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三国里的微观经济学

中国最出名的三个创业老板是谁?马云、马化腾、李彦宏或是其他?
都不是!中国最出名的三个创业老板应该是:曹操、刘备和孙权(孙权只能算是半个创业者和半个管理者)。可谓是妇孺皆知。



01 I 权力的分布与杨修之死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个人独掌天下叫做垄断(权力垄断),几人瓜分天下叫做寡头,又称cartel(三国鼎立),很多诸侯国割据称之为完全竞争。
经济学在垄断、寡头或市场充分竞争不同的情况下,博弈策略和企业竞争决策是完全不同的。同理,天下一统、三国鼎立和诸侯割据下的君主和群臣的博弈策略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天下一统,权力垄断情况下,君主和群臣的关系像是主仆。
如秦始皇、朱元璋和清朝皇帝是主仆关系极致的体现。“福报论”下的资本家与打工人的关系,也是垄断的初代现象。


(二)三国或者多国鼎立的情况下,君主和群臣的关系更像父子。
君主有时候像个父亲一样依靠魅力领导自己的孩子,有时候也要像个父亲一样依靠权威管理自己的孩子。
群臣这个时候需要从众多兄弟中吸引父亲的注意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一本心理学著作《自卑与超越》。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吸引父亲注意力的次子,杨修出身高门、天资聪颖、博览群书且能言善辩。无奈生不逢时,此时曹操身边文臣谋士无数,大多都是献过计、立过功。在如此众多谋士中想要吸引曹丞相的注意力并不容易,所以才有“阔门”、“一合酥”和“鸡肋”等出格行为。
杨德祖虽得其人(曹操能识人、用人),却不得其时(在错误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运气不佳)。杨修不傻,只是赌输了而已。如果杨修在曹操创业初期的时候就跟随丞相出谋献计,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命运了。杨修不需要哗众取宠来吸引曹操的注意力,即便有这点小缺点曹操也能容忍。早年祢衡在文武群臣面赤身裸体、击缶悲歌辱骂曹操,曹操都没有杀他。
后期曹操创业成功,就容不下杨修和张松了。张松带着西川地图本来打算归降曹操,曹操却嫌弃他面容丑陋,举止猖狂就把他打了出去。创业早期许攸更是猖狂,曹操却跣足而出,出帐来迎。可谓是:“等闲变去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诸侯割据、天下纷争时期,君臣关系更像兄弟和朋友。
创业早期君主和群臣更像是同生死共患难的创业伙伴关系。刘关张桃园结义,三国志记载:“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刘备三顾茅庐,姿态放得多低。我一度以为三顾茅庐是今天不在第二天又去了一趟,第三天把诸葛亮请回来。其实三顾茅庐前后至少半年(如果有的话),一般人时间久了慢慢的冲动和欲望也就冷淡了下来,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如此执着。此时刘备是真的被逼急了,也是真的渴慕人才。
孙策创业初期为了降伏太史慈,还搞了一个大型真人秀。后期连一个装神弄鬼的老头都容不下。

由于众多诸侯之间的竞争,此时谋士的身价达到最优点,谋士群体福利最大化,君主间的充分竞争在经济学上称之为均衡状态。



02 I 经济学均衡与效率



从经济学的角度观察,市场只有两方:即买方和卖方两方。简而化之也只有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

当需求持续大于供给的时候,供给价格就会上升降低需求量。

天下诸侯并起的时候对优秀谋士的需求很大,谋士的身价就会很高。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放低姿态和施展个人魅力是谋士身价上升的体现。
同理,如果供给大于需求,供给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下降竞争不力的企业就会持续退出竞争,市场供给就会减少抬升价格。
后期三国鼎立的时候,需求明显下降。行业从几十个小公司(诸侯)一下减到3个大型公司,岗位明显不够。才有张松无奈叹息,杨修奋力一搏。


经济学:
由于充分竞争,能够提供最低价格和最好服务的企业会胜出。因此企业绞尽脑汁降低成本,提高服务。在企业内卷的过程中无法进步的企业逐渐被淘汰,最后留下来的企业,在边际成本上下的价格出售商品和服务。
此时是社会福利最大的点,企业以能够做到的最低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消费者以最低的价格消费产品和服务。
如果是垄断的情况下,企业没有竞争的压力。出于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企业会定一个更高的价格,同时服务质量也会很差,比如三大运营商和三桶油。

垄断模型下的高定价策略会导致一些人无法消费产品和服务。虽然符合企业利益,却不符合社会利益。
均衡价格理论上应该是等于企业生产最低边际成本的,此时企业供给的数量是P点对应的X轴位置,价格对应的是Y轴位置。

如果按照企业设定供给数量,市场根据需求和供给曲线做出报价逻辑的话,在存在价格歧视的市场环境下,均衡点对应的供给数量是企业最优数量。此时的企业利润是最大的,如蓝色三角形1。如果再多供给一单位,价格就会下降到边际成本以下,这个单位产生的收益为负值,如红色三角形。随着供给量的增大,价格越来越低红色面积就会越来越大。

最符合企业的位置就是走到蓝色和红色交叉点,即均衡点。这是符合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也是符合社会利润最大化的,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要垄断,要充分竞争(企业间充分内卷)



如果市场是垄断状态,此时企业高枕无忧,卷到飞起的就是员工了。这样不仅不符合消费者的利益(下一章:垄断模型下的定价策略),也不符合员工的利益,因此不符合社会利益最大化。




03 I 最后的话



这几年最流行的词语之一就是内卷,内卷就是反效率、不均衡。“内卷”这个词虽然很新鲜,但是“内卷”这个事自古有之。君王之间内卷叫做礼贤下士,企业间内卷叫做充分竞争,员工之间内卷就是纯粹内卷。

因此,最好的情况是企业之间内卷,员工之间不内卷。因为员工之间内卷并不创造额外经济效益,并且严重损坏社会福利总值。这几年国家打压互联网大厂垄断行为,就是因为垄断的行为已经严重的损坏社会福利。攥稿当天看到一个新闻:“国家已经开始调查“知网”了”。“知网”的霸道行为不胜枚举,倘若不是垄断,怎能、怎敢为所欲为?



第一讲:经济学:供给与需求。疫情期间上海天价蔬菜的必然与使然?

第二讲:经济学:外部性,一定要严惩唐山这群殴打女士的东西!√

第三讲:经济学:弹性,CEO决策的制胜法宝。√

经济学:规模与成本 I 特斯拉凭什么多收8000?√

经济学:均衡与效率 I 三国演义里的经济学!√

第六讲:经济学:垄断下的定价策略。

第七讲:经济学:寡头竞争下的博弈策略。

第八讲:经济学:非对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