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黄梅戏发源地之争:是湖北还是安徽?还是同时源于湖北和安徽?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其他分别是京剧、评戏、越剧、豫剧)之一。1956年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上映,从此黄梅戏拥有了全国影响力,即使你不是戏剧发烧友,也一定会哼上两句《天仙配》的名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牛郎织女》“到底人间欢乐多”的名句:“架上累累悬瓜果,风吹稻海荡金波,夜静尤闻人笑语,到底人间欢乐多,闻一闻瓜香心也醉,尝一尝新果甜透心窝。”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成为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安庆为中心,遍及中国。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黄梅戏的发源地目前还存在争议,是起源于湖北的黄梅县呢?还起源于安徽的宿松、潜山、太湖等地呢?目前还没有达成共识。

源于湖北黄梅一说

所谓发源,即源头,黄梅戏的前身是采茶调、采子、黄梅调等,最早出现是黄梅县多云山区、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萌芽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前后),清朝道光年间的时候形成,距今有400来年历史。黄梅采茶戏是由黄梅民歌小调和鄂东地区流行的山歌畈腔揉合而成的。黄梅本身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之处,南临长江黄金水道,扼八方之要衢,自古便有“鄂东门户”之称,这给黄梅戏的传播形成了最天然的有利条件。由于黄梅素有“十年九灾”之称,故在水荒年景里,人们便借助黄梅采茶戏为谋生手段,三五结成班社四处沿门乞唱。安庆地区地处江湖流域,地势低洼。黄梅人从北路沿宿松到太湖、岳西、潜山、桐城,南路过鄱阳湖经江西湖口、彭泽到安徽东至、贵池、石台、东流、繁昌等地唱戏谋生,于是黄梅采茶戏便流传到安徽安庆等地,并在此发扬光大。

黄梅县

据《湖北通志》《黄梅县志》记载:黄梅采茶戏开始时是以一人独唱为主的独角戏,主要道具是渔鼓筒子,或花鼓、连厢等。清乾隆年间(1736—1795),黄梅中部地区孔垄镇邢家大屋出了一个天才女演员邢绣娘(1744—1811年),她貌若天仙,聪敏伶俐,颇有“改革”胆识,她在前人基础上,将黄梅采茶小戏向前推进一大步,使之成为真正的高台大戏——黄梅戏,并从黄梅一路唱到京城,乾隆帝看了邢绣娘的戏后,被其婉转动听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艺术所感动,还为其亲笔题写“采茶名伶”(此时黄梅戏概念还未完全形成)四个字,以示褒奖。黄梅戏从开始萌芽到后来成熟,主要经历了“道情和独角戏”(一个演员)、“两小”(两个演员)及“三小戏”(三个演员)、“三打七唱”(三个人执掌乐器,七个人出任剧中角色唱做念打)、“表演创新与管弦乐伴奏”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于明万历年间,第二阶段则是明万历后期至清康熙年间的事,第三阶段形成于清乾隆年间,止于民国14年(1925年),第四阶段起于1925年,成熟于解放后。上述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都是在黄梅完成的,而最重要最关键的又是第三个阶段,即“三打七唱”阶段,可以这样说,没有“三打七唱,便没有黄梅戏”。

“三打七唱”的关键时期在乾隆年间,关键人物就是邢绣娘。邢绣娘之后,便开始了组团外出,这样,黄梅戏便大规模地流传到与湖北黄梅接壤的江西、安徽等省周边地区,留在黄梅本土和传入赣东北、鄂南的那一支仍叫“采茶戏”。民国期间黄梅戏的其中一支转移到安徽怀宁县的那支定名为黄梅戏,并在这里生根发芽,继而生长壮大才产生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黄梅戏”。而由此可见,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逐渐流传到长江中下游的湖北、安徽、江西、江苏等一些省份。

有实物佐证黄梅戏起源于黄梅。黄梅人写的黄梅戏剧本、流传剧目多达近300出。如《王小六打豆腐》《毛子才滚烛》《瞿学富告坝费》等黄梅戏剧本。《瞿学富告坝费》原名《三担谷》,反映的是清乾隆29年(1764)发生在黄梅县的一桩反腐败历史公案,曾一时轰动朝野。

至于后来由严凤英、王少舫等唱出名的《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都是解放前后根据黄梅流传的剧本改编的,那时安庆地区的黄梅戏剧工作者还经常到黄梅来采风,挖掘剧本,这都是不争的事实。

起源于黄梅的说法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如关于黄梅戏的一切文化头衔,不管是省级还是国家级的,就都给了黄梅。

《天仙配》剧照

黄梅采茶戏、黄梅调,在随黄梅艺人逃水荒下嫁到安徽省安庆地区,并在那里经历第四个成长阶段,即表演创新与管弦乐伴奏阶段,特别是西洋乐器的引用和伟大艺术家严凤英、王少舫等的深刻造诣,将黄梅艺术推向一个高峰,黄梅戏故乡的人们是非常感激的。

而今,湖北省委和黄梅县委决定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来,并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一二十年来,湖北的黄梅戏出了不少的人才和剧本,省黄梅戏剧团在台湾献艺,受到宝岛人们的热烈欢迎,黄梅县和英山县黄梅戏剧院(团)分别带上自编的剧目晋京献演,轰动了京城。这都说明,黄梅戏回娘家后正在蓬蓬勃勃地发展,可以相信,黄梅戏定能在娘家焕发出更大的光彩来。

源于安徽安庆等地一说

安徽省太湖县,其重要佐证是生于清同治年间的安徽省太湖女子胡普伢是登台最早的黄梅戏演员,她14岁上台献艺时,湖北黄梅女演员邢秀娘才刚刚出世。

安徽宿松。黄梅戏名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在民国九年(1920年)版安徽省《宿松县志》上,县志记载有“邑境西南,与黄梅接壤,梅俗好演采茶小戏,亦称黄梅戏”。

安徽太湖县。石牌镇有个黄梅山,人们常在黄梅山上唱黄梅戏因而命名,也有人说村民常在黄梅雨季里唱黄梅戏,因此命名。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

黄梅戏是在安徽发展壮大。1953年安徽成立了安徽黄梅戏剧院,走在了全国前列,说明安徽对黄梅戏的重视,在其并不闻名的时候,就大力宣传黄梅戏。在安徽黄梅戏剧院聚集了一大批黄梅戏顶尖人才,包括老一辈的严凤英、王少舫、时白林等,之后又有马兰、黄新德等,现在最出名的要数韩再芬了,如果没有这些前辈,黄梅戏大概率还只是无名小戏。

安徽黄梅戏之能登上艺术高峰,本身与黄梅人也有极大关系。解放后,安庆第一任地委书记桂林栖,后担任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长、安徽省委副书记等要职。他就是黄梅县杉木乡桂家畈人,他从小耳濡目染黄梅戏,并酷爱发源于家乡的这个剧种。他在任上大力发展黄梅戏,如安庆一解放,他就指示文化部门召集散落在民间的黄梅戏艺人,组建黄梅戏剧班社,从而有了严凤英、潘景俐等一代黄梅戏名流;他倡导创办黄梅戏校,大力培养黄梅戏后备人才,等等。对这些,安徽人至今念念不忘,称他“一个人救活了一个剧种”。

桂林栖

源于湖北和安徽一说

黄梅戏是湖北安徽共有的,因为黄梅戏的源头有三:一是源于湖北黄梅的黄梅小调,二是源于安徽的岳西高腔,三是源于安徽宿松的文南词,三者在安庆文化的影响下在安庆市区融合而成的。

黄梅戏起源至今有400来年历史,明末以来能够找得到的史料很多,而前人给黄梅戏起源定义几乎是在他们亲历亲见亲闻的情况下进行的,真实可信,这些人中既有湖北黄梅的黄梅戏艺人,亦有安徽安庆的黄梅戏艺人,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没有湖北的黄梅,就没有安庆发扬光大的黄梅戏,但是如果没有安庆的助攻,黄梅戏也坐不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位置。

总结

黄梅戏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始于湖北黄梅,发扬于安徽,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黄梅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根据历史记载,黄梅戏原本是黄梅县的采茶歌,来源于多云山区和太白湖畔的樵歌畈腔采茶调,经历元末到明清,并在道光年间形成比较成熟的黄梅调。黄梅调与安庆市怀宁县等地区民间艺术相结合,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之后黄梅戏又借鉴吸纳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表演“本戏”。

辛亥革命到1949年将黄梅戏的演出活动逐渐变的职业化,从农村走上了舞台,之后和京剧合班,受到越剧、扬剧、淮剧、评剧的一些影响,形式上有了很多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还在合肥形成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等优秀的艺术家。

黄梅戏表演艺术家王少舫

黄梅戏用安庆语言念唱,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黄梅戏来自于民间,雅俗共赏、怡情悦性,她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清新的乡土风味感染观众。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长于明快抒情,富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活泼真实著称。代表性剧目《天仙配》、《小辞店》等,传唱至今。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梅戏“五朵金花”与老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