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拼音是 nuó,它是古代的驱鬼避祟仪式,现在已演化成演员装扮登台、祈愿娱人的乡村民俗活动。
中国的傩文化,孕育于新石器时期,萌于夏商,形成于周,规范于“礼”。
今年元宵节,著名的“傩窝子”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举行了2022年青山庙会暨傩戏精品展演。
一列列身着彩衣、举着旗伞的乡傩队伍,迤逦行进在田埂上。开道锣、“傩神会”牌、“肃静”牌、“回避”牌在前,村民手执刀、枪、戟、锤、矛等古代兵器模型紧跟着,后面彩旗队、锣鼓队、细乐队,引导簇拥着漆金雕龙的“龙亭”。“龙亭”里供奉着这场乡村民俗文化盛会最重要的器物——五色斑斓、造型各异的傩神面具。
乡傩队伍前往青山庙旧址,集中“朝庙”。激烈的锣鼓和鞭炮声中,走在队伍前面的年(香)首,手执五色“神伞”,健步来到庙前的空旷场地,用沉郁抑扬的声调,高喊“朝庙舞伞段”。
“姚村” “茶溪汪” “南山刘” “南边姚” “西华姚” “荡里姚”,六支宗族傩戏队伍鱼贯入场……
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池州傩,是一种“社”为单位、“宗族”为载体、“戴面具表演”、目的是驱邪纳福的古老民间艺术。它曾流传于九华山麓方圆百里的贵池、东至、青阳和石台各县(区),现主要集中在贵池区梅街、棠溪、墩上和里山等乡镇(街道)。
肇始于明朝的青山庙会,已成为贵池区具有丰富民俗内涵和文化价值的“知名品牌”。
从最早驱鬼逐疫到宗族请神敬祖,从个人祈福还愿、治病去灾到祈求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从民间一路传播到皇宫、军队、寺院,无处不在的傩文化,贯穿了中国文明史。
《论语》记载:“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孔子在古代算“无神论者”,他“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在塑造中国人世俗生活理性上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样一位老先生,穿着峨冠深袖的礼服站在台阶上迎接看似“神神鬼鬼”的傩,弟子还郑重其事记录下来,真有些让人意外。
从人类学的角度,其实不难理解——傩文化镌刻了先民在筚路蓝缕奋斗中认识自然和自身的文化密码,凝结了强烈的生命情感,反映了老百姓与大自然作斗争的顽强毅力和“娱乐精神”,这样的重要民俗活动,当然会得到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学者孔子的包容和尊重。
池州傩戏正是《论语》中所说的“乡人傩”。它有着扑朔迷离的傩神系统:传统自然神祇,儒佛道三教神祇,甚至桥梁道路庙塔树石等仙化神祇。
傩戏舞台上,带着面具的群众演员,伴着古老的吟哦、咚咚的锣鼓,呈演“祖制”的仪式化动作,每个面具都代表一位“傩神”,倏忽间,满台“神出鬼没”,浓缩茫茫时空,展现远古的血与火、英雄的情与歌……
屈原在著名的“以巫化情”作品《九歌》中长吟:“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刻画了众神降临名山的缤纷景象。要描绘青山庙会傩戏演出场景,将这名句稍作改动,将传说中雄奇瑰丽的楚地“九嶷”,换成钟灵毓秀的“九华”,似乎也恰当——“‘九华’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池州傩戏已剔除了一些糟粕,散发着敬祖致祥、祈愿太平的正能量
虎年正月十三,贵池区梅街镇源溪村的村民们重新戴起面具,举起旗伞,浩浩荡荡的巡游队伍按照世代相传的路线“朝社树”,傩舞《古老钱》又唤回乡民的集体记忆。
旗伞林立,傩腔悠扬。在社树下行礼拜之仪后,戴“玉帝”面具和戴“土地”面具者开始对舞。舞毕,领头的“会首”大声喊断:
“古老钱、古老钱,(嗬!)里面方来外面圆,(嗬!)风调雨顺,(嗬!)国泰民安。(嗬!)……”
近年来,池州市出台池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设立市级非物质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开展非遗名师带徒工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社会参与的良好非遗保护氛围。
“一眼千年”的傩戏,带着古老的文化密码,还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