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溥仪在伪满洲国登基的真实画面。正午时分,在军乐队的奏乐声中,身穿“满蒙帝国海陆空大元帅服”的溥仪,走进了勤民楼正殿,明黄的大灯下,是分列成两排站立的满清遗臣和日伪军官,随后一路疾行的溥仪,直接坐上了大厅中间的兰花御文章宝座,接受百官的朝拜。
此时的他已不是大清帝国的皇帝了,而是满蒙帝国的傀儡皇帝,并就此成为了民族罪人。
清朝光绪十四年,也就是1908年,光绪帝和他的母亲慈禧太后同时病重,为了稳住朝局,慈禧与朝臣商议让年仅三岁的溥仪接任大统。
在登基的时候,从未见过如此阵仗的溥仪哭个不停,这也侧面反映了大清王朝的江山,也开始风雨飘摇。除了各种天灾之外,各地的士兵与百姓频繁暴动,清政权也岌岌可危。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的第一枪,随着全国革命活动愈演愈烈,无奈之下清朝的亲贵只得将袁世凯请出应对。但狡猾袁世凯答应之后,却窃夺了革命果实,并顺利逼迫溥仪退位,成为辛亥革命最大的赢家。
1917年,张勋率领辫子兵进京,赶走了其他军阀,拥立溥仪第二次即位,妄图复辟大清帝国,但是十二天之后依然宣告失败。不过,溥仪养尊处优的生活并没有结束,衣食住行来看,依然是皇帝的排场,直到1924年军阀冯玉祥进京逼迫溥仪退出紫禁城。
这时已经十几岁并且体验过了一国之君权力的溥仪,这才感觉到了切肤之痛,尤其是想到自己的祖先打下的大好江山,如今却在自己手里拱手让人,实在太过不甘,于是心里那股恢复大清荣光的想法开始生根发芽了。
出宫后的溥仪跑到了日本使馆避风头,而日本方面则表示会对他的皇帝之位,予以承认并给他保护,这也给了溥仪一丝期望。于是溥仪开始等待时机,密谋复辟活动,而这也为后来的伪满洲国事件埋下了伏笔。
最开始,专心致力于恢复大清江山的溥仪,几乎不择手段,而这也让日本人看到了他可利用的政治价值,于是利用溥仪做傀儡来掩饰自己侵略行径的计划就此产生。
之后,由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面,说服溥仪前往东北,就任满洲帝国皇帝,并信誓旦旦地保证这个新国家将是独立自主的,并且是由溥仪做主的帝制国家。
尽管时局已经混乱不堪,但是复辟的美梦依旧支撑着溥仪,让他坚信日本关东军会在不远的将来扶持他登上皇帝的宝座。
伪满洲国的成立,第三次登基大典
经历了几次争吵和讨论之后,日本关东军内部制定的殖民统治方案基本宣告成型,那便是建立一个满蒙的中央政府,而为避免出现复辟倾向,还要专门设置首脑名称,但这些溥仪都毫不知情,还在做着别人见他要行三拜九叩大礼的皇帝梦。
为了使得这个新成立的国家显得名正言顺,关东军还特意在1932年的1月在沈阳举行了一次会议,并发表独立宣言,表示东北完全独立脱离与国民政府之间的关系。
当时静候黄袍加身的溥仪做梦也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局,他想的是帝制,是“朕”的自称,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天授大权,是主宰国家的一国之君,他那恢复大清河山的念想给了他勇气,这让溥仪多次找到日方代表进行沟通,希望自己能进行“登基”而不是“执政”。
之后被一心复国梦的溥仪,搞得不胜其烦的日本终于在1933年10月正式告知溥仪,准备承认他为“满洲帝国皇帝”,得到这一消息的溥仪喜笑颜开,便开始配合日本政府进行皇帝登基时的准备工作。
这样的一件大事是注定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的,同时这也是日本对侵略殖民这一行为的精心粉饰,在积极动员下,伪满洲国上上下下在几个月前就开始做准备工作。
在当时拍摄的影像资料中显示,为了使得所有的国民都有参与感和氛围感,东北大街小巷全部挂满了五色旗,寓意五族同心并直接接受中央的统治,各地还成立了准备委员会制定筹备方案,为的就是保证登基大典的周密与万无一失。
画面中还可以看到,街头的柱子上都写上了“皇上即位山河增色”的标语,表明拥护溥仪登基称帝,主要的广场以及大门全部装上庆祝用的彩带和花饰。
1934年3月1日,溥仪的登基大典在长春正式举行,头一天晚上这里灯火通明,到处都是一片节日欢快的氛围。上午 ,溥仪依照祖制前往郊区祭天。
影像资料中,溥仪登上他那台标志性的凯迪拉克,前方与后方都是开路与护驾的骑兵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往郊区杏花村的祭坛处。
其实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插曲,按照清朝的祖制,皇帝登基应该穿龙袍,溥仪为此还专门准备了一身代表九五之尊的皇帝五爪金龙龙袍,代表君临天下,可是日本政府为了防止大清复辟,一度强调这是满蒙帝国,不允许使用旧制,应该穿“满蒙帝国海陆空三军大元帅服”,双方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此时溥仪才彻底认清日本人的真面目,他们之间的合作不过是同床异梦罢了。
虽然最终在一干人等的斡旋下,日本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溥仪祭天时穿龙袍,但是登基的时候却必须换上元帅服,这不禁让溥仪感慨:连穿衣服都不能自由,我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傀儡罢了。
到达祭天处后,看到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的众多满清遗老,溥仪的心里这才稍微平复了一些,他意气风发地走在了最前头。可是日本人选的这个祭天地方实在简陋,通过画面可以看到,当有大风吹过时,漫天的黄沙也随之飘舞,四周的帷幔也被吹得摇摇欲坠。
现场除了日伪官员外,还有中外一百多家的记者,在进行“盥洗”之后,溥仪点燃篝火,之后便对着象征天、地、日、月的四神行三跪九拜的大礼,九时左右,祭天仪式结束。
接着他们一行车队启程返回城内,在路上,溥仪看到路边都是拿着日本国旗和满蒙五色旗的民众,墙壁上都是“庆祝皇帝登基”的标语,鼓乐声伴随着人民的欢呼声,就在这种热闹的场面中,溥仪那已经心如死灰的心情仿佛又好受一些了,毕竟这是他做梦都想梦到的场面。
回到宫内的溥仪脱下龙袍,换上了“大元帅”的服装,因为旁边就是虎视眈眈的日军军官。11时左右,前来参加登基大典仪式的日军高级官员越来越多,画面中,这些身穿军官制服的军人与那些大清遗老官员走在一起,视觉上有一种说不出的诡异之感,十分的不和谐,这仿佛也在暗示着溥仪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
众多高官到来后,由等候在此的礼官带入勤民室内,他们在这里恭候溥仪的到来。不一会儿,身着“大元帅服”的溥仪,径直地走到了室内正中间的御用宝座上,在一片鼓乐声中,室内的满清数百名遗臣对着溥仪行“三叩九拜”大礼,并三呼:皇帝万岁。
看到这一幕的溥仪非常高兴,仿佛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光复了大清的河山,而他是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在历代先祖中,溥仪最钦佩的便是康熙皇帝,为了鞭策自己向康熙学习,他将年号改为“康德”,自称康德皇帝。
登基仪式结束后,溥仪还专门设了宴席,一边用来宴请日军官员,一边用来招待满伪官员,夜晚的宴厅内金碧辉煌,这仿佛也是溥仪最后的辉煌。
登基后的溥仪雄心大志,一心想要作出一番大事业,每天都是早早起床,之后便立即来到勤民室办公,以显示自己的励精图治,为了实现自己的复辟梦,他一边应付日本关东军,表面全力配合,暗地里却发展自己的势力。
只是可惜,日本人对他早有防备。很快,想要处理政事的溥仪发现自己根本无事可做,前来觐见他的官员,也不过是来象征性地请他签个字而已,上至中央机关,下至地方部门,早已经被日本政府安插进来的人员把控,溥仪根本插不进手。
这时的他才想起来,穿衣都无自由,又如何幻想其他呢。之后,伪满洲帝国彻底沦为日本的附属国,中国东北也彻底沦为了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