必须是在场的,它只是没被看见而已。由于没有说出来的话并不是在场的,所以一般所说的“内心OS”反而不能用O.S.来表示。想要表示内心话时,到底要怎么办?借用一般英语而言,可以用“内心独白”(inner monologue)来表示。然而在电影制作上,还有另一个术语,那就是“V.O.”。
V. O.是voice-over的缩写,直译是覆盖人声上去的意思。V.O.跟O.S.相同的地方是观众都不会在画面上看到发声体,但V.O.却专指那些“说话者不在场”所说出的对白,例如旁白、电话彼 端的应答、广播电台、电视声音,以及内心独白等等。旁白很好理解,因为他自始至终都不会出现在任何一个场景里面,或者至少像纪录片或电视节目常看到的受访者旁白一样,他们所在的时空背景跟画面中的时空并不相同。不过电话、广播或电视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一点,因为即便说话者不在现场,但发声体(话筒、收音机、电视机)却在场,甚至是直接出现在画面中。因此也有些编剧就干脆把这类的对白标成“电话”或者“广播”,让它更好理解一点。
至于内心独白,虽然说话者本身在场,甚至也在画面上出现,但独白的声音并不是在现场发出来的,就必须标为V.O.。也就是说,我们常用的“内心OS”,其实是搞错电影术语了。然而约定俗成,这样一个有趣的词,也就成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