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书大全网 - 海量说明书在线查询
手机版  |  网站地图

宋朝时开封是东京汴梁,郑州为何被降为郑县?

郑州这个地名,最早始于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进入唐朝后,国都在长安,东都在洛阳。郑州和开封(时称汴州)的地位和规模都差不多。以开元年间为例,郑州辖管城、中牟、阳武、原武、荥泽、荥阳、新郑,人口36.7万。汴州辖开封、浚仪、陈留、封丘、尉氏、雍丘,人口57.7万。

进入五代,中原各王朝(不包括后唐)把北方的中心,从原来的洛阳,绕过郑州,迁到开封。作为天下强国的国都,开封称东京汴梁,一步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而郑州,从唐朝东都洛阳的“围观群众”,变成了宋朝东京开封的“围观群众”。

五代时的郑州,地位并不高。赵匡胤篡位建宋时,把郑州提升到了“防御州”的位置,可见郑州在五代连“防御州”都不是。在宋朝,节度州已不具有晚唐、五代时的实权,但依然象征着行政级别。从公元960年,到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的近百年时间内,郑州一直不是节度州。直到这一年年底(阳历为1054年初),朝廷认为郑州的发展足够升为节度州,决定升郑州为奉宁军。

宋仁宗很看重郑州之于开封的“辅郡”地位,但到了他的“养孙”宋神宗时,对郑州的重视程度大幅大降。

宋神宗在王安石的支持下,立志变法图强。当时北宋著名的“三冗(冗员、冗兵、冗费)”问题困扰着君臣,要节省行政成本,那就必须缩减州县,减少冗员、冗费。朝廷开始着手缩减州县,而郑州是天下州县中距离国都东京开封府最近的。拿郑州“开刀”,把郑“州”降为郑“县 ”,有比较强的示范意义。

宋神宗时的郑州,规模并不大,已不复唐朝时的繁华了。时人有诗写郑州的狭小,云:“南北更无三座寺,东西只有一条街。四时八节无筵席,半夜三更有界牌。”不仅是宋神宗,从宋初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到北宋快灭亡时,郑州人口也只有四万多人,约为唐朝极盛时郑州人口的十分之一。人口少,就意味着朝廷税收的减少,同时朝廷还要向郑州派很多官员,各种行政成本累加,不是个小数字。

事实上,这是郑州百姓上奏朝廷,请降郑州为县,朝廷这才顺水推舟的。如果降低郑州的级别,一年能为朝廷省下几十万贯成本,这对缺钱的宋神宗君臣很有吸引力。至于有人不赞同降低郑州的级别,王安石趁机放了曾公亮重臣一支冷箭。王安石说有些士大夫(曾公亮)在郑州办置土地产业,自然不想降郑州为县。

宋神宗最反感士大夫出于一己之私阻挠新政(曾公亮曾是王安石新政的坚定支持者),加上王安石力陈降郑州为县的各种好处。在派专员调查研究之处,宋神宗下定了决心。熙宁五年(1072年)八月五日,宋神宗下诏,正式撤销郑州。郑州所辖诸县,管城(郑州治所)和新郑划给开封府。同时,荥阳县和荥泽县降为镇,并入管城县。原来与管城同为郑州辖县的原武县,降为镇,并入阳武县。夹在宋朝东京开封府与西京河南府(洛阳)之间的重镇郑州,消失了。

郑州作为地级单位被撤销后,北宋的两大京——东京和西京之间,没有了缓冲地带。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就变得不那么方便,也容易出问题。在郑州被撤销的十三年后,也就是元丰八年(1085年)十一月,宋神宗又自我否定,恢复了郑州的地级建置。

恢复后的郑州,不如撤销前的辖区大,新郑州只剩下管城和新郑。作为两京之间的缓冲地,新郑州还是太小了。两个月后,之前撤销郑州时被降级为镇的荥泽和荥阳,以及划归开封府阳武县的原武,全部恢复为县级。

前面提到了郑州是东京开封府的“辅郡”。事实上,北宋真的存在辅郡制,这是宋徽宗时蔡京等人捣鼓出来的,时间是崇宁四年(1105年)七月。设立四个辅郡,为了是保卫东京。

宋徽宗设立的四个辅郡,分别是:北辅澶州(澶渊,今河南省濮阳市),南辅颍昌府(原许州,今河南省许昌市),东辅是宋徽宗初年设置的拱州襄邑县(今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西辅,就是郑州。作为辅郡,面积不能太小,北宋就把原属西京河南府的密县划给了郑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密市。

不过,到了大观四年(1110年),三分钟热度过去的宋徽宗,就撤销了四辅郡。可能是觉得太无聊,四年后的政和四年(1114年),宋徽宗又恢复四辅郡。又过了六年,宣和二年(1120年),被诸事弄到焦头烂额的宋徽宗再次撤销辅郡。郑州既然不是辅郡了,面积就不需要那么大了,诏下:密县回到西京洛阳府。

没几年,北宋就灭亡了。