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胃中存在着胃酸、胃蛋白酶等攻击因子,也存在着黏液、胃壁细胞等防御因子。正常情况下,两种因子处于平衡状态,当平衡被打破时,就会造成胃的慢性炎症与溃疡,出现胃痛、胃胀等症状,也就是造成胃不舒服的主要根源。
胃是人体比较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比如饮食不规律、食物过于坚硬粗糙、吸烟、酗酒、长期的抑郁情绪、受到幽门螺杆菌感染、服用了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很多原因都会打破胃的平衡,造成胃的损伤。
已经患有胃炎、胃溃疡的人,喝牛奶不能养胃。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与钙,会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加重炎症与溃疡的损伤。但胃没有问题的人,在喝酒之前先喝牛奶,可以利用牛奶中的钙离子增加胃壁细胞膜的稳定性,减少酒精对胃的伤害。
煮得很烂的粥可以促进淀粉糊化,变得更容易吸收。短期喝粥可以减轻胃的负担,但人体器官的功能会“用进废退”,如果长期喝粥,反而会减弱胃的消化功能。有胃病的人,在胃病急性发作时可以喝几天粥缓解症状,但养胃时不能长期喝粥。
胃是消化系统的门户,每天胃黏膜都要与各种食物进行摩擦,容易受到损伤。所以胃黏膜本身有强大的再生和修复功能。所以俗话说“胃病是三分靠治,七分靠养”,要利用胃自身的修复功能,治疗胃病。
但很多人只是把“养胃”挂在嘴边,如何做却不知道。其实养胃并不需要做什么特殊的事,只要保持胃正常的生物规律,避免损伤胃就可以了。
1、饮食要规律:不要暴饮暴食,一日三餐要按时按量地进食,吃饭的时候要细嚼慢咽,唾液对黏膜有保护作用,让牙齿与舌头为胃减轻负担。
2、保持健康饮食:食物的选择要保持多样性,荤素搭配,每天进食12种以上的食物,每周进食25种以上的食物,可以保证营养均衡。
3、饮食温度适宜:饭菜的温度要适宜,过热的食物会烫伤黏膜,过凉的食物会造成黏膜下血管收缩,都会损伤胃黏膜。
4、避免烟酒刺激:酒精会直接伤害胃黏膜,吸烟会导致胃黏膜缺血、缺氧,而且吸烟喝酒也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还要减少食用过酸、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
5、保持情绪稳定:消化系统的神经数量仅次于中枢神经系统,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造成消化神经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要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减轻自己的压力。
6、合理用药:有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人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比如说老年人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长期服用时有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可以考虑与胃黏膜保护药物一起联用。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造成胃损伤的常见原因,感染者需要用药进行根除治疗。
总结一下,造成胃不舒服的主要根源,就是胃的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去平衡,出现了慢性胃炎与溃疡。喝牛奶与喝粥,都不是养胃的好方法。养胃就是要恢复胃正常的生物规律,让胃自我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