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提起中国名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茅台,它的“名望”早已深深的刻在了心间,酒友们也是为之“豪掷千金,只为品尝一口”!
但是你知道吗?现在的茅台酒如此辉煌,在曾经确是“差生”,国内白酒的评选一共有5次,茅台每一次都有参与,但并不是每一次都是第一。
第一届在1952年,当时的评选只选出了“四大名酒”,茅台趋于首位,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在1963年第二届“老八大名酒”评选时,“辉煌”的茅台竟然只得了第五名。
这“匪夷所思”的排名,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时隔十年,评选制度更加规范
当时第一届,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在那样的环境下评选,主要是为了“引导消费”,再加上当时的评判制度不够规范,主要看品质是否优良,历史的底蕴等。
而第二届评酒经过了十年的沉淀,这届才称得上是严格意义的评酒会,也是第一次制定了评酒的规则,并且根据看色,闻香,浅品,进行评选。
但在主观评判下,“闻香”成为了主要的评判的依据,因此造成4个浓香型白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名列前茅,并占据前四的位置,这才导致茅台只能屈居第五。
茅台两次工艺的转换,存在差距
当时参加第一次评选时,茅台采用的传统的坤沙工艺进行酿造,工期长再加上选用的是选用赤水河周围的红缨子高粱,虽然高粱中的蛋白质、脂肪、单宁及矿物质的含量高,但皮厚造成出酒率较低。
而评选那段时期,国内的粮食出现减产的问题,为了保持粮食的供应,同时茅台酒厂为了提高出酒率,把酿酒的坤沙工艺改成了新工艺“碎沙”,出酒率是比坤沙的出酒率高出百分之20,但两者相比酒质,却相差较多。
难道坤沙工艺和碎沙工艺酿出的酱香酒,区别真的很大吗?
“坤沙工艺”重在回沙,酿制周期需要长达1年,中间还需要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等,酿制的过程极其繁琐,但口感丰满醇厚,优雅细腻,醇和干净,回甘明显。
“碎沙工艺”不需要严格遵守回沙,而且对原料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蒸煮2—3次就能去完所有的酒,工期短出酒高,但酿制出来的酒酱香发闷,不响亮,酱香的味道非常轻微,后端绵软无力。
说到这大家都明白了,酱酒好不好,原料和工艺占据大部分原因,坤沙酱酒的味道的确醇美,人人都爱,但对于爱喝坤沙酱酒的老百姓来说,茅台并不是能“消费的范围”,当然在选酒时也不必大过于纠结,因为市场上价格实惠,品质高的坤沙酱酒大有酒在!
君中元私藏酒:
此酒产自酱酒核心产区贵州,正宗的大曲坤沙酱酒,是百元内酱香系列中的天花板,沿用古法的大曲坤沙工艺进行酿造,严格遵循“三高两长”的原则,同时搭配红缨子糯高粱,两者搭配相辅相成,酒质不仅直逼茅台,而且酱香突出,同时成酒“茅味十足”,人送外号“小茅台”。
为了这一缕茅香,酿造人曾传政特地拜原茅台厂长李兴发为师,一脉传承酿造技术,对酒品质的把控十分严苛,同时在调制茅香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都知道,酱酒越陈越香,此酒除了工期耗时1年以外,又进行窖藏6年之久,在这期间甲醇和乙醇等有害物质含量减少,而醛类物质增多,开坛酱香爆出,醇香馥郁。
饭前开一瓶,粮食香气呼之欲出,喝一口立马暖意横生,窖香焦甜香充斥口腔,真是茅香四溢,回味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